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俗史 民国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钟敬文主编;萧放副主编;万建中,李少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85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4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风俗习惯史-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俗史 民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物质生产民俗49
第一节 农业民俗50
一、麦作民俗50
二、稻作民俗56
三、杂作民俗60
四、水利管理民俗62
五、机械农机具尚未普及63
六、传统农作俗信65
第二节 副业民俗68
一、俗重副业69
二、畜牧民俗70
三、养蚕民俗73
四、粮食加工75
五、家庭编织业76
六、山林习俗78
第三节 渔业民俗79
一、海洋渔俗79
二、淡水渔俗82
第四节 手工业民俗83
一、传统手工业民俗84
二、现代工业民俗94
第五节 商业民俗96
一、贸易方式96
二、商业集市98
三、商业广告和招牌102
四、行商小贩的货声105
五、商业隐语106
六、典当业勉强维持108
第六节 特种行业110
第二章 物质生活民俗113
第一节 服饰民俗113
一、男子剪辫114
二、男服易式116
三、妇女放足118
四、女服趋时121
五、服饰尚新124
第二节 饮食民俗126
一、日常饮食127
二、都市菜肴130
三、西餐番菜流行132
四、西式饮料134
五、纸烟流行136
第三节 居住民俗137
一、民居南北有别137
二、农村居室140
三、西式建筑142
四、城市贫民的棚户居室148
五、乔迁之喜149
六、各地建房俗信151
第四节 交通民俗154
一、驮运仍在继续155
二、肩舆民俗式微156
三、黄包车流行于都市157
四、现代化交通工具159
第三章 民间工艺163
第一节 机械制造工艺164
一、农具165
二、灌溉提水机械170
三、纺织机具174
四、交通运输工具177
五、机械制造工艺行业状况183
第二节 纺织、印染和刺绣185
一、民间纺织185
二、民间印染187
三、民间刺绣190
第三节 金属工艺199
一、竖炉和坩埚炉炼铁200
二、传统制钢术201
三、泥型铸造202
四、擦生204
五、失蜡法204
六、古铜张和他的弟子们206
七、佛山叠铸术208
八、阳城犁镜的铁范铸造209
九、纳西族的炼铁、铸犁工艺211
十、锣钹锻制212
十一、首饰制作工艺213
第四节 中药炮制215
一、炮制成药215
二、炮制行帮216
第五节 陶瓷工艺219
一、陶瓷工艺地域表现219
二、山东齐村陶瓷生产民俗228
第四章 人生礼仪民俗233
第一节 育诞民俗233
一、祈子之俗233
二、怀孕俗信城乡有别237
三、产前准备238
四、产俗多禁忌240
五、产婆接生242
六、三朝洗三243
七、满月剃头247
八、百日礼250
九、寄寓不同希望的抓周251
十、拜干亲254
十一、寄名神佛258
十二、圆锁礼259
十三、治水痘、麻疹260
十四、成年礼261
第二节 婚姻民俗267
一、婚姻自主风气兴起267
二、城镇婚礼程式趋简270
三、文明婚礼流行273
四、集体婚礼出现278
五、旧式婚礼占据农村舞台281
六、继续炫耀嫁妆286
七、抢婚仍有余风289
八、交换婚、童养婚、入赘婚和典妻婚291
九、“自梳女”与“不落夫家”294
十、离婚渐趋自由296
十一、冥婚旧俗的延续299
第三节 丧葬民俗299
一、传统丧礼仍是主流300
二、丧葬礼俗趋向改良305
三、公墓制度的试行307
四、国葬308
五、追悼会始行于世310
第五章 民国西式礼俗313
第一节 西式日常礼俗313
一、日常礼节313
二、一般礼节316
第二节 西式饮食与服饰礼俗320
一、西餐礼仪的输入320
二、西服穿着礼仪327
第三节 西式访问礼仪330
第六章 岁时节日民俗337
第一节 新式节日的产生338
一、元旦及各种纪念日338
二、中上层社会有了星期日340
第二节 传统节日民俗340
一、传统元旦变为现代春节340
二、传统节日的革新342
三、过年祭灶与端午辟邪345
四、应节食品依旧349
第七章 社会民俗351
第一节 家族民俗351
一、家庭制度变迁352
二、宗族正在离散353
三、修谱从宽354
四、族规族训并未失去约束力355
第二节 乡里民俗357
一、邻里互助成风357
二、结义拜亲流行360
三、村规民约360
四、村落治安362
五、村落信仰组织364
第三节 社交礼节367
一、倡导新式礼制367
二、民间以茶为礼369
第四节 书信应答礼俗372
一、一般书信格式372
二、家书类书信383
三、庆贺、慰唁类书信388
四、请托、荐举类书信393
五、问候酬答类书信397
六、商务类书信401
七、其他种类的书信406
第五节 教育民俗409
一、奖勉子女读书409
二、入学仍需开蒙412
三、行入学礼413
四、口传教育流行416
五、民间教育组织发挥作用425
第六节 社会陋俗428
一、民间黑社会428
二、烟毒泛滥430
三、赌博盛行433
四、淫业兴盛435
五、匪患丛生438
第八章 民间戏曲艺术441
第一节 地方戏的发展与勃兴441
第二节 民俗转型中的戏曲演出446
第三节 新近形成的大剧种之发展450
一、黄梅戏450
二、越剧452
三、评剧454
第九章 民间娱乐民俗457
第一节 节庆中的娱乐民俗457
第二节 具有迷信、赌博性质的娱乐民俗473
第三节 乡村娱乐民俗485
一、文体消闲活动485
二、劳动中的歌唱501
三、逛庙会502
第四节 城市娱乐民俗506
一、城市戏曲娱乐的种类506
二、城市戏曲娱乐表演的空间514
三、新兴的娱乐样式518
第五节 少儿娱乐民俗525
第十章 信仰民俗539
第一节 神灵信仰在城市遭抵制540
第二节 俗神崇拜风头不减542
一、俗神种类繁多542
二、家庭内部的祭祀活动545
第三节 迷信活动继续蔓延550
一、扶乩迷信抬头550
二、墓地选址讲究风水552
第四节 禁忌习俗仍然流行554
一、对鼠的忌讳554
二、对雷雨的禁忌556
三、孕妇保胎禁忌557
第五节 外来宗教信仰输入559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生活民俗563
第一节 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563
一、华北地区蒙古族的服饰民俗563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564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56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573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573
二、华北地区蒙古族的饮食民俗574
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574
四、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578
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民俗580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582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582
二、华北地区蒙古族的居住民俗583
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584
四、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586
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586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出行民俗588
一、东北、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出行民俗588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出行民俗589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娱乐民俗591
一、蒙古族的娱乐民俗591
二、藏族的娱乐民俗594
三、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娱乐民俗603
四、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娱乐民俗606
第六节 少数民族的礼仪民俗617
一、藏族的礼俗617
二、蒙古族的礼俗623
三、苗族的礼俗626
四、满族的礼俗634
五、土家族的葬礼636
参考文献641
后记645
跋&萧放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