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2242989.jpg)
- 王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6700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什么是“文学理论”1
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3
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5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8
第二章 文学观念9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9
文学的文化属性10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16
文学的文化价值20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23
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23
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25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28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30
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31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34
文本与作品37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39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39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41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45
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47
文学的起源47
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54
文学自身的演变6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64
第三章 文学创作66
第一节 创作过程66
艺术积累67
艺术构思71
艺术表现77
第二节 创作原则85
真实性86
概括性91
想象性95
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101
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102
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108
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112
布局的原则112
表现手法116
语言的要求124
语言的技巧13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134
第四章 文学形象136
第一节 文学意象136
文学意象的界定136
文学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40
第二节 文学意境151
文学意境的来龙去脉151
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153
文学意境的分类160
第三节 文学典型163
典型理论的发展163
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165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71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174
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175
第一节 叙事题材175
故事与情节176
情节的构成179
第二节 叙述方式185
作者与叙述者185
叙述视角188
叙述时间194
第三节 叙述模式199
情节模式199
心理事件模式202
象征模式206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211
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212
第一节 抒情的现实依据213
情感经验213
多种动机219
作者与抒情主人公223
第二节 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225
抒情话语225
抒情方式232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244
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245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含义245
风格的内涵和构成245
风格的形成和发展249
风格的创造与体现254
风格的特点257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命名259
我国古代风格命名概述259
西方关于艺术风格的观点264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不同视野267
时代风格267
民族风格268
地域风格270
流派风格272
第四节 文学流派272
文学流派的概念272
文学流派的形成与类型274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276
第八章 文学类型277
第一节 文学体裁277
体裁的分类277
诗歌285
散文290
小说294
戏剧文学299
影视文学304
第二节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308
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310
文学的两翼314
第三节 翻译文学与母语文学319
翻译文学与母语文学的相互为用319
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学321
翻译是一门艺术322
第四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325
民间文学的特征与价值325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332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343
第九章 儿童文学344
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述344
儿童文学的发生344
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347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独特需求350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354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354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357
儿童文学的趣味性359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分类及分类的目的362
儿童文学的分类363
儿童文学分类的目的363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369
第十章 文学阅读370
第一节 阅读目的374
审美需要375
求知需要378
评价需要380
第二节 阅读身份381
阅读心态381
阅读立场389
第三节 阅读活动393
阅读与修辞394
理解与误读400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407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408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意义408
文学批评的性质408
文学批评的意义411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413
文学批评的原则413
文学批评的方法416
第三节 文学批评家419
文学批评家的职责421
文学批评家的态度422
文学批评家的修养424
名词解释与思考题427
主要参考书目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