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与经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与经济增长](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2258269.jpg)
- 秦宝庭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3921177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与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
1.教育与劳动者素质2
2.教育对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影响3
3.教育对科学研究的促进9
4.教育与消费11
5.教育与劳动生产率13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的作用16
1.经济增长决定了教育的方式17
2.经济增长促进了教育的普及18
3.经济增长影响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8
4.经济增长导致教学内容的更新28
5.经济增长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31
6.经济增长制约教育投资的数量31
7.经济增长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33
二、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模型35
(一)生产函数的理论和方法35
1.生产函数的定义35
2.生产函数的经济理论36
3.生产函数的类型37
(二)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生产函数模型39
1.线性生产函数39
2.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40
3.劳动增长型增长速度方程43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46
1.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46
2.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步骤46
三、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指标、经济量、价格、速度49
(一)指标49
1.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50
2.教育增长速度50
3.教育水平指数50
(二)经济量选择51
1.产出量51
2.劳动量51
3.资金量52
4.教育量53
(三)价格53
(四)年平均增长速度55
1.水平法55
2.累计法55
四、不同受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权重57
(一)工资法57
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57
2.教育投资收益率法59
3.工资额换算法61
(二)年限法63
1.简单受教育年限法64
2.劳动复杂程度法64
3.总课时数法65
4.课时法67
(三)累计教育经费法68
1.苏联的累计教育经费法69
2.中国的累计教育经费69
3.教育费用法70
(四)劳动生产率法72
1.估算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72
2.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增加量74
3.劳动者数量指数75
4.劳动者数量指数增加百分比75
5.由教育程度提高而增加的劳动者数量增长率r76
6.教育使每年国民收入增长量IE76
7.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EE76
(五)隶属函数法76
1.模糊数学76
2.隶属度77
3.隶属函数法78
五、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81
(一)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81
1.增加教育因素的生产函数法82
2.劳动质量修正法82
(二)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的贡献83
1.单纯由于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值84
2.教育水平提高增加的国民收入84
3.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的贡献84
(三)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86
(四)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88
1.由要素投入增加的劳动生产率88
2.教育所增加的劳动生产率90
3.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90
(五)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92
1.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方程92
2.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94
六、对历史教育水平的估算96
(一)累计毕业生法96
1.收集历年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人数97
2.扣除已升入更高一级教育的人数97
3.考虑存活率的影响98
(二)累计在校生法100
1.收集历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人数100
2.扣除死亡人数的影响101
(三)人口普查推算法102
七、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历史及现状分析107
(一)用累计毕业生法估算结果107
(二)用累计在校生法估算结果111
1.中国历年在校生的状况113
2.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5
3.社会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116
(三)人口普查推算法的估算结果117
1.人口普查的各级文化程度人口117
2.估算平均受教育年限118
(四)各种估算方法之比较124
(五)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作用的分析126
1.概述126
2.产出128
3.资金投入128
4.劳动投入129
5.土地投入132
6.资源配置的改善132
7.规模经济133
8.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34
9.知识进步及其它134
八、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137
(一)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38
(二)影响教育经费的其他因素139
1.政治因素139
2.人口因素140
3.文化因素141
(三)衡量教育经费及其比例的指标142
1.衡量教育经费投入量的绝对量指标142
2.衡量教育经费投入量的相对量指标142
3.衡量教育经费比例关系的指标143
4.衡量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指标143
(四)教育经费的来源145
1.全部教育经费145
2.各国教育经费的来源146
3.中国教育经费的来源148
4.中国的教育事业费151
5.中国教育事业费的变化153
6.中国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155
(五)教育经费的分配与使用159
1.教育经费的分配构成159
2.教育经费的用途构成161
(六)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163
1.教育经费的数量普遍增长163
2.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大167
3.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加快170
4.教育经费的弹性大于1171
5.人均教育经费175
6.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177
九、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182
(一)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的含义182
1.经济结构182
2.影响经济结构的因素183
3.产业分类结构184
4.教育结构186
(二)教育的程度结构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187
1.教育的程度结构187
2.世界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190
3.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195
4.三次产业结构与在校生结构198
5.三次产业构成与居民文化程度构成199
(三)教育的分科结构与工农业结构间的关系201
1.工农业结构的变化201
2.高等学校分科结构的变化203
3.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变化204
4.中等专业学校的分科结构206
5.高等学校的本专科结构207
(四)教育分类结构209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210
2.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211
(五)中等教育结构215
1.世界中等教育结构215
2.中国中等教育结构217
(六)成人教育219
1.中国各级成人教育219
2.中国成人教育的任务220
3.成人教育应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221
(七)地区经济结构影响地区教育结构223
参考文献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