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管理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57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管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篇3
第1章 导论3
1.1 网络与网络管理3
1.1.1 网络技术的发展3
1.1.2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4
1.1.3 网络管理的目标4
1.1.4 网络管理的方式6
1.2 网络管理基础理论与技术6
1.2.1 网络性能分析理论6
1.2.2 网络的可靠性理论7
1.2.3 网络优化理论8
1.2.4 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9
1.2.5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10
1.2.6 数据库技术11
1.2.7 计算机仿真技术13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14
1.3.1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14
1.3.2 管理信息通信协议15
1.3.3 管理信息模型16
1.3.4 网络管理功能16
1.3.5 业务量控制17
1.3.6 路由选择18
1.3.7 网络自愈19
1.3.8 网络信息安全19
1.3.9 智能化网络管理20
上篇 网络管理模型25
第2章 OSI系统管理模型2.1 OSI系统管理体系结构25
2.1.1 OSI系统管理体系结构25
2.1.2 Agent的支持服务27
2.2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29
2.2.1 管理信息通信29
2.2.2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CMIS)29
2.2.3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33
2.3 管理信息模型36
2.3.1 管理信息模型36
2.3.2 被管对象类37
2.3.3 属性39
2.3.4 管理操作39
2.3.5 通报41
2.3.6 行为41
2.3.7 包41
2.3.8 被管对象的命名42
2.3.9 兼容性与同质异构45
2.3.10 OSI的管理信息结构标准46
2.4 被管对象定义法47
2.4.1 GDMO简介47
2.4.2 模板(templates)49
2.4.3 模板说明50
2.5 对象描述语言60
2.5.1 ASN.160
2.5.2 模板meta语言63
2.6 被管对象定义例64
2.6.1 模板的利用64
2.6.2 被管对象定义例64
第3章 电信管理网74
3.1 新型电信网管理体系结构的要求74
3.1.1 需要改进的管理方法74
3.1.2 新型管理体系结构的要求75
3.2 TMN概要76
3.2.1 TMN的基本概念76
3.2.2 TMN的应用77
3.3 TMN功能体系结构78
3.3.1 TMN功能块79
3.3.2 TMN功能成分80
3.3.3 TMN参考点81
3.3.4 TMN的数据通信功能83
3.3.5 TMN参考模型84
3.4 TMN信息体系结构85
3.4.1 面向对象的方法85
3.4.2 Manager与Agent85
3.4.3 共享的管理知识(SMK)86
3.4.4 逻辑分层结构87
3.5 TMN物理体系结构88
3.5.1 TMN的物理元素89
3.5.2 TMN标准接口91
3.5.3 功能配置和物理配置93
3.5.4 通信功能的实现93
3.6 TMN设计95
3.6.1 TMN设计策略95
3.6.2 有关概念及术语95
3.6.3 基于EOC的TMN97
第4章 SNMP网络管理模型103
4.1 SNMP的发展历史103
4.2 SNMP体系结构105
4.2.1 基本体系结构105
4.2.2 三级体系结构106
4.2.3 多Manager体系结构108
4.3 SNMP管理信息模型108
4.3.1 管理信息结构108
4.3.2 编码116
4.3.3 MIB-Ⅱ117
4.4 SNMP通信模型126
4.4.1 服务功能126
4.4.2 对象访问策略127
4.4.3 实例标识128
4.4.4 SNMP消息129
4.4.5 SNMP的操作131
4.4.6 SNMP MIB组133
4.4.7 传输层的支持135
第5章 SNMP模型的发展138
5.1 SNMPv2138
5.1.1 SNMPv2对SNMPv1的改进138
5.1.2 SNMPv2网络管理框架139
5.1.3 SMIv2140
5.1.4 协议操作147
5.1.5 SNMPv2 MIB151
5.1.6 对符合SNMPv2的陈述153
5.2 SNMPv3154
5.2.1 SNMP体系结构154
5.2.2 SNMPv3的应用164
5.2.3 安全子系统167
5.2.4 访问控制子系统175
5.3 RMON178
5.3.1 基本概念178
5.3.2 RMON MIB180
5.3.3 RMON1181
5.3.4 RMON2192
第6章 新型网络管理模型196
6.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196
6.1.1 基本概念196
6.1.2 两种实现方案197
6.1.3 关键技术198
6.1.4 WBM的安全性199
6.1.5 WBM的标准199
6.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200
6.2.1 CORBA的基本概念200
6.2.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201
6.2.3 CORBA与TMN的结合202
6.3 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203
6.3.1 主动网的基本概念203
6.3.2 委派管理模型203
6.3.3 移动代理模型204
6.4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206
6.4.1 概述206
6.4.2 文档描述206
6.4.3 逻辑结构207
6.4.4 物理结构208
6.4.5 XML的标记法及符号定义209
6.4.6 XML应用实例——基于DTD及XML Schema的XML文档212
6.5 NETCONF协议214
6.5.1 概述214
6.5.2 对传送协议的要求216
6.5.3 RPC模型217
6.5.4 子树过滤(Subtree Filtering)218
6.5.5 操作223
下篇 网络管理功能及其关键技术第7章 OSI网络管理功能7.1 概述237
7.2 配置管理239
7.2.1 资源清单管理功能239
7.2.2 资源提供功能240
7.2.3 业务提供功能241
7.2.4 网络拓扑服务功能242
7.3 性能管理244
7.3.1 网络性能指标245
7.3.2 性能监测功能246
7.3.3 性能分析功能246
7.3.4 性能管理控制功能247
7.4 故障管理247
7.4.1 告警监测功能248
7.4.2 故障定位功能248
7.4.3 电路测试功能249
7.4.4 业务恢复功能249
7.5 安全管理249
7.5.1 风险分析功能250
7.5.2 安全服务功能251
7.5.3 告警、日志和报告功能252
7.5.4 网络管理系统的保护功能253
7.6 计费管理253
7.6.1 费率管理功能253
7.6.2 账单管理功能253
第8章 业务量控制技术256
8.1 基本概念256
8.1.1 网络拥塞256
8.1.2 拥塞的扩散257
8.1.3 业务量控制258
8.2 电路转接网络的业务量控制258
8.2.1 一般原则258
8.2.2 控制方法259
8.3 分组转接网络的拥塞控制260
8.3.1 基本概念260
8.3.2 控制方法262
8.4 ATM网络的业务量控制263
8.4.1 主要特点263
8.4.2 网络级控制——VP控制265
8.4.3 呼叫级控制——CAC266
8.4.4 信元级控制——UPC270
8.5 NGN及其业务量控制272
8.5.1 NGN的基本概念272
8.5.2 NGN的业务量控制274
8.5.3 RACF的应用275
第9章 路由选择技术278
9.1 基本概念278
9.1.1 路由选择278
9.1.2 路由选择的作用278
9.2 电路转接网络的路由选择279
9.2.1 我国电话交换网的路由结构279
9.2.2 动态路由选择控制280
9.3 分组转接网络的路由选择284
9.3.1 基本要求及方法类别284
9.3.2 静态策略284
9.3.3 动态策略285
9.4 IP网络的路由选择287
9.4.1 IP网络及其路由选择287
9.4.2 RIP协议288
9.4.3 OSPF协议289
9.4.4 EGP协议291
9.4.5 BGP协议292
第10章 网络自愈技术295
10.1 概述295
10.1.1 SDH光纤传输网络故障及自愈295
10.1.2 自愈体系296
10.1.3 故障恢复速度及备用容量效率296
10.2 自动保护切换(APS)297
10.2.1 APS的两种体系结构297
10.2.2 APS协议298
10.2.3 异径APS(APS/DP)298
10.3 自愈环298
10.3.1 自愈环(SHR)298
10.3.2 单向自愈环(U-SHR)300
10.3.3 双向自愈环(B-SHR)301
10.4 分布式故障恢复303
10.4.1 基本概念与术语303
10.4.2 可用的路由选择算法307
10.4.3 分布式恢复的性能测定309
10.4.4 DRA中的容量一致性问题310
10.4.5 分布式故障恢复算法(DRA)314
第11章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11.1 信息安全基础321
11.1.1 基本概念321
11.1.2 数据加密标准321
11.1.3 公开钥密码体制326
11.1.4 消息摘要328
11.1.5 ISO信息安全体系标准328
11.2 认证技术330
11.2.1 概述330
11.2.2 消息认证330
11.2.3 身份验证331
11.2.4 数字签名332
11.3 防火墙技术332
11.3.1 概述332
11.3.2 体系结构333
11.3.3 关键技术336
11.4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338
11.4.1 概述338
11.4.2 VPN的用法339
11.4.3 VPN的安全协议340
11.5 数字内容安全技术341
11.5.1 基本概念341
11.5.2 DRM技术341
11.5.3 CBF技术342
11.5.4 微支付技术343
第12章 智能化网络管理346
12.1 基于专家系统的网络管理346
12.1.1 概述346
12.1.2 网络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347
12.1.3 网络管理专家系统的应用348
12.2 基于智能Agent的网络管理350
12.2.1 Manager、Agent与智能Agent350
12.2.2 网络管理智能Agent(IANM)结构351
12.2.3 基于IANM的网络管理模型352
12.3 基于计算智能的宽带网络管理353
12.3.1 宽带网络管理与计算智能353
12.3.2 基于神经网络的CAC354
12.3.3 基于遗传算法的路由选择355
12.4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故障告警关联分析357
12.4.1 概述357
12.4.2 告警序列模式挖掘的相关定义358
12.4.3 告警序列模式挖掘算法359
缩略语363
参考文献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