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牙周病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牙周病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239346.jpg)
- 孟焕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9610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牙周病-诊疗-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牙周病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1
第二节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2
第三节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4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6
第一节 牙龈6
一、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6
二、正常牙龈的组织学8
第二节 牙周膜13
一、牙周膜纤维13
二、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15
第三节 牙骨质15
一、牙骨质的结构15
二、釉牙骨质界16
三、牙骨质的吸收和修复16
第四节 牙槽骨17
第五节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18
第六节 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19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20
第一节 牙周病的分类20
一、分类的原则和发展20
二、1999年新分类的简介20
第二节 牙周病的流行情况23
第三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26
第四节 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8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32
第一节 概述32
一、口腔正常菌群32
二、牙周生态系33
三、牙周病的致病因子34
四、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35
第二节 牙菌斑生物膜35
一、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35
二、牙菌斑生物膜的分类39
三、牙菌斑生物膜的生态学41
四、菌斑致病的学说43
五、日益受关注的病毒研究45
第三节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47
一、牙周微生物在牙周病发病中的直接作用47
二、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在牙周病发病中的间接作用51
第四节 牙周致病菌51
一、牙周致病菌的概念51
二、识别牙周致病菌的标准51
三、牙周致病菌与疾病的关系52
四、重要的牙周致病菌53
第五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全身促进因素61
第一节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61
一、上皮屏障61
二、吞噬细胞61
三、龈沟液62
四、唾液64
第二节 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65
一、先天性免疫反应66
二、获得性免疫反应68
第三节 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69
一、牙周炎的组织破坏70
二、牙周炎的愈合过程72
第四节 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73
一、遗传因素74
二、性激素77
三、吸烟77
四、有关的系统病78
第六章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83
第一节 牙石83
一、概念83
二、形成和矿化84
三、成分和结构85
四、致病作用85
第二节 解剖因素86
一、牙解剖因素86
二、骨开裂或骨开窗88
三、膜龈异常88
第三节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畸形89
第四节 其他诱病因素90
一、充填体悬突90
二、修复体的设计90
三、修复体材料91
四、正畸治疗91
第五节 ?创伤92
一、概念92
二、造成创伤的因素93
三、病理改变93
四、?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94
第六节 食物嵌塞95
一、概念95
二、食物嵌塞的方式96
第七节 不良习惯97
第八节 牙面着色98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100
第一节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100
一、临床病理100
二、临床表现103
第二节 牙周袋的形成105
一、牙周袋形成的机制105
二、牙周袋的病理106
三、牙周袋的类型108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109
一、牙槽骨吸收的机制109
二、牙槽骨吸收的病理110
三、牙槽骨破坏的形式111
四、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113
第四节 牙松动和移位113
一、牙松动113
二、牙的病理性移位114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115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117
第一节 病史收集117
一、系统病史117
二、口腔病史117
三、牙周病史118
四、家族史118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118
一、口腔卫生状况118
二、牙龈状况119
三、牙周探诊122
四、牙的松动度124
第三节 ?与咬合功能的检查125
一、?的检查125
二、早接触的检查125
三、?干扰的检查125
四、?检查的方法步骤125
五、?创伤的临床指征126
六、食物嵌塞的检查127
第四节 X线片检查127
一、正常牙周组织的X线像127
二、牙周炎时的X线像127
第五节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书写要求129
第六节 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130
一、微生物学检查131
二、压力敏感探针133
三、X线片数字减影技术133
四、牙动度仪134
五、?力计134
六、龈沟液检查134
七、基因检测135
八、危险因素的评估135
第九章 牙龈病137
第一节 慢性龈炎137
第二节 青春期龈炎141
第三节 妊娠期龈炎141
第四节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144
第五节 药物性牙龈增生145
第六节 牙龈纤维瘤病147
第七节 牙龈瘤148
第八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149
第九节 急性龈乳头炎152
第十节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153
第十章 牙周炎155
第一节 慢性牙周炎156
第二节 侵袭性牙周炎160
一、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161
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165
第三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167
一、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67
二、Down综合征169
三、家族性和周期性白细胞缺乏症170
四、粒细胞缺乏症170
五、白细胞功能异常171
六、糖尿病172
七、艾滋病172
第十一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175
第一节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75
第二节 根分叉病变180
第三节 牙周脓肿184
第四节 牙龈退缩186
第五节 牙根敏感及根面龋187
第十二章 牙周医学189
第一节 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190
一、口腔病灶感染学说190
二、牙周医学的兴起190
三、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和健康的关系191
四、牙周炎影响全身疾病的可能机制194
第二节 伴全身疾病患者的牙周治疗195
一、糖尿病196
二、心血管疾病196
三、凝血机制异常者197
四、传染性疾病197
五、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197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199
第一节 牙周病的预后199
一、牙龈病的预后199
二、牙周炎的预后200
第二节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202
一、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203
二、治疗程序203
第三节 牙周治疗中应控制医院内感染205
第十四章 牙周基础治疗208
第一节 菌斑控制208
一、显示菌斑的方法208
二、菌斑控制的方法209
三、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212
第二节 洁治术213
一、适应证213
二、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术和刮治术213
三、手用器械洁治术217
第三节 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218
一、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器械218
二、操作要点220
第四节 基础治疗的效果与组织愈合221
一、龈上菌斑控制的效果221
二、洁治术的效果221
三、根面平整术的效果221
第五节 ?治疗222
一、创伤性?的治疗223
二、食物嵌塞的?治疗226
第六节 松牙固定术227
一、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228
二、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原理228
三、夹板的种类228
第十五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232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232
一、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种类及目的232
二、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233
第二节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234
一、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234
二、调节宿主防御反应的药物治疗237
第三节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239
一、含漱药物239
二、涂布消炎收敛药物240
三、冲洗用药物240
四、缓释及控释抗菌药物241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244
第一节 总论244
一、牙周手术的发展简史244
二、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245
第二节 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247
一、适应证247
二、非适应证247
三、手术方法247
四、术后的组织愈合249
第三节 翻瓣术249
一、切口的设计250
二、龈瓣的种类252
三、刮治和根面平整253
四、龈瓣的复位253
五、缝合254
六、牙周塞治257
七、术后护理258
八、术后的组织愈合259
第四节 磨牙远中楔形瓣切除术261
一、适应证261
二、手术方法261
第五节 切除性骨手术262
一、适应证262
二、手术方法263
第六节 再生性手术264
一、牙周植骨术或骨替代品的植入术264
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266
三、对新附着和牙槽骨再生的评价269
第七节 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269
一、根分叉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270
二、截根术270
三、分根术272
四、牙半切除术272
第八节 牙冠延长术273
一、适应证273
二、禁忌证274
三、手术方法274
四、术后修复的时机275
第九节 膜龈手术275
一、游离龈移植术275
二、侧向转位瓣术277
三、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278
四、系带修整术280
第十七章 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282
第一节 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282
第二节 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283
第十八章 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289
第一节 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290
一、修复学治疗的时机及前提290
二、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要求290
第二节 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292
一、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的适应证292
二、正畸治疗的时机293
三、正畸对牙周组织的影响293
四、防止对牙周组织的伤害294
第十九章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296
第一节 种植体周围组织296
一、种植体-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界面296
二、种植体-骨界面297
三、种植体周围组织与牙周组织的比较298
第二节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298
一、病因299
二、临床表现300
三、治疗302
四、预防和疗效维持303
索引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