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工程设计案例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工程设计案例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2291505.jpg)
- 李代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586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软件工程-高等学校-教材;软件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工程设计案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系统设计1
1.1 设计基本原理1
1.1.1 抽象1
1.1.2 细化2
1.1.3 模块化2
1.1.4 软件体系结构4
1.1.5 程序结构5
1.1.6 数据结构5
1.1.7 软件过程7
1.2 体系结构设计7
1.2.1 软件结构图8
1.2.2 扇出、扇入与深度、宽度9
1.2.3 模块的耦合10
1.2.4 模块的内聚12
1.2.5 结构设计的一般准则14
1.3 结构化设计15
1.3.1 数据流的类型15
1.3.2 过程步骤16
1.3.3 变换分析设计17
1.3.4 事务分析设计19
1.3.5 混合流设计19
1.3.6 结构化设计方法应用示例21
1.3.7 设计后的处理21
1.4 详细设计22
1.4.1 结构化语言22
1.4.2 判定表23
1.4.3 判定树24
1.5 结构化程序设计25
1.5.1 节点25
1.5.2 3种基本控制结构25
1.5.3 过程设计语言26
1.6 面向对象设计30
1.6.1 转向面向对象的设计30
1.6.2 面向对象抽象方法30
1.6.3 信息隐藏31
1.6.4 模块化31
1.6.5 类的设计准则31
1.6.6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理31
1.6.7 软件复用32
1.6.8 面向对象设计的步骤32
1.7 数据库系统模型和结构32
1.7.1 层次模型33
1.7.2 网状模型34
1.7.3 关系模型34
1.8 数据库管理系统36
1.9 关系数据库的范式理论37
1.9.1 数据依赖38
1.9.2 关系模式的操作异常39
1.9.3 范式39
1.10 EAR方法44
1.10.1 EAR图44
1.10.2 EAR方法向关系数据库转换46
第2章 需求分析47
2.1 概况47
2.1.1 企业状况47
2.1.2 组织机构48
2.1.3 计算机应用状况49
2.2 企业特点49
2.2.1 生产特点50
2.2.2 产品特点50
2.2.3 管理特点51
2.2.4 生产计划特点51
2.3 作业主要流程52
2.3.1 业务作业流程52
2.3.2 品保作业流程52
2.3.3 技开作业流程52
2.3.4 事业作业流程53
2.3.5 财务作业流程54
2.3.6 后勤作业流程55
2.3.7 人事作业流程55
2.3.8 总裁办作业流程56
2.4 企业经营目标56
2.5 实现目标存在的问题56
2.5.1 新产品的开发设计56
2.5.2 生产经营管理57
2.5.3 质量检测57
2.5.4 人力资源管理57
2.5.5 财务管理57
2.6 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57
2.6.1 利用新技术58
2.6.2 实现管理规范化58
2.6.3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58
2.6.4 密切外界关系合作58
2.6.5 员工教育58
第3章 总体方案59
3.1 系统目标59
3.1.1 总体目标59
3.1.2 功能目标61
3.1.3 性能目标64
3.1.4 效益目标65
3.1.5 技术目标66
3.2 确定系统方案原则66
3.2.1 技术的先进性66
3.2.2 经济性原则68
3.2.3 政策性原则68
3.2.4 系统的实用性68
3.2.5 信息的安全性68
3.2.6 数据库设计68
3.2.7 软件规范原则68
3.2.8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69
3.2.9 系统的适应性69
3.3 系统结构69
3.3.1 应用系统结构69
3.3.2 子系统界面及技术指标71
3.3.3 网络拓扑结构81
3.3.4 逻辑结构82
第4章 业务管理子系统设计84
4.1 概述84
4.1.1 业务管理机构84
4.1.2 工作任务与目标85
4.2 功能设计86
4.3 功能组件设计87
4.3.1 业务科处理87
4.3.2 采购处理91
4.3.3 仓储科处理99
4.3.4 生控科处理110
第5章 技术开发管理子系统设计114
5.1 概述114
5.2 功能设计114
5.3 组件设计116
5.3.1 开发作业组件设计117
5.3.2 试作处理组件设计130
5.3.3 技术转移组件设计140
5.3.4 模具作业组件设计148
5.3.5 开版作业组件设计154
第6章 品质保证子系统设计157
6.1 背景说明157
6.1.1 系统目标157
6.1.2 万里通企业集团品保系统组织图157
6.1.3 参考资料158
6.1.4 术语和缩写词158
6.2 软件总概述159
6.2.1 目标系统特点159
6.2.2 假设和约束159
6.2.3 品保系统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传送159
6.2.4 品保子系统内部模块关系162
6.3 功能设计162
6.3.1 功能介绍162
6.3.2 品保系统详细功能树182
6.4 性能需求184
6.5 组件设计184
第7章 事业管理子系统设计185
7.1 概述185
7.1.1 事业部管理机构图185
7.1.2 管理职能186
7.2 功能设计186
7.2.1 作业管理186
7.2.2 预防管理188
7.2.3 监控管理188
7.2.4 金箭管理189
7.3 性能设计190
7.3.1 精度190
7.3.2 时间特性190
7.3.3 灵活性190
7.4 组件设计190
7.4.1 组件功能设计190
7.4.2 组件所用物理表190
第8章 财务子系统设计191
8.1 概述191
8.2 账务192
8.2.1 凭证处理193
8.2.2 登账结账196
8.2.3 会计报表200
8.2.4 系统初始化203
8.3 出纳事务206
8.4 原材料核算210
8.5 生产成本核算212
8.5.1 农场生产成本核算212
8.5.2 福利社成本核算216
8.6 系统管理218
第9章 人事管理子系统设计221
9.1 概述221
9.1.1 人事管理机构221
9.1.2 工作任务与目标221
9.2 系统设计221
9.2.1 人事资料管理223
9.2.2 考勤管理225
9.2.3 考评管理229
9.2.4 薪资管理232
9.2.5 员工培训管理235
第10章 后勤管理子系统设计237
10.1 概述237
10.1.1 后勤管理机构237
10.1.2 工作任务与目标237
10.2 系统设计237
10.2.1 财产管理239
10.2.2 事务性采购241
10.2.3 设备管理244
10.2.4 零件管理247
10.2.5 马达维修管理248
10.2.6 车辆管理249
10.2.7 事务科管理253
10.2.8 宿舍管理254
10.2.9 图书馆管理256
10.2.10 食堂管理257
10.2.11 农场管理259
10.2.12 稽核管理260
第11章 数据迁移设计262
11.1 省征管系统介绍262
11.2 异构数据迁移途径的选择265
11.2.1 数据转换途径的选择265
11.2.2 数据迁移方法的选择265
11.3 数据迁移的总体规划266
11.3.1 数据迁移范围268
11.3.2 提升省征管软件的数据质量269
11.3.3 数据迁移的运行框架270
11.3.4 新旧系统代码的对应272
11.3.5 新旧系统流水号的对应272
11.3.6 数据迁移的技术验证273
11.3.7 数据迁移的业务验证273
11.4 数据迁移的详细实现274
11.4.1 新旧系统流水号对应的实现274
11.4.2 新旧系统代码对应的实现275
11.4.3 调度程序的设计275
11.4.4 监控程序的设计278
11.4.5 数据导出的实现279
11.4.6 数据导入Oracle的实现279
11.4.7 一个税款迁移例子的设计281
11.5 数据迁移的实施要点281
11.5.1 数据迁移的质量保证计划282
11.5.2 数据迁移的正确性验证282
11.5.3 提高数据转换的性能282
11.5.4 提高数据导入的性能284
第12章 系统平台设计285
12.1 概述285
12.1.1 概述285
12.1.2 企业分布285
12.2 数据库系统设计286
12.2.1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原则286
12.2.2 信息特点与信息量估算286
12.2.3 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与数据字典288
12.2.4 数据库体系结构288
12.2.5 数据库主要内容290
12.2.6 数据库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290
12.2.7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290
12.3 网络系统设计293
12.3.1 网络负荷与容量分析293
12.3.2 网络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293
12.3.3 网络系统的需求294
12.3.4 网络结构设计296
12.3.5 网络系统管理301
12.3.6 机房工程303
12.3.7 网络系统配置305
12.3.8 结构布线方案306
12.3.9 实施计划310
12.3.10 经费预算313
第13章 系统组织与信息分类编码标准319
13.1 概述319
13.2 编码内容321
13.2.1 数据元素标准321
13.2.2 用户视图标准321
13.2.3 概念数据库标准322
13.2.4 逻辑数据库描述标准323
13.2.5 数据库结构标识324
13.2.6 功能结构描述标准324
13.2.7 系统结构描述标准325
13.2.8 系统文件命名原则与标准325
13.2.9 报告编写的组织328
13.2.10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332
第14章 接口344
14.1 外部接口344
14.2 系统结构接口344
14.3 子系统间的接口345
14.4 人机接口368
第15章 关键技术与实施计划370
15.1 关键技术370
15.2 技术路线374
15.3 实施计划与进度374
第16章 系统维护376
16.1 概述376
16.2 设备维护376
16.3 数据库维护378
16.4 安全维护379
16.5 日常维护381
16.6 防病毒维护382
参考文献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