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理论精解考点与精编试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理论精解考点与精编试题
  • 杨树先,余学本,郭务本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033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理论精解考点与精编试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4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4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7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0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33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33

二、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37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0

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44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60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60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65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68

四、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71

五、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72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83

一、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83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86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与要素88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与要素89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99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99

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02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103

第七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116

一、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16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117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119

第一章 导论13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3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32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39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与经济体制的演进139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140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141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66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66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180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84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207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207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214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218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236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2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37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25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5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25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255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257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264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264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265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73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73

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等多个阶段274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276

四、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7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84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28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8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29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301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30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30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307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322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322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24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324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331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31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332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33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340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40

二、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341

三、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344

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345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353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53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356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63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363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64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6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6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6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70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75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375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375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376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81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381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8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390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9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9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93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394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400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400

二、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401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03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40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2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421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43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435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38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39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4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44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451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53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460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460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461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6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466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68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69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47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47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74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74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与发展趋势481

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481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484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486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发展趋势499

一、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499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500

三、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504

第三章 当代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515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515

二、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516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519

第四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27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527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531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533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554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554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556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55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56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566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569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570

第七章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576

一、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概况576

二、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577

第八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582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调整582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584

三、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5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