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专史集成-北京政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专史集成-北京政治史
  • 王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397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历史-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专史集成-北京政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岗1

前言1

第一章 北京历史上最早的人类及其组织活动1

一、旧石器时代北京的人类活动1

二、新石器时代北京的人类活动2

三、军事民主制时期北京的人类活动2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北京政治4

一、夏商时期的北京政治4

二、周初分封与燕的建立5

三、燕蓟分合与琉璃河遗址7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政治10

一、春秋时期的燕国政治10

二、战国时期燕国的政治12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幽州政治22

一、秦统一中央集权下幽州政治22

二、西汉大一统下幽州地区政治30

三、东汉时期幽州地区的政治37

第二章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幽州45

一、魏晋统治下的幽州45

二、十六国时期的幽州48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幽州56

一、北魏统治下的幽州56

二、东魏、北齐、北周在幽州的统治60

第一章 隋时期的幽州63

一、隋初幽州防御突厥的战争63

二、炀帝对幽州的经营64

三、幽州政治势力的变化66

第二章 唐前期对幽州的统治70

一、幽州与唐初政局70

二、武后至玄宗时期幽州势力的扩张73

三、安史之乱及其影响78

第三章 安史之乱后的幽州91

一、幽州藩镇兵乱91

二、幽州藩镇与中央的关系101

三、唐末幽州藩镇的衰落110

第一章 五代时期的幽州120

一、刘守光争霸120

二、后唐与契丹对幽州的争夺122

三、后周世宗收复幽州的方略125

第二章 辽南京的建立128

一、辽南京建立及机构设置128

二、辽对南京的统治133

三、辽宋争夺幽燕的和战137

第一章 金中都确立之前的金代政治概况142

一、金军南下与辽朝的败亡143

二、北宋经营燕山府及其失败144

三、辽、宋降臣的政治作用及其影响146

四、燕京行台的作用及影响148

第二章 金中都的确立及其影响151

一、金朝政体的改革变化及其影响152

二、金海陵王篡位政治评价154

三、金朝统治中心的南迁与中都城的建设156

四、金海陵王南伐的政治得失159

第三章 金代鼎盛时期的中都163

一、金朝中兴与世宗的政治举措164

二、金朝统治机能的衰弱167

三、金中都的吏治概况169

第四章 金代衰亡时期的中都173

一、蒙古军的侵袭与金朝统治中心的南迁174

二、金朝的灭亡175

第一章 蒙古国的崛起与燕京行省的设置179

一、蒙古国的崛起及政治框架的建立180

二、蒙古军攻占金中都与燕京行省的设置182

三、蒙古国时期的断事官们及其政迹184

四、中原政治家们的社会实践及其影响187

第二章 元世祖的政治举措与大都城的营建191

一、元世祖忽必烈初入中原的政治实践193

二、皇位的争夺与都城的南移195

三、元朝统治机构的逐渐完善198

四、大都城的营建与统一天下200

五、民族矛盾的激化与“阿合马事件”202

第三章 元代中期围绕大都城的政治斗争207

一、皇位继承的关系混乱与宫廷斗争的频发208

二、民族关系与宗教因素的政治影响211

三、两都之战的爆发及其产生的政治影响213

第四章 元代后期的大都政治概况与元朝灭亡218

一、元顺帝的政治得失及其影响219

二、自然灾害频发对政治局势的影响222

三、政治腐败与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224

四、大明军北伐与元朝的灭亡227

第一章 永乐迁都历程232

一、明初北平府232

二、元故宫与燕王府的兴建234

三、靖难之变与迁都北京238

第二章 土木之变与南宫复辟244

一、土木之变244

二、南宫复辟248

第三章 从永乐到嘉靖北京城垣建设的政治决策253

一、永乐朝的城垣建设253

二、嘉靖庚戌之变与增筑外城256

第四章 嘉靖大礼仪与坛庙兴建的热潮264

一、武宗留下的皇位危机264

二、大礼仪的朝廷冲突266

三、皇帝礼制兴趣与坛庙兴建的热潮269

第五章 张居正柄政274

一、辅政大臣与权阉之间的冲突274

二、朝廷权力牵制格局的政治立意279

三、拯救行政效率的随事考成法281

四、江陵身后的毁誉283

第六章 万历朝争国本事件与嫡长子继承制度286

一、群臣请立太子286

二、争国本的政治阴影289

三、皇位继承制度遵循的原则293

第七章 “五年复辽”与“己巳之变”296

一、五年复辽的君臣协定297

二、杀帅后的己巳之变300

三、反间计的评价303

第八章 甲申之变与追赃助饷305

一、荆襄——西安——北京的战略决策的评价305

二、甲申之变307

三、追赃助饷309

四、搜刮西运财富的数额310

第九章 京师朝廷与地方的政府体制313

一、朝廷政府体制315

二、京师地方政府的构成319

三、朝廷直接管理都城321

第一章 清朝定都北京与顺康时期的政治323

一、清朝在北京统治的开始323

二、康熙亲政与政策调整329

三、杨起隆起义与京师地震332

第二章 雍乾时期的政治风波与政策调整337

一、雍正继位的政治风波337

二、乾隆翻案与京师安定343

第三章 乾嘉时期的政治腐败与京师起义350

一、嘉庆清算和珅350

二、林清与天理教起义355

第一章 京师烟毒泛滥与禁烟舆论策源地361

一、嘉道时期皇权的式微361

二、鸦片走私及京师烟毒泛滥363

三、北京——严禁鸦片舆论策源地365

四、禁烟必先自京都始368

五、鸦片战争爆发与北京朝廷妥协370

第二章 太平军北伐与京畿震恐374

一、银荒与沉重赋税374

二、太平军北伐与京畿震恐376

三、军事逼近之患及京畿危局解除378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的签订382

一、大沽作战与天津议和破裂382

二、联军进逼通州与京师外围作战385

三、咸丰帝北逃与联军攻占北京387

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90

五、《北京条约》的签订393

六、北京政变与列强默许配合396

第四章 洋务运动与京师政治颓局403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成立403

二、总税务司署迁设北京404

三、外国公使进驻皇朝政治中心406

四、近代学校教育的萌发地——京师同文馆408

五、清流洋务对立与京师政治腐败408

第五章 京师维新运动与戊戌变法415

一、公车上书415

二、各种变法爱国学会的建立417

三、百日维新在京师的新政项目421

四、戊戌政变422

第六章 京师义和团运动426

一、北京义和团运动的兴起426

二、京师义和团运动的高涨427

三、京师义和团运动走向低潮431

四、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与义和团的继续反抗432

第七章 辛亥革命在北京439

一、武昌首义对北京的冲击439

二、北京的起义与暗杀活动440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政权443

第一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446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局势446

二、爱国运动在北京459

三、北京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与活动462

第二章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北平469

一、北平市的建置与国民党的派系之争469

二、长城抗战与《塘沽协定》473

三、北平各界的抗日救亡运动477

第三章 八年沦陷期的北平487

一、卢沟桥事变与北平失陷487

二、日伪统治下的北平495

第四章 国民党在北平统治的覆灭508

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重新建立508

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512

三、北平的和平解放523

主要参考文献530

后记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