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思想史集 第1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思想史集 第1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
  • 刘泽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06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思想史集 第1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与方法1

第一章 商代的政治思想1

一、商代的社会概况1

二、上帝和祖先崇拜与神权政治4

三、“余一人”和王权专制思想12

四、几个政治概念的出现14

五、结语16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18

第一节 西周的社会概况18

第二节 周公尊天崇祖,敬德保民思想21

一、周公旦辅政21

二、敬天思想和对殷代上帝观念的修正22

三、尊祖敬宗26

四、明德慎罚思想27

五、保民29

六、建业与守业30

七、结语31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的政冶思想31

一、《尚书*吕刑》关于刑的起源与用刑原则的理论32

二、祭公谋父论德与兵34

三、邵公论弥谤35

四、芮良夫论王不可专利36

五、虢文公论民之大事在农37

六、伯阳父论“和”、“同”38

第四节 西周后期讥讽诗的政治意义39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44

第一节 春秋时期社会概况44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状况44

二、政治形势发展的特点46

三、政治制度的变化47

四、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48

第二节 春秋时期政治思潮综述50

一、对“民”的种种认识51

二、关于对君主、圣王的诸种认识56

三、关于天人关系与政治60

四、关于礼、法、刑、政的诸种观点63

五、关于君主专制的种种认识71

六、关于用人的几种主张75

七、关于忠孝78

八、关于仁80

九、华夷之论82

第三节 几个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84

一、管仲的修旧与改良思想84

二、晏婴的社稷重于君主说与“和同”论87

三、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90

四、叔向反对变法的守旧思想93

五、范蠡的持盈、定倾、节事论94

第四节 《洪范》的政治思想95

第四章 春秋末和战国社会概况98

第一节 战国七雄的建立和各国的变法运动98

第二节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01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各阶级104

第四节 政治制度和赋税徭役制度109

第五节 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统一六国114

第六节 百家争鸣115

第五章 法家以法、势、术为中心的政治思想120

第一节 法家概述120

第二节 李悝的变法与法治思想125

第三节 慎到的势、法、术思想128

一、慎到及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128

二、贵势与天子为天下说129

三、尚法贵公论131

四、“尚法不尚贤”与“君无事臣有事”的驭臣之术136

五、结语138

第四节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139

第五节 《商君书》的耕战和法治思想144

一、商鞅与《商君书》144

二、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146

三、耕战思想149

四、法治思想153

五、结语159

第六节 《管子》中法家派的法治思想161

一、《管子》中法家派著作161

二、立法的理论基础162

三、法的定义与法的规定性168

四、论君主、权势与君臣关系175

五、关于国家体制的设想183

六、经济与政治184

七、论兵与政治189

八、结语190

第七节 韩非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191

一、韩非与《韩非子》191

二、韩非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192

三、君利中心论197

四、势、法、术与君主绝对专制主义199

五、制抑重臣206

六、经济政策208

七、言轨于法,以吏为师,禁绝百家210

八、结语213

第六章 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214

第一节 儒家概述214

第二节 孔子以礼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221

一、孔子的身世和基本政治倾向221

二、礼治与正名223

三、仁——由己及人的政治主张229

四、富民足君234

五、先德后刑236

六、人治和举贤才238

七、结语:边际平衡思想240

第三节 《中庸》、《大学》的修身治国思想245

一、关于修身之道246

二、修身治国平天下249

第四节 孟子的仁政思想252

一、人性善说和伦理思想253

二、人性分析和等级论257

三、仁政说262

四、论君臣264

五、义利关系与得民之道269

六、王道、霸道与统一271

七、结语272

第五节 荀子的礼治思想273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性恶论及对性的改造273

二、礼治、法治和人治278

三、道义分析和对政治的品分282

四、论君臣285

五、富国富民主张292

六、论王、霸以及强、安、危、亡293

七、结语295

第六节 《易传》的应变政治思想296

一、《易传》及其政治思想的特点296

二、社会结构本于自然说297

三、应变政治299

四、论政策原则和道德302

第七节 《周礼》中的国家体制思想306

一、《周礼》一书及其政治思想意义306

二、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307

三、关于国家机构的设计与礼刑职能309

四、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以及赋税和徭役问题313

五、结语317

第七章 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318

第一节 道家概述318

第二节 《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324

一、老子与《老子》324

二、道与政治325

三、无为政治329

四、弱用之术338

五、小国寡民说345

六、结语346

第三节 杨朱的贵己及其童子牧羊式的政治主张346

第四节 《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351

一、庄子和《庄子》351

二、人性自然说与回到自然中去的主张352

三、对桎梏人自然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的批判359

四、政治主张与理想社会367

五、结语375

第五节 《管子》中道家派的政治思想376

一、《管子》中的道家著作376

二、顺天从人的政治原则377

三、气和心平治天下378

四、道、义、礼、法的统一379

五、君主无为静因之术381

第六节 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黄老政治思想383

一、黄帝与诸子以及古佚书的黄老思想384

二、顺天合人与循理用当原则387

三、法断与审形名391

四、文武、德刑,刚柔并用之术394

五、用战争取天下395

六、结语397

第八章 墨子的兼爱论与绝对尚同的专制主义398

一、墨子、墨家学派和《墨子》398

二、刑政、政长的起源和社会政治的基本矛盾399

三、兼相爱、交相利说403

四、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406

五、尚贤说410

六、节 用说413

七、非攻说414

八、结语416

第九章 《管子》“轻重”篇的商业治国理论418

一、关于《管子》中的“轻重”篇418

二、以“轻重”治国说419

三、关于市场规律的认识与理论422

四、垄断货币和主要商品425

五、操纵市场,从中取利427

六、以经济实力为基础解决社会各种矛盾430

七、结语432

第十章 阴阳家以天人配合为特征的程式化政治思想434

一、阴阳、五行说概述434

二、《管子》中阴阳家的政治思想436

三、邹衍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循环理论440

四、《月令》天人相应的政治程式化理论442

五、结语444

第十一章 《吕氏春秋》兼收并蓄的政治思想445

一、吕不韦和《吕氏春秋》445

二、关于政治法自然和随时变的思想448

三、关于君臣的论述451

四、关于对民的态度与理论455

五、关于无为政治思想457

六、关于义兵与统一天下的思想459

七、结语460

附言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