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平、效率与社会和谐 从“成都模式”看城市再开发的利益整合与政府责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平、效率与社会和谐 从“成都模式”看城市再开发的利益整合与政府责任](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235462.jpg)
- 成都市房产住宅科学研究所,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125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成都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平、效率与社会和谐 从“成都模式”看城市再开发的利益整合与政府责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成都模式”的实践原型与科学界定1
一、“成都模式”的实践原型1
二、“成都模式”的科学界定3
第二节 “成都模式”的社会历史背景8
一、成都演变史:不断再开发8
二、成都的战略机遇与严重挑战13
三、城市再开发:成都迈向现代化的必修课18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原创性与编写体例22
一、研究思路22
二、本书的创新性25
三、表述思路与内容结构30
第一章 城市再开发及其主要利益关系35
第一节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再开发35
一、城市35
二、城市化36
三、城市再开发40
第二节 城市再开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与作用42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42
二、我国城市化的挑战与误区45
三、城市再开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49
第三节 城市再开发改变原有利益格局54
一、城市再开发的理论前提54
二、城市再开发加速利益关系的变化56
三、城市再开发的本质59
第四节 城市再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62
一、经济可行性:城市再开发的基本条件62
二、利益主体的价值认同:城市再开发的社会条件64
三、“拆迁矛盾”:城市再开发的“拦路虎”68
第二章 “成都模式”的基本机制73
第一节 “经营城市”与“成都模式”73
一、经营城市73
二、经营城市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点76
三、来自“经营城市”的启迪79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市场化运作81
一、市场化运作的概念和特点81
二、市场化运作的主要内容84
三、市场化运作带来的硕果87
第三节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政府主导90
一、政府主导及其角色定位90
二、政府主导的主要内容94
三、实现政府主导的主要途径98
第四节 制度需求与制度创新101
一、制度与制度均衡102
二、城市再开发的制度需求104
三、制度供应:政府的特殊作用106
第三章 拆迁补偿安置:维护拆迁当事人与公共利益的和谐111
第一节 城市房屋拆迁及其法律制度111
一、城市房屋拆迁与拆迁关系111
二、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112
三、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119
第二节 “拆迁矛盾”的形成机制与消除机制121
一、“拆迁矛盾”的形成机制121
二、怎样正确看待“拆迁矛盾”125
第三节 “以人为本”:完善拆迁制度128
一、关于规范拆迁补偿的制度128
二、关于弱势群体行政救助的制度133
三、保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创新137
第四节 维护公共利益和被拆迁户利益的和谐均衡141
一、保护被拆迁户利益是政府职责141
二、政府监管职能制度化:消除“拆迁矛盾”的基础144
三、依法理顺拆迁关系145
第四章 土地运作:维护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的和谐148
第一节 城市土地与城市土地制度148
一、城市土地及其社会属性148
二、城市土地制度150
三、我国城市土地权利(力)配置的特点152
第二节 授权业主制:实现“双赢”的“金点子”155
一、授权业主制的概念与性质155
二、授权业主制的运作机制158
三、“净地出让”:授权业主制的操作原则162
第三节 成都土地运作模式得绩效163
一、成都土地运行模式的综合特色163
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167
三、优化土地配置172
第四节 政府在城市土地运作中的特殊作用176
一、加强城市空间管理176
二、授权业主制对政府调控土地行为的影响179
三、对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割181
第五章 保护文化资源:维护城市历史与现代建设的和谐184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及其保护制度184
一、人类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共识184
二、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与实践186
三、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与典型模式191
第二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成都肩负的重任195
一、成都的文化财富195
二、成都在城市再开发中保护历史文化的基本思路197
三、成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主要经验199
第三节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建立成都整体营销战略203
一、确立成都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整体价值203
二、“东方伊甸园”——当代成都新名片205
三、关于成都树立城市文化品牌的再思考207
第四节 历史文化:城市再开发的灵魂211
一、保护历史文化,就是保护未来211
二、文化资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214
第六章 保护环境:维护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219
第一节 保护城市环境:人类的共识219
一、城市环境及其特殊性219
二、保护城市环境是人类的共识221
三、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及其法律制度227
第二节 成都:一座环境优美的最佳人居城市233
一、成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33
二、历史上最佳人居城市之一235
三、“因水而兴”的世界名城236
第三节 保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城市建设新任务239
一、沙河综合整治:再创城市辉煌239
二、城市再开发进程中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41
三、城市环境管理常抓不懈244
第四节 维护人与环境的和谐:任重而道远248
一、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48
二、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251
三、加快城市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253
第七章 利益整合:利益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256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利益驱动256
一、利益:平等主体的行为动力256
二、利益主体及其主要类型259
三、利益关系模式的转型264
第二节 城市再开发的利益主体与利益博弈266
一、城市再开发的主要利益主体266
二、两种理性人的利益博弈271
三、利益博弈模型的拓宽275
第三节 化解利益矛盾:政府的特殊责任278
一、“市场不能”:政府调节利益矛盾的客观要求278
二、公权干预:政府整合利益关系的特殊功能281
三、以“成都模式”为例:政府整合利益的特殊手段285
第四节 整合利益的基本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互补288
一、两种秩序的合力288
二、政府干预的着重点290
三、政府干预的基本原则292
第八章 私权入宪: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对峙与协调295
第一节 私权入宪295
一、公权与私权295
二、宪法修正297
三、私权入宪的影响300
第二节 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302
一、从绝对权利走向相对权利302
二、社会本位:走出逻辑死锁304
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与相关宪法规范309
一、《拆迁条例》是否违宪309
二、关于政府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问题313
三、补课:在保证私权的基础上行使公权318
第四节 征收征用法制化:完善公、私权的协调机制321
一、征收征用的理论溯源321
二、征收征用的对象、范围和目的324
三、征收征用的程序规范329
第九章 公平与效率:社会和谐的两个轮子333
第一节 关于公平、效率关系的认识历程333
一、几种典型思想333
二、关于公平、效率科学内涵再认识338
三、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341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维护社会和谐的两个轮子343
一、维护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343
二、政府的价值取向346
三、政府的特殊责任350
第三节 以创新来实现双赢:政府的最优选择353
一、创新:走出两难困境的法宝353
二、创新失缺:苏联的惨痛教训357
三、创新:“成都模式”的核心“秘密”361
第四节 “成都模式”的拓宽363
一、土地、居住权与建房模式363
二、个人集资建房:“笑话”还是“大势所趋”364
三、政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