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布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布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 程武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71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分布控制-控制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布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基本概念1

1.1.1定义1

1.1.2组成2

1.1.3特点4

1.1.4发展历史7

1.1.5几个概念8

1.2新型DCS的技术支撑、体系结构和技术特点11

1.2.1技术支撑11

1.2.2体系结构13

1.2.3新型DCS的典型代表14

1.2.4技术特点17

第2章 系统结构(指令系统)19

2.1总线结构19

2.1.1概述19

2.1.2拓扑结构19

2.1.3基金会现场总线20

2.2模块结构21

2.2.1模块类型21

2.2.2程序结构22

2.3程序执行方式29

2.3.1存储器的划分29

2.3.2寻址方式30

2.3.3指令执行过程34

2.4指令系统35

2.4.1位逻辑指令35

2.4.2比较指令37

2.4.3传感指令38

2.4.4定时器指令39

2.4.5计算器40

2.4.6时钟指令41

2.4.7数字运算指令41

2.4.8逻辑运算指令42

2.4.9中断指令42

2.4.10转换指令43

2.4.11移位和循环指令43

2.4.12PID回路控制指令44

2.4.13程序控制指令45

2.5小车送料控制实例46

第3章 现场总线和数据通信51

3.1工业数据通信技术基础51

3.1.1数据传输设备51

3.1.2传输介质52

3.1.3数据传输方式54

3.1.4数据信息及编码56

3.1.5差错控制58

3.1.6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59

3.2现场总线技术概述61

3.2.1技术特点61

3.2.2现场总线技术标准62

3.2.3现场总线通信模型62

3.2.4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组成64

3.3基金会现场总线65

3.3.1现场总线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65

3.3.2FF总线拓扑结构67

3.3.3FF通信协议68

3.4PROFIBUS现场总线72

3.4.1PROFIBUS组成及协议结构73

3.4.2传输技术74

3.4.3PROFIBUS-DP77

3.4.4PROFIBUS-PA81

3.4.5PA/DP的连接82

3.4.6PROFIBUS的应用83

3.5工业以太网简介85

3.5.1工业以太网的发展85

3.5.2工业以太网的优点86

3.5.3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现场设备87

3.5.4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87

第4章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方法89

4.1PLC概述89

4.1.1PLC发展史89

4.1.2PLC的用途与特点89

4.1.3PLC的分类90

4.1.4工作原理92

4.2PLC的硬件和软件结构94

4.2.1PLC硬件结构94

4.2.2PLC软件结构97

4.3I/O设备单元99

4.3.1开关量输入单元99

4.3.2开关量输出单元100

4.3.3I/O的一般问题100

4.3.4模拟量输入模块(AI)102

4.3.5模拟量输出模块(AO)103

4.4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103

4.4.1Ladder特点与绘制规则104

4.4.2典型单元梯形图分析105

4.4.3电梯控制系统111

4.4.4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117

第5章 常规控制算法122

5.1模拟PID调节器122

5.1.1技术特点122

5.1.2比例积分调节器123

5.1.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124

5.2数字PID调节器124

5.2.1位置算法125

5.2.2增益算法125

5.2.3速度算法126

5.2.4三种算法的比较126

5.2.5PID算法的改进126

5.3选择性控制系统132

5.3.1超驰控制系统133

5.3.2测量信号的选择性系统134

5.3.3带有逻辑运算规律的选择性系统134

5.4前馈控制135

5.4.1前馈控制135

5.4.2前馈补偿装置和控制算法136

5.4.3前馈控制系统实施中的若干问题139

5.5时滞补偿控制140

5.5.1时滞描述140

5.5.2史密斯预估器控制方案141

5.5.3增益自适应时滞补偿器143

5.5.4观测补偿器控制方案144

第6章 现代控制方法145

6.1计算机优化控制145

6.1.1目标函数145

6.1.2过程优化模型146

6.1.3约束147

6.1.4最优化方程147

6.2最小拍控制148

6.2.1最小拍控制系统148

6.2.2最小拍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48

6.2.3最小拍控制系统的设计149

6.2.4典型输入下的最小拍控制系统分析150

6.2.5最小拍控制器151

6.3模糊控制理论154

6.3.1模糊集合及其运算154

6.3.2隶属函数158

6.3.3模糊矩阵的定义及其运算160

6.3.4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164

6.3.5模糊推理的方式166

6.3.6模糊控制器170

6.3.7模糊单点算法优化176

6.4专家系统183

6.4.1专家系统类型及基本组成183

6.4.2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法184

6.4.3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193

6.4.4知识库208

6.5神经网络209

6.5.1神经网络模型及学习方法209

6.5.2前向神经网络211

6.5.3自组织神经网络224

第7章 现场控制站229

7.1概述229

7.2过程控制站的硬件配置及基本结构230

7.2.1硬件配置230

7.2.2过程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235

7.3现场控制站的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237

7.3.1连续控制功能模块237

7.3.2逻辑控制功能模块243

7.3.3控制站的运算模块248

7.4控制站的系统设计250

第8章 操作和显示262

8.1DCS的操作方式262

8.1.1仪表盘操作方式262

8.1.2CRT操作方式264

8.2显示画面266

8.2.1显示画面的分层结构268

8.2.2概貌显示画面270

8.2.3过程显示画面271

8.2.4仪表面板显示画面271

8.2.5操作点显示画面272

8.2.6趋势显示画面273

8.2.7报警显示画面273

8.2.8电子表格273

8.2.9系统显示画面274

8.2.10显示画面的动态效果275

8.3上位机监控系统组态实例276

8.3.1实例工艺背景276

8.3.2组态工具276

8.3.3系统组态画面277

8.3.4数据传输与通信281

第9章 DCS工程设计与应用282

9.1总体设计282

9.1.1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设计)282

9.1.2操作模式划分282

9.1.3控制任务283

9.1.4方案设计283

9.1.5总体设计联络制度285

9.2初步设计285

9.2.1工艺过程描述285

9.2.2机理分析286

9.2.3功能设计293

9.2.4控制系统组态295

9.3详细设计301

9.3.1控制程序组态301

9.3.2人机界面程序设计305

9.3.3某厂的多晶硅人机界面系统设计308

9.4安装调试310

9.4.1安装前准备310

9.4.2安装要求315

9.4.3系统上电320

9.4.4系统调试321

9.5系统验收维护325

9.5.1系统验收325

9.5.2维护与二次开发326

9.6分布式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330

9.6.1背景330

9.6.2分布式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331

9.6.3操作工艺331

9.6.4过程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及组成333

9.6.5PLC过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335

9.6.6系统安装调试338

参考文献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