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益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8017063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技术革命-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革命理论1
第一章 集团&平台适配系统理论2
第一节 引子:台阶式发展之谜2
第二节 集团&平台适配系统理论的提出4
第三节 集团&平台适配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4
第四节 集团&平台适配系统理论的基本公理、基本原理与基本结论10
第二章 科学革命的模式26
第一节 学者的理性人假设26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动力27
第三节 学术机会28
第四节 不同才能的学者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29
第五节 平台阶升式科学发展模式30
第六节 两类科学革命32
第七节 研究平台和理论集群的更迭是理解科学进步的主要工具34
第八节 科学革命五阶段论42
第九节 科学研究平台与科学共同体45
第三章 第一类科学革命:科学研究平台的转换49
第一节 地球科学革命:一个新研究平台的创建49
第二节 DNA双螺旋模型与生物学革命56
第四章 第二类科学革命:科学活动平台的转换59
第一节 伽利略革命:胜出机制的第一次大变革59
第二节 科学研究平台与科学活动平台60
第三节 汤浅现象:数字游戏引发的思考60
第四节 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科学发展能脱颖而出或后来居上?64
第五节 第一次科学革命:真理型(知识—真理型或求真型)科学活动平台的创建与运行66
第六节 第二次科学革命:财富型(财富—力量型或致富型、商业型)科学活动平台的创建与运行69
第二篇 历史篇:万年以来的两组大事77
第五章 第一组大事:农业革命、国家的建立和官权等级社会的出现79
第一节 农业革命80
第二节 国家的建立81
第三节 官权等级社会的出现92
第六章 第二组大事: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钱权商业社会的出现94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的重商主义94
第二节 工业革命97
第三节 工商集团&适配平台及其五大要素99
第四节 钱权—商业社会及其主导平台135
第三篇 挑战篇: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挑战141
第七章 确定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挑战是当务之急142
第一节 人类危机意识不断增强142
第二节 认识危机和挑战的四大误区143
第八章 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挑战146
第一节 无济于事的批判和警告:科技负面效应再多、再可怕也不能放慢科技发展的速度146
第二节 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认识存在十大误区149
第三节 探讨科技负面效应的核心问题:致毁知识概念的提出及其理由158
第四节 用“致毁知识”模式取代“双刃剑”模式:笔者关于科技负面效应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策略165
第九章 致毁知识的不可逆增长与不可阻止的增长168
第一节 致毁知识的增长是不可逆的168
第二节 不能遏制致毁知识的出现171
第三节 不能阻止致毁知识的增长和传播173
第四节 选择性禁止机制与致毁知识增长的有效禁止180
第五节 选择性禁止机制的失灵182
第六节 致毁知识增长和应用不可阻止,科技知识增长已经失控195
第七节 不能阻止致毁知识增长与应用的24条原因196
第八节 美国模式行将崩溃198
第四篇 转型篇:科技转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201
第十章 科技转型:生死攸关的科技革命202
第一节 替代方案中的三大措施202
第二节 头脑型科学204
第三节 科学重心转移:社会科学崛起,创建头脑型科学206
第四节 社会科学崛起:科技转型的时间框架221
第十一章 产业转型:创意产业取代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22
第一节 四次工业革命222
第二节 知识产业:高科技产业、创意产业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23
第三节 创意产业崛起:产业转型的时间框架228
第十二章 社会转型:从钱权商业社会向智权知识社会转变230
第一节 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社会发生转型230
第二节 第三组大事:智业革命、科学社会化和智权知识社会的创建231
第五篇 启动篇:智业革命的启动方案245
第十三章 电子学务:智业革命的启动方案246
第一节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学务247
第二节 对科学的三层次理解249
第三节 人才&平台决定论250
第十四章 学术评价方法发展滞后是制约学术进步的瓶颈254
第一节 同行评议的缺陷258
第二节 计量评价方法的缺陷259
第三节 落后、模糊、主观的学术评价方法是学术腐败最大的帮凶259
第十五章 客观高效的学术评价方法:程序型学术评估法263
第一节 学术评价客观化的两次尝试263
第二节 创建客观高效的学术评价方法与胜出机制的基本假设266
第三节 优先权焦虑:优秀学者不懈奋斗的重要动因274
第四节 规范化竞争性创新壁垒276
第十六章 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及其引发的学术评价的变革279
第一节 程序型学术评估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假设、基本事实和推论279
第二节 程序型学术评估法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基本规则与操作程序281
第三节 程序型学术评估法与互联网结合,形成客观、公正、高效的学术评价系统291
第四节 人才评估的象限模型:利用程序型学术评估法识别人才297
第十七章 电子学务:学术评价客观化引发的一场科学革命299
第一节 e-Science:科学研究的全球合作与资源共享299
第二节 建立学术优先权制度、学术创见数据库、基本参考文献制度与知识质量管理体系301
第三节 查新分析与规范化竞争性创新优先:电子学务时代的胜出机制308
第四节 建立、健全课程证书制度与全面实行职称评定社会化310
第五节 建立、健全学术市场:成果商品化与资助市场化312
第六节 易于评价的展示:客观、准确、动态更新的学术声望与学术权威形成的新模式318
第七节 园区型研究院与园区型大学:个人品牌与意愿共同体时代的到来319
第八节 电子学务与电子政务结合:学者全面参政议政327
第九节 电子学务:科学社会化的引擎331
第十节 多管齐下开启电子学务334
第十一节 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监督科学:遏制学术腐败为率先发动电子学务革命提供了巨大动力和机遇342
第十八章 英才家园计划与创意城市346
第一节 园区型研究院:知识英才的适配平台346
第二节 从实体型大学到园区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新思路348
第三节 立竿见影的改革:实施电子学务,让知识英才脱颖而出351
第四节 创建电子学务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推动带头学科与主导产业的崛起252
参考文献353
后记与致谢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