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学的传入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逻辑学的传入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92454.jpg)
- 宋文坚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649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逻辑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逻辑学的传入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20世纪前期西方逻辑学教材的传入3
第一节20世纪前期的西方逻辑学3
第二节 前期西方逻辑学教材的传入概况6
第三节 严复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7
一、严复译《穆勒名学》7
二、严复译《名学浅说》14
第四节 日文逻辑学教材的引进16
第五节 王国维译《辩学》18
第二章 前期的自编教材和对传统逻辑的批判22
第一节 前期自编逻辑学教材概况22
第二节 几部有特色的逻辑学教材选介25
一、张子和的《新论理学》25
二、何兆清的《论理学大纲》26
三、章士钊的《逻辑指要》28
四、王章焕的《论理学大全》33
第三节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逻辑的批判33
第三章 前期数理逻辑的引进和研究41
第一节 前期数理逻辑的引进工作41
第二节 汪奠基著《逻辑与数学逻辑论》及《现代逻辑》45
一、《逻辑与数学逻辑论》45
二、《现代逻辑》47
第三节 金岳霖的《逻辑》50
第四节 前期数理逻辑研究53
第四章 归纳逻辑的讨论、中国逻辑史的开创和因明研究的复苏62
第一节 前期关于古典归纳逻辑的讨论62
第二节 前期对先秦名辩的逻辑考察66
一、梁启超及其著述68
二、胡适及《先秦名学史》69
三、章士钊及《逻辑指要》附录73
四、其他学者及其著述75
第三节 因明研究的复苏79
本编结语88
第五章 苏联逻辑学教材对我国逻辑教学的影响和逻辑问题大讨论101
第一节 苏联逻辑学教材的引进101
第二节 中期我国自编的逻辑学教材和逻辑教学106
第三节 关于传统逻辑理论问题的大讨论109
第六章 中期数理逻辑的发展11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对数理逻辑的宣传114
第二节 开展数理逻辑研究的准备工作120
一、培养数理逻辑人才,扩大科研队伍120
二、编制数理逻辑的远景规划和规划的执行122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123
第三节 中期数理逻辑研究的重要成果124
一、逻辑演算125
二、能行性问题135
第四节 中期数理逻辑的应用研究144
一、自动机理论研究144
二、程序自动化研究146
第七章 中期归纳逻辑、中国逻辑史和因明研究148
第一节 中期归纳逻辑研究148
第二节 中期中国逻辑史研究150
一、关于构建中国逻辑史学的工作151
二、关于先秦逻辑的研究155
第三节 中期因明研究158
本编结语163
第八章 普通逻辑的教学改革175
第一节 逻辑教学的产物——普通逻辑175
一、普通逻辑课的性质、目的和作用175
二、国外普通逻辑的演进情况179
第二节 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提出184
第三节 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准备工作187
一、翻译引进国外当时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作为这次改革的借鉴188
二、对数理逻辑的介绍和学习189
三、开展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讨论190
四、关于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争论191
第四节 普通逻辑课程改革的渐进过程193
一、普通逻辑课程改革的过程193
二、普通逻辑教学改革的意义199
第五节 台湾地区的逻辑教学204
第六节 关于批判性思维214
第九章 后期数理逻辑的繁荣发展220
第一节 后期我国发展数理逻辑的准备工作220
第二节 逻辑演算方向的研究221
一、古典演算222
二、模态逻辑224
三、时态逻辑227
四、问句逻辑227
五、无穷逻辑228
六、弗协调逻辑229
七、多主体认知逻辑230
八、邻域语义学232
九、直觉主义逻辑233
十、多值逻辑234
十一、中介逻辑235
十二、参态逻辑239
十三、开放逻辑241
第三节 模型论方向的研究246
第四节 递归论方向的研究254
第五节 公理集合论方向的研究264
第六节 我国数理逻辑的持续发展问题269
一、必须抓住和解决热点问题269
二、搞好逻辑科研基地建设和全国协作270
三、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272
四、要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273
五、要大力加强国际学术交流275
六、寄希望于中青年学者275
第十章 后期归纳逻辑研究280
第一节 关于古典归纳逻辑的研究280
一、对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的讨论280
二、新的归纳方法的提出281
三、对古典归纳逻辑应用的讨论281
第二节 现代归纳逻辑的引进283
第三节 对归纳逻辑的创新研究286
一、关于非巴斯卡概率逻辑的研究287
二、关于排除归纳法的重建295
三、关于卡尔纳普归纳逻辑的研究和改进297
四、关于确证逻辑的研究299
五、关于归纳悖论和研究300
六、关于归纳逻辑系统及其语义的一般研究303
第四节 归纳逻辑的问题304
第十一章 后期逻辑学应用研究308
第一节 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研究308
第二节 数理逻辑在数学领域的应用研究317
第三节 现代归纳逻辑的应用研究322
一、现代归纳逻辑与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研究的相互结合与“嫁接”323
二、创立归纳逻辑与归纳学习相结合的基础理论323
三、归纳学习的逻辑基础问题324
四、建立机器归纳的模型与系统324
五、神经网络的归纳学习模型问题325
第四节 逻辑学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326
一、关于法律逻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讨论326
二、建立法律逻辑的演算系统327
第五节 逻辑学和语言学328
第六节 逻辑学和哲学334
一、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334
二、逻辑哲学研究情况分析337
第七节 悖论研究350
一、关于悖论的定义351
二、悖论的类型352
三、悖论产生的原因353
四、悖论的解决354
第十二章 后期逻辑史研究356
第一节 西方形式逻辑史研究356
第二节 现代归纳逻辑史研究368
第三节 后期因明研究372
一、因明研究队伍壮大、素质提高373
二、召开学术会议,推动学术交流374
三、因明研究成果可观375
四、因明研究中的争议378
第四节 后期中国逻辑史研究383
一、中国逻辑史领域学术工作有很大发展383
二、中国逻辑史研究取得很大成绩384
三、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两个重大争论问题399
四、台湾学者的中国逻辑史研究406
五、笔者对中国逻辑史的争论另有见解407
本篇结语410
附录 我国的辩证逻辑研究423
主要参考文献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