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经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172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43页
- 主题词:文艺理论-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西方古典文艺理论发展历程1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与中世纪文论思想2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文论思潮6
第三节 近代文艺理论发展趋势10
第四节 西方文艺理论的学术史意义14
第一章 柏拉图和他的《文艺对话集》17
第一节 生平和时代17
第二节 哲学观和政治观18
第三节 美论21
第四节 艺术论23
1.艺术的本质:摹仿与灵感23
2.艺术的审美特性:魔力与浸润心灵27
3.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有机统一与适应心灵29
4.艺术的社会功用:有益与规范32
第五节 柏拉图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34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诗学》38
第一节 生平、时代和著作38
第二节 《诗学》的方法论和一般艺术原理39
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42
2.艺术的社会作用46
第三节 《诗学》的戏剧观51
1.悲剧的特性——“对行动的摹仿”51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54
3.悲剧的作用——“陶冶说”56
第四节 《诗学》的局限性59
第五节 《诗学》的地位和影响60
第三章 贺拉斯及其《诗艺》64
第一节 贺拉斯的生活时代与生平著作64
第二节 《诗艺》的主要文艺思想67
1.继承了古希腊模仿说的传统67
2.提出了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68
3.阐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71
4.强调了诗人的基本修养72
第三节 《诗艺》对后世的影响74
第四章 郎加纳斯及其《论崇高》76
第一节 《论崇高》产生的社会背景76
第二节 《论崇高》的文艺思想78
1.首次从审美的范畴提出了崇高的概念78
2.艺术作品应当有强烈的感染效果81
3.强调作家的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83
4.提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普遍永恒的标准84
第三节 《论崇高》对后世的影响86
第五章 普罗提诺的《九章集》89
第一节 柏拉图诗思传统的新型综合90
第二节 三一原理与心灵的内在运动95
第三节 神秘论诗学与心灵想象的自由100
第六章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与《上帝之城》107
第一节 奥古斯丁与忏悔体文学的兴起108
1.源于宗教活动的忏悔体文学108
2.《忏悔录》的话语意识与抒情方式113
3.忏悔体文学逸出宗教语域118
第二节 异教批判与奥古斯丁的神学化诗学123
1.异教文化传统批判123
2.创世神话的真理性辩护128
3.“上帝之城”与信仰的激情132
第七章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139
第一节 复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传统140
第二节 诗学与神学的内在调和145
第三节 通过理性证明或消解圣经神话150
第四节 德性生活与艺术观照的意义155
第八章 但丁谈《神曲》的信与达·芬奇论画的笔记161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理论161
第二节 但丁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164
1.关于作品的思想意义165
2.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166
3.关于作品的社会作用168
第三节 达·芬奇论画的笔记168
1.艺术应像一面镜子忠实反映自然169
2.艺术家应以理性为指导去反映自然,使作品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170
3.艺术应以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为中心172
4.艺术家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和艺术修养173
第九章 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布瓦洛的《诗的艺术》176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的形成与《诗的艺术》的创作176
第二节 《诗的艺术》的结构和它所阐明的新古典主义诗学原则180
1.膜拜理性原则181
2.模仿自然原则186
3.崇尚古典原则189
4.劝善惩恶的道德原则(尊爱道德原则)191
第三节 《诗的艺术》的历史地位和评价195
第十章 狄德罗《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与《论戏剧诗》200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其文艺美学的哲学基础200
1.生平和著作200
2.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202
第二节 《论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所阐明的美学思想204
1.美的研究的困难性及对种种流行的美的本质观点的批判204
2.“美在于关系”的丰富内涵与范畴207
3.关于产生审美判断分歧的原因216
第三节 《论戏剧诗》所建构的严肃剧的“诗律学”222
1.严肃剧理论的提出222
2.严肃剧的特点和功能224
3.严肃剧理论的基本范畴226
4.严肃剧的表现形式问题231
第十一章 布封的《论风格》237
第一节 布封的生平与著作237
第二节 布封《论风格》的主要内容238
1.作品的风格与创作主体——作家的关系238
2.作品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241
3.作品风格的客观基础243
第三节 布封的《论风格》对后世的影响244
第十二章 维柯的《新科学》247
第一节 《新科学》的题旨、结构和方法248
1.《新科学》的题旨248
2.《新科学》的结构249
3.《新科学》的方法论原则249
第二节 《新科学》提出的新的文学观念254
1.关于诗的本质特性254
2.“关于诗性智慧”的特点和范畴255
第三节 维柯在西方美学文艺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63
第十三章 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270
第一节 莱辛的时代、生平和文学实践活动270
第二节 莱辛文艺观的出发点和方法论274
第三节 《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280
第四节 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汉堡剧评》291
第五节 《拉奥孔》和《汉堡剧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300
第十四章 康德及其《判断力批判》306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306
第二节 《判断力批判》的结构与基本内容309
1.《判断力批判》的结构309
2.审美判断力的性质310
3.审美判断力的作用311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中的文艺思想312
1.“游戏说”312
2.“审美观念”317
3.创造的想象力320
4.天才论322
5.艺术分类324
第四节 《判断力批判》在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的地位、影响及其局限性326
第十五章 《歌德谈话录》与歌德的文艺观333
第一节 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334
第二节 “创作方法”:古典的和浪漫的337
第三节 从特殊到一般,“显出特征的整体”340
第四节 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349
第十六章 席勒的文艺观和他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360
第一节 席勒的生平、著作和研究文艺理论的出发点360
第二节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365
1.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起源365
2.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别366
3.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优劣370
4.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结合374
5.感伤诗的种类376
第三节 论美380
1.艺术美问题380
2.游戏说382
第四节 审美教育386
第五节 席勒文艺思想的地位、贡献和局限性389
1.席勒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389
2.席勒文艺思想的局限性391
第十七章 黑格尔和他的《美学》397
第一节 黑格尔的生平、著作和《美学》在他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397
第二节 黑格尔《美学》的结构和方法401
第三节 黑格尔的“美的艺术哲学”的基本内容405
1.关于艺术美的概念和美的定义405
2.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410
3.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及其特征415
4.各门艺术的体系,诗论和悲剧冲突421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继承430
第十八章 华兹华斯及其《〈抒情歌谣集〉序言》439
第一节 生平和时代439
第二节 诗的本质:“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的目的:“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442
第三节 诗的题材:选择日常生活特别是田园生活450
第四节 诗歌的语言: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日常语言455
第五节 诗人的禀赋:六种能力及想象460
第十九章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469
第一节 雨果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469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克伦威尔》“序”的发表472
第三节 《克伦威尔》“序”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474
1.浪漫主义是时代的产物474
2.浪漫主义强调对理想的追求476
3.浪漫主义运用优美崇高与滑稽丑怪对照原则477
4.浪漫主义崇尚天才独创反对规范模仿481
第四节 《克伦威尔》“序”的影响和评价483
第二十章 《“人间喜剧”前言》和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理论487
第一节 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及批判现实主义思潮488
第二节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理论490
1.主张真实反映生活,严格摹写现实490
2.强调艺术家要创造伟大的典型494
第三节 现实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498
第二十一章 泰纳的《艺术哲学》506
第一节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507
1.种族508
2.环境509
3.时代511
第二节 “特征”说——对艺术本质的认识516
第二十二章 左拉的“实验小说”理论524
第一节 实证哲学、实验医学和自然主义524
第二节 自然主义的基本含义526
1.“自然主义来自人类生命的本质”527
2.自然主义是“对存在事物的接受和描写”528
3.自然主义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人类文献”532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实验论533
1.实验是如实地认识现象的手段533
2.实验是表现对象的方法534
第四节 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和评价535
第二十三章 《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与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540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思想发展过程541
第二节 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544
1.文学和生活545
2.现实主义典型论548
3.形象思维论552
4.创作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555
5.文学的民族性558
第三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思想——“行动中的美学”561
1.历史的审美的原则的确立561
2.直率的态度和忠于真理的精神564
第四节 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理论的意义和影响566
第二十四章 车尔尼雪夫斯基及其《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570
第一节 人本主义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观571
第二节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所阐明的文艺观574
1.生活高于艺术,现实美高于艺术美575
2.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它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579
3.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583
4.“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587
第三节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90
第二十五章 杜勃罗留波夫及其《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594
第一节 杜勃罗留波夫及其文学批评活动594
第二节 人民性原则提出的基础600
第三节 人民性原则的内容603
第四节 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相统一606
第二十六章 托尔斯泰的《艺术论》612
第一节 托尔斯泰的时代和他的艺术观612
第二节 艺术是传达感情和相互交际的手段615
第三节 要使感受者觉得艺术品正是自己要创造的619
第四节 情感与博爱精神622
第二版后记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