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8/32299121.jpg)
- 闻黎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8067832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研究-中国-1937~194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问政之初:发端国防参议会6
第一节 应聘国防参议会8
第二节 朝野的最初合作14
第二章 论政舞台:国民参政会21
第一节 战时民意机关的提出22
第二节 在野力量登上政坛26
一 中国青年党27
二 中国国家社会党33
三 第三党38
四 中华职业教育社46
五 乡村建设派50
六 救国会53
七 教授派55
第三节 对抗战建国的期待62
一 拥护国民参政举措62
二 国民参政会性质的分歧65
第三章 早产的革命:第一次宪政运动73
第一节 宪政运动的发韧73
一 宪政问题的提出73
二 在野党派提案之分析79
三 激辩中通过的决议95
四 宪政运动的展开99
第二节 具有改革意义的“国民大会议政会”之设计101
一 昆明九教授的修宪草案101
二 “期成宪草”的通过与意义107
三 “期成宪草”的夭折112
第三节 战时是否需要宪政的论争119
第四章 力求发展:中间党派的联合128
第一节 力图走出边缘: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128
一 联合的外因:党派问题128
二 解决党派矛盾的两种意见131
三 初步合作的建立135
第二节 走近政治中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39
一 改组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提出139
二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诞生142
三 由十二条到十大纲领的波折145
第三节 民主同盟的基本主张152
一 “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152
二 “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的顺序调整155
第四节 政治交换的挫折158
第五章 居中斡旋:调解国共矛盾166
第一节 调解国共关系的最初尝试166
第二节对待皖南事变的态度170
一 反对国民党制造摩擦171
二 内战趋势的忧心177
第三节 介入皖南事变善后处理180
一 两重意义的善后意见180
二 奔走国共之间186
三 力劝中共忍辱让步190
第四节 冀望于各党派委员会203
第六章 温和改良:第二次宪政运动208
第一节 发动第二次宪政运动208
一 第二次宪政运动的起因208
二 宪政实施协进会的组成与风波212
第二节 宪政观念的大普及215
第三节 得之不易的三项成果223
一争取言论自由223
二 争取身体自由权利233
三 争取参政会预算权243
第四节 呼吁奉行《训政时期约法》248
第七章 第三种力量的形成:社会力量大整合259
第一节 对动荡时局的反思260
一 豫湘桂大溃败造成的社会动荡260
二 追寻政治原因265
第二节 知识精英走出象牙塔269
一 坚持学术自由269
二 贫困生活的刺激271
三 政治态度的转变280
第三节 民族工商业者的变化285
一 迁徙中的巨大损失285
二 被迫过问政治290
第八章 建国模式:政权结构的选择293
第一节 对中共建立联合政府建议的反应293
一 最初的谨慎态度293
二 预料之外的空前响应298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306
一 适应形势需要的改组306
二 新形势下的政治目标309
第九章 严峻的考验:坚持联合政府路线314
第一节 抵制所谓“还政于民”314
一 坚持以民意为基础的民主政治314
二 取消国民参政会的呼声328
第二节 背离初衷之六参政员的延安之行333
一 国共双方对中间党派的争取333
二 延安之行的本来目的336
三 在延安与中共达成的共识339
第三节 反对召集国民大会的斗争344
一 国民大会问题的激烈论争344
二 抑制国民党的一意孤行350
结语354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