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地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2329208.jpg)
- 上海师大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12012·017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自然地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下篇分区各论1
第七章东北地区1
第一节区域特征1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盆地形势2
二、冷湿性森林与草甸草原景观5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15
一、北部兴安山地15
二、东部山地与三江平原16
三、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中部山地18
第三节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21
一、水热资源21
二、森林资源23
三、沼泽的改造利用24
四、荒地的开发利用25
第八章华北地区27
第一节 区域特征27
一、暖温带季风气候27
二、黄土广泛分布31
三、暖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和干草原景观37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39
一、山东、辽东丘陵39
二、华北平原41
三、冀北山地44
四、陕甘黄土高原44
第三节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4?一、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4?二、华北平原洪、涝、旱、咸的治理……………………………………………………………………4?第九章华中地区………………………………………………………………………5?第一节 区域特征……………………………………………………………………………………5?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的地貌结构57
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自然景观………………………………………………………………………………5?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6?一、淮阳山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68
二、江南丘陵与南岭山地67
三、闽浙丘陵69
第三节 自然资源及其改造利用71
一、克服春寒、伏、秋旱和汛期洪涝的危害71
二、湖泊的保护与利用75
三、改造红壤,综合利用红壤丘陵山区76
第十章西南地区78
第一节区域特征78
一、错综复杂的亚热带景观78
二、复杂多样的地貌80
三、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83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85
一、秦巴山地85
二、四川盆地87
三、贵州高原90
四、云南高原92
第三节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94
一、气候条件与农业发展94
二、主要土类与水土流失97
三、丰富的生物资源99
四、宏富的水力资源101
第十一章华南地区104
第一节区域特征104
一、高温多雨的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104
二、热带性森林景观107
三、切割破碎的地表111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114
一、闽、粤、桂丘陵平原114
二、雷州半岛与海南岛114
三、台湾115
四、南海诸岛116
五、滇南间山宽谷117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17
一、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117
二、开发珍贵的生物资源和植被的保护120
三、沿海资源的开发123
第十二章内蒙古地区125
第一节区域特征125
一、辽阔平坦的高原地形125
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127
三、温带草原景观128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131
一、东部高原与丘陵131
二、西部高原与阴山山地132
三、鄂尔多斯高原133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135
一、自然条件的分析135
二、草场的利用和改造136
三、开发水源、兴修水利137
四、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138
第十三章西北地区140
第一节区域特征140
一、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表结构140
二、干荒漠的自然特征142
第二节区域内部差异151
一、准噶尔盆地及北缘山地151
二、天山山地153
三、塔里木盆地156
四、阿拉善高平原与河西走廊157
第三节 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158
一、水源的开发与利用159
二、改良盐渍土,提高土壤肥力160
三、治理沙漠162
四、改良草场163
第十四章青藏地区164
第一节区域特征164
一、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164
二、独特的高原气候168
三、冰川、冻土广布,高原湖泊众多170
四、自然景观复杂多样175
第二节 区域内部差异176
一、川滇西部山地高原176
二、喜马拉雅山地与藏南谷地177
三、青东南、川西北高原178
四、藏北高原178
五、祁连山地179
六、柴达木盆地179
第三节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80
一、农业自然资源180
二、草场资源181
三、森林资源183
四、地热资源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