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起源与原理 甲骨金文的六书“五步相生”造字程序及其“纪史功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字起源与原理 甲骨金文的六书“五步相生”造字程序及其“纪史功能”
  • 陈文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483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汉字-字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字起源与原理 甲骨金文的六书“五步相生”造字程序及其“纪史功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六书的渊源3

引子3

第一章 汉代的六书5

第一节 六书初见《周礼》5

第二节 六书“汉代说”批判8

第三节 汉代六书的来源14

第四节 许慎的文字史观20

第五节 颛顼帝“绝地天通”22

第二章 陶文与六书27

第一节 江苏澄湖遗址鱼篓陶罐上的成句文字29

第二节 商以前陶文中的古汉字孑遗33

第三节 古汉字原始系统创始于商代以前的六条理由51

第三章 仓颉与六书54

第一节 仓颉造字传说54

第二节 仓颉二字考62

一、仓字考62

二、颉字考67

三、仓颉二字的本义72

第四章 六书与丹甲青文74

第一节 六书与汉字的关系75

第二节 六书与丹甲青文的关系76

第三节 世界文字史:文字起源于神话78

下卷 六书的原理83

绪论83

一、六书的基本字体:商周甲骨金文84

二、六书的基本方法:“相生”87

三、六书的基本程序:“五步相生”94

四、六书的基本元素:“点线元素”96

五、六书的基本构件:“三要素”97

六、六书的基本链条:“三链条”98

七、六书的基本网络:“文字关系网络”99

八、六书的基本功能:“聚则记史,散则记事”100

九、六书的基本次第:“造字序”与“本原序”101

正论104

第一章 指事——汉字的盘古105

第一节 许慎的指事定义105

第二节 指事链113

第三节 指事之点——汉字的盘古116

第二章 象形——汉字的灵魂120

第一节 许慎的象形定义121

第二节 仿字造物133

一、商代祭祖木表、石柱的形体来源133

二、上古兵器“干”“戈”的形体来源134

第三节 证明象形字本义的三条途径136

一、象形链137

二、“五步相生”程序对象形字本义的返证137

三、古神话传说对象形字本义的佐证141

第四节 上古“三天神”概念142

一、上帝——高祖夔143

二、亚上帝——蚩尤160

三、文化之师——戈167

第三章 转注——汉字的命脉184

第一节 许慎的转注定义186

第二节 转注的具体方法192

一、简化法192

二、繁化法193

三、抽取法198

四、变化法199

第三节 转注链200

一、母体象形字200

二、本音转注字与注音转注字201

三、特设转注链与自然转注链202

四、转注链的缀合202

第四节 转注树203

一、转注树(大系)203

二、转注树的分枝(支系)208

三、后转注链214

四、古汉字关系网络215

第五节 通之法223

第六节 转注的汉字学地位228

第四章 会意——汉字的祖信234

第一节 许慎的会意定义234

第二节 一笔两用238

第三节 会意字的“围证”240

第四节 会意字出现的时间247

第五节 会意与形声的“界混现象”250

第六节 “一字多体”与“阴阳配对”251

第五章 形声——汉字的新区254

第一节 许慎的形声定义254

第二节 亦声字256

第三节 纯粹的形声字258

第六章 假借——汉字的交响261

第一节 许慎的假借定义262

一、借形变声262

二、借形借声263

三、前人所认识的假借266

第二节 假借其余五书268

一、假借象形字268

二、假借转注字269

三、假借指事字270

四、假借会意字270

五、假借形声字271

第三节 特殊假借272

一、借箭头指事273

二、人头作某275

三、借手形指事279

四、同音记史282

第四节 固定文字链284

一、“十数”略说285

二、“天干”略说291

三、“地支”略说293

结束语:“以神志万物”的大假借296

主要参考书目及其简称299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