图书介绍
总体经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总体经济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2335589.jpg)
- 赵凤培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总体经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经济问题的性质1
稀少与选择1
资源的配置3
二 最适产量组合的决定5
边际价值的递减5
边际成本的递增6
边际均等定律8
三 经济活动的循环流转9
所得的分配9
经济活动的循环流转10
四 市场与价格11
市场11
价格12
价格体系的功能13
五 总体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14
总体经济学的内容14
总体经济模型15
总体经济政策17
六 基本概念20
存量与流量20
均衡与不均衡21
静态与动态23
事前与事後28
第二章 国民所得会计30
一 从生产面观察所得30
生产等於附加价值30
所得等於生产32
二 从支出面观察所得33
所得等於支出33
消费者的购买34
企业的购买35
政府的购买36
外国的购买36
非生产性交易的剔除37
非市场交易的加计39
三 从分配面观察所得41
企业的储蓄41
家庭的所得42
政府的税收43
四 所得账的编制43
从生产与支出面编制所得账43
从所得面编制所得账44
国民生产净额45
国民所得46
个人所得47
个人可用所得48
五个国民所得概念之间的关系48
五 基本恒等关系49
两个部门的经济50
三个部门的经济51
四个部门的经济54
第三章 国民所得的决定55
一 消费与储蓄56
消费函数56
储蓄函数60
二 均衡所得的决定61
总合需要总合供给法62
储蓄等於投资法66
三 储蓄与投资的均等68
储蓄与投资的动机68
计划的与实现的储蓄与投资68
储蓄等於投资70
第四章 国民所得的变动72
一 总合需要的变动对於所得的影响72
图形说明72
方程式说明73
二 乘数原理74
乘数的代数诱导74
乘数的图形诱导77
三 乘数的动态分析78
动态模型的建立79
均衡所得的求取81
投资的持续性增加83
第五章 消费函数85
一 消费与所得的关系85
消费函数的形状85
消费函数与不同的所得水准87
二 长期消费函数88
长期消费函数的性质88
短期与长期消费函数89
绝对所得与相对所得92
永久所得与临时所得94
三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96
耐久性资产97
货币性资产97
信用的条件99
价格100
所得的分配102
人口103
第六章 投资函数105
一 投资的概念105
投资的意义105
投资的形态106
投资函数107
二 投资的决定107
影响投资决定的因素107
资本的边际效率111
厂商的资本的边际效率表112
总合的资本的边际效率表113
三 资本存量与投资流量115
资本存量与投资率的关系115
成本不变时的资本供给116
成本递增时的资本供给118
四 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率119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弹性119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弹性的因素121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的移动122
五 投资与所得122
诱发性投资与自发性投资123
所得的均衡水准124
均衡所得的变动125
节俭的矛盾性127
六 加速原理128
资本产量比率与加速系数128
加速效果129
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交互作用132
第七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与所得135
一 政府预算与所得的决定135
政府支出与均衡所得135
政府课税与均衡所得138
预算平衡乘数140
二 租税的经济效果142
累退税142
比例税143
累进税145
三 移转性支付146
第八章 对外经济关系与所得148
一 对外贸易与所得的决定148
输出函数148
输入函数149
所得的均衡水准150
二 对外贸易乘数与所得的变动153
对外贸易乘数153
扩大的对外贸易乘数154
反馈的效果155
第九章 古典派的所得与就业理论156
一 生产、所得与就业的决定156
生产函数156
劳动的需要与供给157
生产量与就业量的决定159
赛伊定律160
二 货币数量学说162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准162
交易方程式163
三 古典派的模型164
模型的建立164
货币供给变化的效果166
劳动供给变化的效果167
生产函数变化的效果169
非伸缩性货币工资的效果170
古典派理论的缺点173
四 储蓄与投资175
储蓄、投资与利率175
储蓄与投资的变动178
第十章 货币市场180
一 货币的需要、供给与利率181
凯恩斯以前的货币需要模型181
凯恩斯的货币需要模型182
货币的需要189
均衡利率的决定190
二 均衡利率的变动191
所得水准的变动192
货币的投机需要的变动193
货币供给的变动194
流动性陷阱195
第十一章 所得、货币与一般均衡197
一 财货市场197
财货市场的均衡197
IS曲线的求取200
IS曲线的变动201
二 货币市场202
货币市场的均衡202
LM曲线的求取203
LM曲线的变动205
三 财货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206
货币的供给与需要不均衡时的调整206
储蓄与投资不均衡时的调整208
四 一般均衡的变动209
投资的变动209
储蓄的变动210
货币供给的变动211
五 政府的经济活动与一般均衡212
政府的支出与课税213
IS曲线与LM曲线的弹性214
货币与财政政策216
第十二章 产量、所得、就业与价格221
一 厂商及产业的供给曲线221
厂商的供给曲线221
产业的供给曲线226
二 总合供给函数227
总合供给函数的求取227
生产函数的变动231
货币工资的变动231
三 总合供给函数与总合需要函数的综合232
总合需要函数的求取233
总合供给与需要、价格及产量水准235
总合供给、需要与就业水准235
总合供给、需要与货币工资238
第十三章 价格水准与膨胀理论241
一 价格水准的测度241
价格指数的意义241
假想的价格指数241
货币的价值243
通货膨胀的意义244
二 IS-LM曲线与价格水准244
充分就业与价格水准244
失业与价格水准246
三 需要拉动的通货膨胀248
需要与价格水准248
超额需要与膨胀缺口250
货币数量学说与超额需要251
控制需要层面通货膨胀的其他因素252
四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54
成本与价格水准254
工资与通货膨胀255
利润与通货膨胀255
总合需要的变动256
五 费立普曲线257
费立普曲线的意义258
费立普曲线的位置259
六 通货膨胀的影响260
对於固定收入者的影响260
对於贷借关系的影响261
对於储蓄的影响261
对於生产的影响261
第十四章 货币与财政政策264
一 银行对於货币供给的创造264
存款货币的乘数创造265
银行创造货币供给的限制271
二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72
货币政策的目标272
法定准备率的变更273
贴现率的变更274
公开市场操作276
三 货币政策的功效278
徵象之间的冲突278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279
利率的作用279
四 政府预算的自动安定效果280
安定与不安定的变化280
政府支出的自发性变化280
税收的自发性变化281
内在的财政安定装置282
五 主动的财政政策283
财政计划283
主动的财政政策的效果285
高度就业预算政策287
财政累赘290
六 预算291
年度的平衡预算292
循环性的平衡预算292
功能性的财政293
公债的负担与利益294
第十五章 经济成长理论296
一 经济成长的性质296
经济成长的意义296
经济成长的测度297
经济成长的成本298
二 古典派的成长理论299
古典派成长理论的基本命题300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301
三 现代的成长理论302
投资的双重性质303
成长的模型304
成长的途径305
适度成长率与自然成长率306
新古典的成长模型307
四 落後经济的成长理论309
成长的模型310
成长的决定因素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