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税法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税法总论
  • 陈清秀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 ISBN:97898672798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1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8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税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税法的意义及其特征1

一、税法的意义1

二、税法学在体系上的地位1

三、税法的特质7

四、税法学的研究方法论10

五、参考文献10

第二节 税法的体系12

一、法律体系的任务12

二、税法体系研究的目标12

三、税法的外部体系13

四、税法的内在体系16

五、税法体系思考的实益19

六、结语21

第三节 税法上建制的基本原则22

一、概说22

二、税法上特殊的正义原则23

三、税捐的课征与宪法上的原则37

第四节 税捐、规费、受益费与特别公课63

一、概说63

二、税捐63

三、受益负担(规费与受益费)70

四、特别公课77

五、结语83

第五节 课税权——税捐高权84

一、概说84

二、税捐立法权的归属84

三、税捐收益权的归属94

四、税捐行政权的归属105

第六节 税法的法源108

一、概说108

二、成文法源108

三、不成文法源120

四、法源的位阶143

第七节 税法的解释145

一、税法解释的目标145

二、税法上法律解释的界限148

三、税法解释的方法149

第八节 税法上法律漏洞补充168

一、概说168

二、法律漏洞的意义及其种类168

三、法律漏洞的认定与法外空问172

四、法律漏洞补充的合法性174

五、法律漏洞补充的界限177

六、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178

第九节 税法的适用194

一、税法的适用194

二、税法的适用原则197

三、税法的效力201

第十节 经济的观察法204

一、意义204

二、理论根据206

三、经济观察法在税法解释上的适用情形209

四、经济观察法在法律漏洞补充的适用情形217

五、经济观察法在事实认定上的适用情形218

六、适用类型223

七、适用界限235

第十一节 税捐规避237

一、税捐规避之概念237

二、税捐规避之否认240

三、税捐规避之要件245

四、税捐规避之法律效果250

五、证明255

六、个别情形256

七、结论263

第十二节 税法上类型化观察法264

一、问题之提出264

二、类型化观察法的性质264

三、类型化观察法与经济观察法之区别265

四、类型化观察法的立论根据及其批判266

五、类型化观察法之种类269

六、类型化观察法之作用272

七、类型概念及其运用273

八、结语274

第十三节 税法上法律不溯既往原则275

一、溯及效力之概念275

二、法律不溯既往原则之法理依据275

三、法律不溯既往原则及其例外277

四、真正的溯及效力与不真正的溯及效力280

五、法律效果之溯及作用与构成要件之溯及连结287

六、程序从新原则?288

七、裁判先例之溯及效力290

八、过渡规定294

第十四节 税法上诚实信用原则299

一、前言299

二、税法上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299

三、税法上权利失效303

四、结语306

第一节 税捐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307

一、税捐法律关系的意义及其内容307

二、税法上法律关系之当事人315

三、税捐稽征机关324

四、税务代理人328

第二节 税捐债务之发生335

一、问题之提出——税捐债务发生的意义335

二、税捐债务的成立时期336

三、各个税捐债务的成立时期340

四、从构成要件实现而成立税捐债权所导出的推论343

五、结语346

第三节 税捐构成要件与税捐优惠347

一、税捐构成要件的意义及其机能347

二、税捐构成要件的要素347

三、税捐优惠354

第四节 税捐债权的不可变更性及其例外357

一、问题之提出357

二、税捐债权的不可变更性357

三、不可变更性之例外358

四、已发生之税捐债权,因形成权之行使而变更369

五、结论370

第五节 税法上责任债务(第二次纳税义务)371

一、目的371

二、责任要件372

三、责任的从属性374

四、责任的补充性375

五、责任范围376

六、法定主义与便宜主义377

七、责任请求权的主张——责任裁决377

八、权利救济379

第六节 税法上之连带债务381

一、税法上连带债务之本质381

二、税捐连带债务之发生383

三、税法上连带债务之效力391

四、连带债务之内部关系397

五、连带债务之主张398

六、结论399

第七节 税捐债务关系之变更及消灭402

一、税捐债务关系之变更402

二、税捐债务关系之消灭408

第八节税捐的附带给付433

一、概说433

二、滞报金、怠报金433

三、滞纳金435

四、利息440

第九节 税法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442

一、概说442

二、税法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构成要件444

三、税法上返还请求权之发生451

四、税法上返还请求权之清偿期届至453

五、返还义务人与返还请求权人454

六、返还范围458

七、返还请求权之行使与消灭时效460

八、权利救济463

第一节 税捐稽征程序概说469

一、意义469

二、一般程序原则470

三、稽征程序之开始与当事人之程序上权利480

四、事实关系的调查486

五、证据方法、证据的评价497

六、税捐资料的保密506

七、资讯公开512

第二节 税捐申报520

一、概说——税捐的确定(核算)方式520

二、税捐申报的法律性质521

三、申报行为与代理522

四、税捐申报的方式523

五、申报期限及其延长527

六、税捐申报之效力529

七、税捐申报之撤回与更正530

八、税捐申报应注意事项532

第三节 课税处分534

一、意义534

二、课税处分的作成534

三、课税处分的种类538

四、课税处分的可分性541

五、课税处分的效力545

六、课税处分与变更处分556

第四节 推计课税568

一、意义568

二、推计课税的前提要件568

三、推计课税的内容570

四、推计课税的种类571

五、推计课税的指导原则574

六、推计课税的方法575

七、程序问题578

八、推计课税与行政争讼579

九、推计课税之检讨580

第五节 税法上强制执行584

一、概说584

二、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沿革584

三、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586

四、公法上金钱债权之强制执行的前提要件589

五、行政执行的程序597

六、行政执行的确保601

七、执行停止及撤回604

八、权利保护608

九、消灭时效613

十、行政执行之终止613

十一、执行费用614

第六节 税法上个别案件正义——以税捐稽征法第四十条规定为例615

一、问题之提出615

二、税法上个别案件正义——妥当性615

三、税捐之征收「不当」的情形616

四、税捐征收不当的主张620

五、税捐征收不当的救济621

六、结语622

第七节 税捐优先权与税捐债权之保全623

一、税捐优先权623

二、税捐保全626

第一节 税捐秩序罚639

一、意义639

二、种类639

三、处罚法定主义640

四、成立要件644

五、税捐秩序罚的处罚对象主体653

六、处罚659

第二节 税捐刑罚672

一、概说672

二、逃漏税捐罪672

三、违反代征或扣缴义务罪679

四、教唆或帮助逃漏税捐罪680

五、转嫁处罚682

六、主观责任要件687

七、结语689

第三节 自动报缴免罚690

一、概说690

二、自动报缴免罚的正当化根据691

三、免罚要件692

四、免罚范围696

第一节 税捐行政救济699

一、申请复查699

二、诉愿706

第二节 税捐行政诉讼748

一、概说748

二、诉愿前置主义748

三、行政诉讼之当事人752

四、行政诉讼之提起752

五、诉讼种类758

六、行政诉讼之审理775

七、行政诉讼裁判之基准时787

八、行政诉讼之裁判796

九、行政诉讼判决之既判力800

一、税法总论期中考试参考试题805

二、税法总论学期考试参考试题8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