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成功的秘密 标准转型与标准运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双桂,陈建明,王俊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384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成功的秘密 标准转型与标准运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篇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一、标准的概念1
二、标准的分类2
三、标准与技术法规5
第二节 标准与节约6
一、标准的节约定理6
二、管理节约和社会节约7
三、工业节约与知识复用8
四、主流设计和主流标准10
五、标准收敛11
六、标准收敛与网络效应12
第三节 标准与分工15
一、标准的互联定理15
二、协调类型和协调成本16
三、分工演化和标准化19
四、斯密分工与竞争困境20
五、科斯企业与市场边界23
六、哈耶克知识利用难题24
七、市场运转的三种机制25
第四节 标准与产权26
一、标准的解锁定理26
二、消费特性和产权匹配27
三、权利规模和专利丛林31
四、标准合作解除锁定34
第五节 标准与信号36
一、标准的信号定理36
二、合格评定系统36
三、技术规范体系39
四、合格评定三大趋势39
五、信号系统设计39
第六节 接口标准的性质41
一、标准形成技术壁垒41
二、标准促进产业发展41
三、标准塑造架构特权42
四、标准激化水平竞争42
第二章 运作篇43
第一节 稀缺技术的获取和保护43
一、标准在商业循环中的位置43
二、技术的商业模式44
三、企业的研发系统45
四、跨国企业的风险投资47
五、企业知识产权类型48
六、知识产权管理模式49
七、专利管理和专利组合50
八、后发崛起和专利攻防53
第二节 标准的专利55
一、标准的专利市场55
二、独占市场策略56
三、产业共识策略57
四、机构认证策略58
五、王牌榨取策略59
六、策略选择总结61
第三节 标准的许可61
一、标准的版权管理61
二、标准的标志管理62
三、标准的专利许可63
四、标准的定价问题66
第四节 标准的生产67
一、标准设定组织68
二、标准决策机制68
三、选择标准组织和确定标准内容70
四、标准和专利的关系71
五、建立和管理专利池73
六、标准和专利池案例75
第五节 标准的推广77
一、标准推广组织78
二、标准营销与沟通78
三、预期管理和翻牌心理79
四、标准市场联盟80
五、标准分化策略81
第六节 标准的产品化81
一、标准的兼容问题81
二、互补性标准捆绑82
三、竞争性标准捆绑83
四、组件标准进入市场84
五、平台组件竞争与后发企业崛起85
第七节 标准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协调86
一、标准设定过程五个角色86
二、业务战略和标准战略协调88
三、标准运作的策略空间89
四、标准运作的收益和风险90
五、标准的二重特性和新标准观91
第三章 案例篇92
第一节 标准成功的常规方法92
一、通信系统市场92
二、标准设定的指导原则94
三、标准设定程序和协商94
四、建立标准完整体系95
五、明确标准市场定位96
六、多企业参与和投入97
七、政府大力支持98
八、市场推广措施99
九、欧盟TETRA标准成功经验100
第二节 标准成功的非常规方法101
一、创新和制度成就高通101
二、高通公司的专利组合103
三、标准推广和市场推广104
四、高通公司CDMA标准成功经验105
第三节 标准设定和产业发展105
一、前蜂窝移动通信106
二、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107
三、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109
四、第二代标准竞争策略111
五、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114
六、第三代标准竞争策略114
七、美国典范与欧洲典范116
第四节 标准竞争和权力分配118
一、系统产业的权利分配118
二、开放与封闭的竞争119
三、IBM的开放体系对APPLE的封闭体系121
四、WINTEL的开放体系对IBM的封闭体系121
五、AMD的开放体系对INTEL的封闭体系123
六、开放体系的优势和劣势125
七、技术控制的边界126
八、系统产业竞争策略总结128
第四章 管制篇130
第一节 全球标准范式转型130
一、全球标准范式的转变130
二、标准协定和技术壁垒133
三、国际标准组织136
四、全球标准体系发展趋势141
五、全球标准三种秩序143
第二节 国家标准战略调整145
一、美国标准体制与战略145
二、日本标准体制与战略148
三、欧盟标准体制与战略151
四、德国标准体制与战略152
五、澳大利亚标准体制与战略154
六、加拿大标准体制与战略156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选择158
一、国际知识产权制度158
二、美国和日本的知识产权政策160
三、知识产权后发选择164
四、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166
五、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公司的商业战略168
第四节 标准设定和反托拉斯171
一、知识产权反托拉斯指南171
二、标准设定与反托拉斯审查173
三、美国专利池诉讼历史174
第五章 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之路179
第一节 民营高科技产业危机179
一、民营高科技发展三阶段179
二、全球化的分工链条180
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错误思路181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误区181
二、市场换技术的误区183
三、全球资本和本地发展184
第三节 标准竞争实现崛起186
一、为何必须设定标准186
二、中国的优势与劣势187
三、企业如何设定标准187
四、政府如何发挥作用188
五、过渡解决办法189
第四节 立体竞争实现崛起189
一、分裂是最大的威胁190
二、美国的立体竞争190
三、立体竞争和单兵种作战191
四、立体竞争的全球商业191
第五节 制度竞争实现崛起192
一、企业微观制度192
二、市场中间组织193
三、宏观经济制度193
第六节 经由竞争达到融合194
参考文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