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 以善意取得和表见代理制度为中心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 以善意取得和表见代理制度为中心考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7/32290549.jpg)
- 吴国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549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 以善意取得和表见代理制度为中心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目标的整体描述1
二、研究目标的学术价值和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4
四、主要研究方法6
第一章 权利表象及其表现形式7
引子:问题的提出7
第一节 权利表象17
一、权利表征与权利表象17
二、权利表象的表彰性功能:表见权利与真实权利的冲突30
第二节 权利表象的表现形式34
一、动产权利表象35
二、不动产权利表象38
三、债权表象42
四、股权表象45
五、代理权表象47
小结60
第二章 对权利表象的私法处置规则概说——问题的界定63
第一节 两种处理模式63
一、漠视权利表象而追求实质真实63
二、将权利表象所表彰的权利视为真实64
第二节 权利表象规则与邻近概念73
一、权利表象规则与外观主义73
二、权利表象规则与信赖原理85
三、权利表象规则与英美法中的禁反言则90
小结96
第三章 权利表象规则的价值与理论基础98
第一节 权利表象规则的价值98
一、一种法律理念的宣示99
二、促进交易安全与效率103
三、权利表象规则的社会功能110
四、维护权利表征的真实性,减少权利表象规则的适用机会115
第二节 权利表象规则的理论基础117
一、外观理论117
二、信赖原理126
三、归责原理130
小结134
第四章 权利表象规则的构成要件137
第一节 对权利表象的合理信赖138
一、信赖、善意、恶意及其关系139
二、善意与过失之间142
三、善意认定的法律判断属性148
四、善意认定中反推技术的应用155
五、信赖品质的另类评价:信赖合理性158
第二节 权利表象形成过程中的可归责性172
一、可归责性的一般特质:损害赔偿法领域172
二、权利表象规则中可归责性的特殊性177
三、可归责性是真实权利人承担责任的正当化依据180
四、可归责性的表现样态182
第三节 实施法律行为192
一、为何需要法律行为192
二、法律行为的品质要求193
三、法律行为理论对权利表象规则法效果的解释功能204
小结208
第五章 权利表象规则的法律效果211
第一节 真实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之间212
一、权利表象所表彰的权利被视为真实212
二、真实权利人承担履行责任219
第二节 表见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之间221
一、善意取得场合221
二、表见代理场合237
第三节 真实权利人与表见权利人之间246
一、第三人主张权利表象规则适用的场合246
二、第三人不主张权利表象规则适用的场合252
小结254
第六章 权利表象规则的适用界限256
第一节 权利表象规则确立的关节点256
一、私法自治与信赖保护的冲突256
二、私法自治与信赖保护的协调269
第二节 确定界限的技术手段及弹性化机制275
一、可归责性与信赖合理性的比较权衡275
二、基本结论:弹性化机制的应用286
三、实例分析294
小结300
第七章 权利表象规则适用时的举证责任分配303
第一节 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理论303
一、举证责任及其分配的涵义303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代表性学说307
三、举证责任分配对权利表象规则功能实现的意义319
第二节 权利表象规则适用中当事人所争辩的关键点321
一、当事人双方的主张概说321
二、双方所争辩的焦点323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具体分配324
一、关于权利表象存在的举证责任325
二、关于真实权利人是否具有可归责性的举证责任327
三、关于第三人善意且具有合理性的举证责任330
四、关于适格法律行为存在的举证责任334
五、实例分析335
小结342
结语343
主要参考文献345
后记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