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200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200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2257444.jpg)
- 关昌余,丽萌主编;交通部公路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5809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公路-设计-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200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路设计新理念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1
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2
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3
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4
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5
把握技术标准,灵活设计5
赋予公路个性,精心创作6
增强历史责任感,保证合理设计周期6
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7
第二章 景观、标准与总体设计8
公路景观8
公路景观分类8
公路景观特性9
公路使用者要求10
景观设计12
标准15
标准的内涵15
路基宽度构成要素15
标准的运用16
不同阶段环境因素考虑重点17
可行性研究17
初步设计19
施工图设计20
总体设计要点22
应重视的几点问题23
服务社会的几点考虑23
整体协调27
第三章 几何设计29
驾驶人行为29
驾驶操作29
反应时间30
运行车速理论30
两种车速设计体系30
运行车速检验31
平面34
直线34
圆曲线半径36
平曲线长度40
S形平曲线41
复曲线42
超高43
横净距46
纵断面46
代表车型46
最大纵坡47
长陡纵坡设计48
线形组合53
一般原则53
长直线小半径54
平纵组合55
交叉路段线形56
指标掌握57
爬坡车道59
设置原则59
设置方法60
避险车道62
设置条件62
设置位置62
避险车道长度62
避险车道宽度和厚度63
坡床材料63
紧急停车带64
第四章 路基65
路侧净区65
填挖控制67
控制路基高度的必要性67
路基填挖高度控制指标69
路侧要素72
路基边坡72
碎落台79
护坡道79
土路肩80
路基防护82
基本原则82
工程防护87
植被防护94
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的结合98
排水工程102
排水设计原则102
排水设施的设置102
路基取土坑、弃土堆111
取土坑111
弃土堆112
景观绿化112
基本原则112
绿化形态113
第五章 桥梁120
桥梁设计要素120
桥梁设计过程121
准备设计资料121
桥梁设计创作122
桥梁美学设计要点123
拱桥123
梁桥126
桥梁线形132
立面与竖向132
平面布置134
立交桥136
平原地区上的正交跨线桥136
山区中的正交跨线桥141
斜交或弯曲跨线桥146
第六章 隧道148
隧道设计原则148
隧道线形设计150
隧道平面线形150
隧道纵面线形151
隧道洞口线形151
隧道群的线形153
并行双洞隧道的间距153
隧道洞口154
洞口位置154
隧道洞门155
隧道洞口段163
明洞设计166
洞口边仰坡169
隧道洞口引道172
隧道防排水174
洞身防排水174
洞口排水沟与截水沟175
第七章 互通式立交177
安全因素178
安全设计误区178
安全设计对策181
运行要素189
设计的一致性189
车道的连续性191
车道平衡192
匝道类型193
匝道设计速度193
立交间距195
方案选择201
主要影响因素201
交通适应性201
安全性204
环境适应性204
经济效益205
景观与排水206
景观206
排水211
平面交叉的渠化212
渠化原则213
渠化要点213
部分苜蓿叶平面交叉215
菱形平面交叉216
第八章 安全设施218
交通标志219
路网环境下交通标志的设置219
位置的确定223
版面设计226
支撑结构的设计227
交通标线233
交通标线的设置233
几种特殊类型的交通标线236
控制车速的设施238
护栏239
护栏分类239
设置条件239
形式选择241
护栏设置时需处理的几个问题245
沿线设施248
服务区和停车区248
观景台251
附录A川九路设计建设经验252
技术措施252
坚持环保选线,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252
合理掌握标准,灵活运用指标252
注重路线连续流畅,优化路线线形253
运用运行车速理论,改善路线线形,消除安全隐患254
灵活确定边坡坡率,改折线为曲线边坡,恢复自然地貌景观255
设置加盖板矩形边沟、浅碟式草皮排水沟,增加路基有效宽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256
合理设置挡墙、变化挡墙高度、提高结构物自身景观效果256
积极探索坡面防护新技术,提高防护绿化效果258
分段研究区域生态特点,营造“动感”旅游景观259
采用“露、透、封、诱”的设计手段,突出自然景观261
挡墙、桥梁栏杆设计为具有藏羌建筑风格,赋予公路文化内涵263
注重细部处理,增强路容美观263
绿化要适地、适树、适量264
设置人性化标志牌,激发游客兴致265
修整遗留的取弃土场,绿化恢复自然景观266
主要体会267
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267
真正与景观协调了不一定会增加投资,长远看,可能会减少投资268
理念是灵魂、管理是关键、设计是核心、施工是保证269
必须灵活运用标准指标,运行车速检验是有效手段269
路肩以内要精细,路肩以外要自然269
线形(标线)、挡墙、边沟、护栏的线条和外观质量是道路自身景观设计四要素269
值得改进的方面269
精细程度不够270
绿化种类不尽和谐270
局部防护工程偏人工化270
附录B国外公路设计理念271
灵活设计理念271
为什么要灵活271
如何灵活272
美国公路设计灵活性的体现272
灵活设计是有条件的273
灵活设计案例274
宽容设计理念276
车祸猛于虎276
交通事故不应以人的生命为代价277
人性化的线形设计——运行速度理论278
宽容的路侧设计279
创作设计理念281
确定主题282
组建团队283
公众参与284
细节艺术286
主要参考文献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