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大价值理论正误 客观效用价值论之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克中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446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价值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大价值理论正误 客观效用价值论之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子:客观效用价值论概述3
第二章 亚当·斯密以前的劳动价值论12
一、古代的劳动价值论12
二、威廉·配第:首创劳动价值论18
三、洛克与坎蒂隆的二元价值说22
四、富兰克林等对配第的重复33
第三章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39
一、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其失误39
二、李嘉图误正了斯密53
三、劳动不变价值也不变论与实践的抵牾66
第四章 马尔萨斯的劳动价值论74
一、马尔萨斯认同斯密的价值构成三要素论74
二、马尔萨斯为斯密辩护84
第五章 约翰·穆勒的劳动价值论93
一、约翰·穆勒:混乱的价值概念93
二、劳动价值论的不自觉的叛离者98
三、附:评詹姆斯*穆勒的劳动价值论108
第六章 约·雷·麦克库洛赫和巴斯夏的劳动价值论111
一、麦克库洛赫泛化的劳动观111
二、相互矛盾的价值决定论116
三、附:麦氏精彩的财产安全论121
四、巴斯夏:别出心裁的劳务价值论124
第七章 解析劳动133
一、定义劳动133
二、脑体劳动的对立和统一143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一)147
一、马、恩最初的价值观: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147
二、转向劳动价值观:漫长的研究道路155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二)165
一、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理论165
二、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174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三)185
一、用简单平均数方法决定的价值185
二、用加权平均数方法决定的价值194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矛盾200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四)212
一、重提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理论问题212
二、关于剥削的理论223
三、重提等量资本与等量利润的理论问题238
四、工资与利润252
第十二章 客观效用价值论的提出260
一、尼古拉斯*巴尔本的价值论260
二、约翰·洛克等人的价值论267
三、让·巴蒂斯特·萨伊的价值论271
引言285
第十三章 戈森的享受递减理论287
一、戈森第一定律(1)287
二、戈森第一定律(2)299
三、戈森第二定律(1)306
四、戈森第二定律(2)322
第十四章 杰文斯的最的效用程度理论327
一、由客观滑向主观效用论327
二、边际效用学说的兴起:对真理的一个大验证?332
三、效用递减规律:一个没有任何根据的杜撰336
四、混乱的交换、价值观念346
第十五章 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论354
一、依据效用递减原理构造的财富、价值观354
二、欲望满足图表:空想出来的价值分配论365
三、缺乏历史观的交换观376
四、全盘皆错的价格理论383
第十六章 瓦尔拉斯的均衡价格理论392
一、无法纯粹的纯粹经济学392
二、交换价值:瓦尔拉斯的经济学对象400
三、均衡价格:立不住的价格理论414
四、附:莫名其妙的古诺的《财富的数学原理》427
第十七章 维塞尔、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439
一、维塞尔:另一种效用递减论439
二、正负效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冲突论446
三、庞巴维克:另一种意义的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454
四、边际效用决定价值459
五、马匹买卖:一个虚构的经典例子467
第十八章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477
一、混乱的财富定义和分类477
二、不能解释的关于价值的正确命题483
三、马歇尔的创新:在交换中说明效用递减487
四、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494
第十九章 论纸币(一)507
一、传统纸币理论令人困惑507
二、传统纸币发生论缺乏历史根据511
三、信用交换与信用凭证516
四、纸币滥觞辨520
五、飞钱卷——纸币的滥觞523
第二十章 论纸币(二)528
一、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528
二、纸币的本质534
三、现代纸币的发行依据539
四、传统纸币理论与西方纸币理论的迷误544
五、结论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