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环境治理的法律框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球环境治理的法律框架
  • 张小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50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环境治理的法律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理解新千年的关键词1

第一章学科和历史视野中的环境问题3

第一节时间维度和进化进程中的四门科学3

第二节环境、环境问题、环境史6

第二章环境史视野中的环境问题10

第三章环境问题全球化的社会、经济机制21

第一节人口问题21

第二节货币经济24

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28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8

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核心的剩余价值生产机制29

三、环境外部性——疏失还是故意30

四、利润动机支配下的消费社会及其环境代价34

五、资本全球流动及其环境影响37

第四节贫困与发展40

第五节战争42

第四章全球环境问题现状45

第一节日益迫近的危机45

第二节全球环境问题在分布上的一些特点46

一、全球集中分布特点46

二、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特点47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分布特点47

四、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特点47

第三节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几点补白48

一、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48

二、环境问题规模的层级划分48

三、区分几种不同的全球环境变化形式48

四、注意导致环境问题的双重因素49

第五章哲学——环境哲学之思及其影响53

第一节哲学何以重要53

第二节哲学的环境转向或生态转向55

第三节何谓环境哲学61

第四节环境哲学前传72

第五节环境哲学本传88

第六节环境哲学别传94

一、环境哲学与“新思维”94

二、环境哲学与可持续发展观96

三、环境伦理与可能的全球伦理106

第六章政治——绿色政治之源流114

第一节环保运动114

一、早期环境运动简史115

二、“二战”以后环保运动的三次浪潮122

三、具有转折意义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124

四、环保运动之现状136

第二节绿党政治139

一、绿党概况139

二、绿党派别142

三、绿党纲领143

四、从抗议到参与——绿党的发展历程148

五、关于绿党的阶级性问题的讨论149

六、绿党的影响及前景152

第三节环境外交153

一、外交之兴起及其传统定义153

二、环境问题作为外交和国际政治的新议题156

三、环境外交及其特点159

四、环境外交需要解决的四类环境问题163

五、环境外交的发展历程164

六、一种新型外交赖以成功的若干要素——源自臭氧层外交的经验168

第七章法律——环境法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的发展176

第一节国内环境法的发展176

一、对环境问题的法律调整与环境法的兴起176

二、环境法发展之简史182

三、晚近以来环境法发展中的新趋势185

四、国内环境法对国际环境法的贡献189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191

一、国际环境法的萌芽阶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191

二、国际环境法的形成阶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196

三、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时期——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199

四、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新趋势202

第八章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一个功能主义的考察209

第一节政府间国际组织211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211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225

三、根据环境公约成立的国际组织227

第二节国家231

第三节科研机构232

第四节非政府组织234

第五节跨国公司239

第六节个人243

第七节关于主体问题的理论总结——国际法理论和全球治理理论的沟通248

第九章国际环境法的体系、集成与编纂256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之现状及其体系256

一、国际环境基本法257

二、针对特定环境保护的单项立法257

三、其他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环境保护法258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集成——渐进主义的改革方案260

一、将共同的组织机构进行集成260

二、将共同的职能进行集成261

三、根据不同主题进行集成261

四、按地理区域进行集成261

第三节国际环境法的编纂——理想主义的解决方案262

第十章“框架公约——议定书”——国际环境法在形式构造上的特点275

第一节作为国际环境条约基本构造形式的“框架公约”275

第二节框架公约方法的优势——或运用框架公约方法的理由277

一、以结构上的弹性应对科学不确定性和争取尽可能高的缔约国的普遍性277

二、克服主权与效率之间的内在矛盾278

三、科层制下的外交人员及其他各方的考虑279

四、框架公约体现出一种间接迂回的谈判策略280

第三节从条约法角度看“框架公约”281

一、框架公约机制对条约缔结中意思表示方式和性质的影响282

二、缔约方大会(或缔约方会议)职能之考察——主权、合法性与效率289

第四节公约——议定书方法的缺陷291

一、公约——议定书方法易导致冗长的谈判过程291

二、公约——议定书方法会强化寻找“最小公分母”条约的倾向292

三、公约——议定书方法在实践中有可能忽视科学技术的要求而屈从于政治需要292

四、公约——议定书的谈判过程易为大国所支配293

五、公约——议定书方法的内在缺陷决定了其实际效能有限293

第五节问题的非线性与制度的弹性——一个提前的理论总结294

第十一章软法——理论争议与实践功用297

第一节何为软法297

一、软法的定义297

二、软法之软300

三、软法之为法301

第二节软法的分类303

一、指导性建议303

二、行动计划303

三、原则宣言304

第三节软法的发展305

一、软法历史要略305

二、重复——软法发展之要义307

三、软法之识别307

四、软法之去向310

第四节在全球环境治理运用软法的原因310

第五节软法与硬法之间的互动312

一、软法与条约312

二、软法与国际习惯法316

第六节理论总结一:软硬孰优317

第七节理论总结二:软法是否国际法的新渊源319

第八节理论总结三:软法与国际法中的后现代性因素323

第十二章环境标准——技术及技术背后326

第一节环境标准——环境法从原则层面到操作层面326

第二节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328

第三节国际环境标准的种类331

一、依内容划分331

二、按标准的约束力划分334

第四节国际环境标准的执行337

第十三章国际环境法中的区别待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其实现339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39

第二节何谓区别待遇342

第三节区别待遇的历史发展343

第四节区别待遇的表现形式346

第五节总结349

第十四章从全球环境问题和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主权的重新定义355

第一节一个核心概念和一场绵延的争论355

第二节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主权357

一、社会再生产要论357

二、关于生产条件358

三、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与主权国家363

四、环境再生产364

五、从环境再生产看主权的重新定义365

第三节稳定、微调与协调——主权之未来走向367

参考文献371

后记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