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249584.jpg)
- 齐晓安,杨韧主编;吉林省教育厅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32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导论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6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6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7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发展规律9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11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1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2
第二讲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6
一、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16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6
(二)社会经济形态18
(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19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21
(一)商品理论21
(二)货币理论28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6
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39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挑战,需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39
(二)在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40
(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重要意义43
第三讲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阶段45
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剩余价值生产4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45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46
(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和生产的方法49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54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55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56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62
(三)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和地租63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67
三、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68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68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73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75
第四讲 资本运行与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特点79
一、资本的循环和周转79
(一)资本的循环79
(二)资本周转83
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89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89
(二)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91
(三)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93
(四)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7
三、垄断资本的运行98
(一)私人垄断资本的运行98
(二)国家垄断资本的运行101
(三)国家垄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108
四、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110
(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110
(二)资本输出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扩展的主要形式111
(三)国际垄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实质114
第五讲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17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1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认识118
(二)我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认识12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24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24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依据125
(三)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128
(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33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37
(一)按劳分配及其在市场经济下的特点137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41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43
第六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7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147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147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48
(三)市场经济的功能150
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52
(一)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152
(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理论探索的成果154
(三)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需要15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15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15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5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58
第七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60
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60
(一)企业的含义及特征160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61
(三)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162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65
(一)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165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167
(三)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169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170
(一)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70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172
(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174
(四)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175
(五)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176
第八讲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77
一、市场体系特征及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177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及构成177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178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18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182
(一)一般商品市场182
(二)金融市场183
(三)劳动力市场184
(四)技术、信息市场185
(五)房地产市场186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87
(一)培育市场主体187
(二)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188
(三)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190
(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191
(五)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192
第九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体系195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95
(一)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195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方式和目标199
(一)宏观调控的方式199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20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203
(一)宏观调控的手段203
(二)宏观调控的政策205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8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涵义、内容、功能及意义208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2
(三)建立健全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214
第十讲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外开放218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18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涵义及内容218
(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原因223
(三)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26
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228
(一)经济全球化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228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233
(三)适应全球化趋势,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斗争237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240
(一)全面对外开放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240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43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45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和竞争250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交流与合作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250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摩擦和斗争252
(三)经济全球化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53
后记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