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系统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系统论
  • 王连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78014445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系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用户对大型复杂系统的需求趋势1

1.2 开发大型复杂系统所面临的挑战3

1.3 工程危机的现象与后果8

1.4 小结10

第2章 一般系统论11

2.1 系统论的发展史11

2.2 基本概念14

2.3 系统的复杂性19

2.4 系统的分类21

2.5 系统属性25

2.6 系统识别28

2.7 系统描述29

2.8 一般系统论原理31

2.9 系统问题34

2.10 系统有序与无序36

2.11 系统科学的性质38

2.12 小结40

第3章 一般系统方法论41

3.1 基本特征41

3.2 一般系统方法论的分类44

3.3 HSM 的框架简介46

3.4 SSM 的框架简介48

3.5 复杂性的简化方法52

3.6 体系结构方法53

3.7 还原论方法55

3.8 自顶向下方法与自底向上方法58

3.9 抽象与信息隐藏方法60

3.10 概念化方法61

3.11 模型化方法63

3.12 系统优化方法65

3.13 折衷平衡方法67

3.14 逻辑链方法69

3.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70

3.16 启发式方法71

3.17 顺序、并行与迭代相结合的方法74

3.18 非系统方法论75

3.19 小结77

第4章 工程与系统论78

4.1 人类获取产品的途径79

4.2 工程类型80

4.3 工程要素81

4.4 工程系统82

4.5 工程系统的复杂性85

4.6 工程系统的无序性89

4.7 工程系统的完整性94

4.8 工程系统的协调器96

4.9 工程系统原理99

4.10 工程系统论100

4.11 创立工程系统论的意义103

5.1 工程对象系统的类型106

第5章 工程对象系统106

5.2 工程对象系统的结构108

5.3 工程对象系统的工程属性110

5.4 工程对象系统的指标113

5.5 工程对象系统的存在形态117

5.6 工程对象系统的概念形成过程120

5.7 工程与工程规划123

5.8 工程对象系统的描述与界定126

5.9 用户能力层次129

5.10 工程对象系统原理130

第6章 工程过程系统133

6.1 工程过程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134

6.2 工程过程系统模型138

6.3 工程活动与任务141

6.4 需求工程145

6.5 样机工程150

6.6 并行工程152

6.7 工程过程系统体系157

6.8 工程过程系统原理160

第7章 工程技术系统162

7.1 系统分析原理与方法163

7.2 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174

7.3 系统建造/生产/实现的原理与方法184

7.4 系统测试、集成、试验与鉴定的原理与方法187

7.5 工程技术系统的轮廓198

第8章 工程管理系统202

8.1 工程管理202

8.2 工程系统管理与非系统管理的基本差别205

8.3 典型非系统管理行为208

8.4 工程管理系统的组成210

8.5 工程管理目标212

8.6 工程管理对象213

8.7 工程管理系统体系217

8.8 管理协调器219

8.9 工程管理功能221

8.10 工程系统的运动轨线225

8.11 工程系统状态229

8.12 工程危机的规律231

8.13 工程系统不满意状态产生的原因233

8.14 工程系统干扰空间241

8.15 工程系统问题的识别与诊断243

8.16 工程管理系统的策略空间250

8.17 主要的管理策略或管理策略组合251

8.18 小结265

第9章 工程组织系统267

9.1 工程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异同268

9.2 工程组织的属性269

9.3 工程组织系统的体系结构270

9.4 技术总体组织276

9.5 技术专业组织283

9.6 工程管理组织285

9.7 工程系统人员的地位及其演化289

9.8 工程系统人员的职业道德292

9.9 工程系统人员驾驭全局的能力与其知识空间295

9.10 工程系统人员资格评价系统300

9.11 工程心理学与工程行为304

9.12 工程行为管理309

9.13 工程人员激励系统311

9.14 多学科工程团队的协同314

9.15 工程组织的文化环境317

9.16 工程知识经济与持续工程教育319

9.17 小结323

第10章 工程支持系统325

10.1 工程系统对工程支持系统的基本属性要求326

10.2 工程支持系统设计和运用原理327

10.3 工程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328

10.4 计算机辅助技术系统332

10.5 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346

10.6 CASE 集成352

10.7 CASE 工程356

10.8 工程生产加工系统358

10.9 工程样机试验系统359

10.10 工程保障系统360

10.11 小结362

第11章 一般工程系统范式与工程系统论的发展展望363

11.1 工程范式的多样性363

11.2 对因变论的评价365

11.3 一般工程系统范式367

11.4 人造系统评价准则与等级划分372

11.5 工程组织系统工程能力评价准则与等级划分375

11.6 工程系统人员驾驭全局能力评价准则与等级划分377

11.7 工程系统论的应用潜力380

11.8 工程系统论的应用障碍382

11.9 工程系统论所面临的崭新问题383

11.10 工程系统论的发展前景386

参考文献388

附录:名词术语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