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
  • 沈开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668400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篇1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方法3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思路3

二 本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5

三 研究的方法与重点6

第二节 本书的体系结构与编排8

一 本书的体系结构8

二 本书的章节编排9

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期货市场特征18

第一节 期货与期货交易18

一 期货:语义与经济学涵义18

二 期货合约:内容与特性19

三 期货交易:合约所有权的让渡22

四 商品期货的基本特性24

第二节 期货市场及其特征27

一 期货市场的界定27

二 期货市场的主要特征28

第三节 期货市场与其他相关市场30

一 期货市场与远期合约市场30

二 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32

三 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37

四 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41

第三章 期货理论的形成过程与深化发展46

第一节 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深化46

一 套期保值理论从无到有46

二 传统的(或经典的)套期保值理论49

三 现代套期保值理论的演进53

四 套期保值理论的深化与再思考59

第二节 期货价格的形成基础与理论内涵64

一 未来价格是如何被发现的:期货价格的形成64

二 它是合理的价格吗:期货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68

三 期货价格越出国界,形成国际期货价格72

四 期货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以胶合板合约为例)74

第三节 套期保值与发现价格的相互关系81

上篇83

第四章 现代期货市场的产生发展与特征85

第一节 早期的期货交易及其特点85

一 古老的期货交易方式85

二 期货市场的早期形态86

三 早期期货市场的特点89

第二节 现代期货市场的产生历程90

一 芝加哥成为远期交易中心90

二 商品交易方式的革命性变化92

三 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推出93

四 保证金制度的诞生94

第三节 现代期货市场的深化发展95

一 期货交易品种的拓展95

二 金融期货品种的诞生96

三 期权市场的出现98

四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趋势100

五 期货交易的电子化趋势102

一 对现代期货市场制度创新的剖析104

第四节 现代期货市场的特征及其发展之经济学思考104

二 现代期货市场的特征之一:合约品种的多元化和新颖化106

三 现代期货市场的特征之二:法规体系的规范化与完整化108

四 现代期货市场的特征之三:市场发展的大型化与综合化110

第五章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运行特征114

第一节 旧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社会环境与发展特征114

一 旧中国期货市场兴衰之坎坷历程114

二 旧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特点120

第二节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历程回放125

一 期货市场的理论探索与现实试点125

二 市场的萌动发育与盲目发展127

三 市场的整顿与规范129

四 市场的低态发展与规范运行132

一 中国期货市场运行及效果136

第三节 对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总体评价与判断136

二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基本判断139

第六章 中国期货市场创新的深层思考与经济学分析143

第一节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动因的理论分析143

一 期货市场萌发的内在基础:体制改革与经济开放144

二 期货市场的催生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型146

三 政府推动下完成的制度创新148

四 作为基础市场之现货市场的成长150

五 以市场主体为主的交易条件准备151

六 理论禁区的突破与金融市场发展所提供的巨大空间152

第二节 期货市场发展对经济体制的促动154

一 期货市场与中国市场体系的完整性154

二 期货市场与资源配置156

三 期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调控159

四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互动性160

五 对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刺激161

第三节 期货市场建立与微观基础再造164

一 期货市场的营运效率与创新成本164

二 期货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165

三 期货市场在农产品领域的功效分析166

四 期货市场对企业运行之功效分析167

第四节 正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171

一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1

二 期货市场不是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的根源174

中篇179

一 投机:一个可憎的名词181

第七章 投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81

第一节 投机的经济学涵义181

二 投机的经济学涵义182

三 期货市场中投机的特殊意义184

第二节 投机者与套期保值者的共栖性185

一 投机与保值:两种不同的交易行为185

二 套期保值依赖于投机186

三 期货市场上投机占更大比例189

第三节 投机与期货价格的产生191

一 期货价格是怎样被熨平的?191

二 价格风险由谁来承担?194

三 投机加速提高成交几率、促进市场融合195

第四节 过度投机与非法投机197

一 非法投机及其产生根源198

二 非法投机对市场机制的损害201

三 规范投机行为的思路202

第五节 投机不是赌博205

一 投机与赌博之不同205

二 期货市场不是赌场207

第八章 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与控制209

第一节 市场风险的定义与内涵209

一 市场风险理论的形成209

二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210

一 期货市场的风险类型212

第二节 期货市场风险的类型与特征212

二 期货市场的风险特征215

三 期货市场存在风险的必然性218

第三节 对期货市场风险成因的深层剖析220

一 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是“多逼空“吗?220

二 期货市场风险成因之解剖222

第四节 期货市场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思路225

一 市场发展与法制规范并行225

二 完善宏观环境、注重理论研究228

三 加强交易所的管理,避免风险从内部孳生229

四 完善期货市场的结算制度230

五 切实有效地防止“多逼空”232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236

一 政府干预的理论与实证236

第九章 期货市场中的政府干预问题236

二 政府干预的内涵与准则238

三 “政府干预”认识的误区240

四 中国期货市场上的“市场失灵”241

第二节 期货市场上政府干预的方式和特性242

一 期货市场上的行政干预与政府干预242

二 政府干预期货市场的方式243

三 政府干预期货市场的必然性244

四 政府干预市场的偏准化倾向246

第三节 国外政府对期货市场的干预248

一 美国政府对期货市场的干预248

二 日本期货市场上的政府行政干预251

第四节 政府如何干预期货市场252

一 政府干预期货市场的绩效评判253

二 政府干预市场的前提:法治化254

三 政府干预期货市场的若干原则256

四 政府干预期货市场的若干建议260

下篇263

第十章 金融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65

第一节 金融期货市场的产生历程与演进格局265

一 金融期货交易产生的过程266

二 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268

三 美国以外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状况270

四 亚洲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状况272

第二节 金融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环境277

一 浮动汇率制引起市场风险277

二 石油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278

三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279

四 电子信息化与金融全球化280

第三节 金融期货市场的功能与特征281

一 金融期货的功能或作用281

二 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特征283

第四节 有关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两个问题286

一 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特性分析286

二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次序性288

第十一章 我国开办股票指数期货市场若干问题思考290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的生成机制与功能290

一 股票指数期货的概念及特征290

二 股指期货的功能与作用291

三 股指期货市场的生成机理293

第二节 我国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经济基础294

一 开办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必要性295

二 开办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性条件301

三 开办股指期货交易的可行性与障碍303

第三节 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311

一 创建金融期货市场,股指期市应先行311

二 观念改变:股指期货交易与市场稳定313

三 对股指期货参与主体的思考314

四 用科学方法选择股指期货标的物315

第十二章 我国重建国债期货市场若干问题思考318

第一节 利率期货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318

一 利率期货和国债期货318

二 利率期货交易产生的社会背景319

一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320

第二节 我国国债期货的兴衰及其根源320

二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失败之根由323

第三节 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与障碍326

一 建立国债期货市场的基础性条件327

二 国债期货市场建立的障碍328

第四节 有关利率市场化的几个相关问题333

一 利率管制对市场机制的损害333

二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335

三 中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分析337

四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建议338

第五节 建立国债期货市场的其他相应措施341

第一节 外汇期货交易及在我国的产生343

一 外汇与外汇期货交易343

第十三章 我国开办外汇期货市场的若干问题思考343

二 外汇期货交易的产生344

第二节 外汇期货交易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双重推力345

一 我国开展外汇期货交易的积极意义346

二 国际市场变化趋势对我国开设外汇期货交易的压力350

第三节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建立外汇期货市场的最基础性条件354

一 设立外汇期货市场的基础性条件的缺失354

二 近期外汇期货交易推出的不可行性357

结束语360

参考文献364

缩略索引376

后记380

简历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