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电源的最新成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电源的最新成就](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331988.jpg)
- (苏)巴高茨基(В.С.Багоикнй),(苏)费廖罗夫(В.Н.Флёров)著;薛祚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电源的最新成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序(节译)7
第一章 化学电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9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碱-锌原电池和同类的电池20
2-1 锌酸盐电解液的性质和锌阳极在其中的工作特性20
2-2 氧化铜原电池24
2-3 空气去极化电池30
а)用锌作阳极的电池30
б)铁阳极电池37
2-4 汞电池40
а)采用锌阳极的氧化汞电池40
б)用?和钛作阳极的氧化汞电池和其他电池45
в)锌-氧化汞-硫酸汞干电池48
2-5 用碱性电解质作成的锌-锰干电池49
参考文献51
第三章 高压叠层电池组54
3-1 叠层锰电池组54
3-2 固体电解质电池组58
а)一般情况58
б)Ag|AgCl|Cl2(C)体系59
в)Ag|AgBr|Br2(C)体系61
г)Ag|AgI|I2(C)体系61
参考文献63
а)氧化锰电极的放电机构64
4-1 锌-锰电池的放电机构64
第四章 用氯化物作电解质的锌-锰电池64
б)锌电极的放电机构70
4-2 锌-锰电池的自放电72
4-3 锌-锰电池再充电的可能性74
参考文献75
第五章 用轻金属作阳极的原电池77
5-1 一般知识77
5-2 镁阳极和铝阳极的工作机构77
5-3 耐用电池80
а)镁-锰干电池80
б)镁-鉍干电池83
в)采用有机氧化剂的镁干电池85
г)铝干电池96
5-4 镁储备电池97
а)镁-氯化银储备电池97
б)用氯化银-过硫酸盐混合去极化剂作成的镁电池101
в)镁-氯化亚铜电池104
г)用氯化铅和硫作正极活性物质的镁电池105
д)用氮-卤有机化合物作成的电池108
参考文献111
第六章 某些储备电池113
6-1 用可溶性氧化剂作成的电池113
а)锌-碘酸盐电池组113
б)铬酸电池116
6-2 注入电解液活化的二氧化铅电池117
а)用可溶性电极作成的电池118
б)镉-铅电池121
в)锌-铅电池123
6-3 用气体活化的储备电池126
а)用氨蒸汽活化的电池126
б)氯电池130
6-4 外部加热活化的储备电池(热电池)133
参考文献135
第七章 碱性蓄电池136
7-1 一般知识136
7-2 电极过程的机构136
а)正电极136
б)负电极141
7-3 用烧结金属陶瓷电极作成的蓄电池144
а)极板结构144
б)烧结式电极的制备工艺145
в)用烧结式电极作成的蓄电池的电学性能148
7-4 密封蓄电池151
参考文献155
第八章 用银电极作成的碱性电源157
8-1 银电极电源的发展简述157
8-2 银-锌蓄电池157
а)银-锌蓄电池的结构157
б)银-锌蓄电池的性质160
в)银电极工作时进行的过程163
г)锌电极工作时进行的过程166
д)银-锌蓄电池的隔膜和服务期限169
е)自放电171
8-3 银-锌原电池174
8-4 银-镉蓄电池176
参考文献178
第九章 铅蓄电池179
参考文献184
第十章 其他类型的蓄电池和原电池186
10-1 镍-锌蓄电池186
10-2 碱性铜-锌蓄电池190
10-3 碱性镍-铜蓄电池193
10-4 铅-铜蓄电池195
10-5 离子交换树脂在化学电源中的应用196
参考文献198
第十一章 燃料电池199
11-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史199
11-2 燃料电池的热效率202
11-3 培根氢-氧燃料电池204
11-4 在低压下工作的碱性氢-氧燃料电池209
11-5 酸性电解液氢-氧电池211
11-6 采用中间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燃料电池212
11-7 高温燃料电池214
11-8 燃料电池的应用前途221
参考文献225
校后记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