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武士名誉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武士名誉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2277586.jpg)
- 王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39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武士-研究-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武士名誉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关于武士、名誉1
二 研究现状8
三 研究方法及结构设计14
第一章 武士身份形成之初的本质特征19
第一节 初期武士身份基本特征19
第二节 集团内部社会关系25
第二章 实力是中世武士实现名誉的必要条件39
第一节 勇猛之心40
第二节 实用武艺42
第三节 智谋44
第三章 中世武士名誉的自我评价和外在评价标准47
第一节 以武士“家”名为标准的自我评价48
第二节 来自武士集团主从关系的外在评价56
第四章 武士名誉评价体系中的统治阶层意志64
第一节 对武士身份的管理64
第二节 “道理”的出现66
第三节 武士法律69
第五章 名誉与死73
第一节 武士的生死观73
第二节 名誉是武士选择生死的坐标75
第三节 主从关系与死80
第一章 武士阶级内部关系及自我定位新特点89
第一节 武士阶级内部关系新特点91
第二节 战国武士的自我定位与名誉观念94
第二章 战国武士内发性自我名誉评价98
第一节 “分限”98
第二节 “主君”对理想形象的自我设定101
第三节 注重个人技艺及修养103
第四节 战国武士对名誉与利益的选择108
第三章 武士外在性名誉评价的加强和分化115
第一节 “世间体”与“外闻”116
第二节 战国武士的主从关系121
第三节 “为上者”的名誉标准126
第四章 统治阶层强化统治的手段134
第一节 借用中国儒学概念135
第二节 强化幕府“公”的权威140
第五章 武士的精神世界146
第一节 克服对死的恐惧147
第二节 正直之心156
第三节 天道思想160
第一章 德川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167
第一节 德川体制168
第二节 经济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175
第二章 幕藩体制下武士个人名誉观念构成的变化179
第一节 “家”的存续179
第二节 主从关系的传统与现实182
第三章 幕藩体制对武士传统名誉观念的重新定义188
第一节 殉死与禁止殉死189
第二节 “喧哗两成败法”194
第四章 德川武士的名誉评价标准200
第一节 武士的传统名誉评价标准与现实201
第二节 “一分”的概念206
第五章 儒学式武士行为规范的形成211
第一节 儒学者对德川武士身份的重新定义212
第二节 儒学思想与武士的名誉和生死观念214
第六章 奉公人的死与名誉评价218
第一节 死成为武士作为奉公人实现名誉的极端手段218
第二节 奉公与死的理想化关系222
第三节 幕藩体制对武士传统行为的名誉评价226
结语部分236
第一节 武士名誉观念的变化源于社会环境的改变236
第二节 武士名誉观念评价标准的变化特征241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