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2245964.jpg)
- 冯晓阳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30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美术-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界定与阐释1
1-1.美术教育1
1-2.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4
1-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6
2.研究的意义7
3.研究的方法与目的11
第二章 美术技艺的传承——建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前提与先行条件14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14
2.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中“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的批判17
第三章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的形成与历史变迁23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一:教化与共性的培养23
1-1.“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的形成24
1-2.“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26
(1)古埃及——法老王“天赋威严在我”的体现与传达26
(2)古希腊——年青人的教化与“理想国”中的艺术审查29
(3)中世纪的欧洲——一切为了上帝34
(4)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明智的模仿”与一门可以通过固定法则教授的科学40
(5)法王路易十四时代及其以后的欧洲——美术学院内“共性的培养”49
(6)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美育即教化55
1-3.“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60
(1)先秦至两汉——“使民知神奸”与“物勒工名,以考其诚”60
(2)魏晋到隋唐——“成教化,助人伦”与“师资传授”62
(3)五代两宋——“院体”的确立与《营造法式》的颁布65
(4)元——宗教的兴盛与规范68
(5)明、清——“画之南北二宗”与“师古”之风69
(6)民国——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与鲁迅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72
(7)民国——徐悲鸿与他的“新七法”77
(8)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贯彻80
(9)建国之初至“文革”开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83
(10)“文革”时期——“三突出”与“主题先行”85
2.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二:表现与个性的发扬86
2-1.“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的形成87
2-2.“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98
(1)19、20世纪的欧洲——美术学院的变革与“个性”的胜利98
(2)19世纪的德国——福禄贝尔与他的“恩物和作业”105
(3)19世纪的英国——“任何压制儿童天性的行为都是在阻碍进化”107
(4)20世纪初的美国——一个时代的普遍信念与“儿童中心学校”109
(5)20世纪初的奥地利——齐泽克与他的“不干涉”理论110
(6)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和英国——罗恩菲德与赫伯·里德111
2-3.“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116
(1)宋——“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116
(2)元、明、清——从“聊以写胸中逸气”到“我自用我法”118
(3)民国——林风眠的“美育”实践120
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三:谋生与利益的实现124
3-1.“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的形成124
3-2.“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126
(1)古希腊、罗马——家庭手工作坊里的“子承父业”126
(2)中世纪盛期及其以后的欧洲——行会控制下的“职业培训”128
(3)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与工艺设计人才的培养131
(4)20世纪初的德国——国立包豪斯134
(5)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为了“创造力”的培养137
3-3.“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138
(1)先秦至隋唐——官府作场内的“百工”美术教育——“工之子恒为工”139
(2)唐、宋、元、明、清——民间画工教育——“口诀莫得知”与“粉本多宝蓄”139
(3)晚清——工艺美术教育的兴起——“欲以工艺敌各国”142
(4)民国——图案、工艺与手工教育——“手工,实利主义也”143
(5)建国之初至“文革”开始——工艺美术学院——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专门人才143
4.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之间的关联与互动145
第四章 新时期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与展望151
1.传统的延续151
2.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间的平衡153
3.建构与展望158
3-1.“积极的中庸之道”158
(1)“中庸之道”不是“折衷”之道159
(2)“执中无权,犹执一也”161
(3)“消极的中庸之道”与“积极的中庸之道”165
(4)“中庸之道”须有“中”168
3-2.展望170
结语173
主要参考书目176
后记180
图例索引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