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安启,胡柱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0969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环境-文化-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古代环境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3
二、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主要特点9
三、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现代意义14
第一章 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哲学思想22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世界观23
一、先秦“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23
二、两汉“天人感应”论的神学化32
三、宋明“天人合一”论的成熟35
第二节 天人价值思想49
一、“三材”与“人为万物之灵”思想49
二、崇尚生命价值思想51
三、天地万物的自然价值53
第三节 儒家环境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62
一、儒家人文主义环境哲学思想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62
二、儒家环境哲学思想的特点66
三、儒家环境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历史局限性68
第二章 道家的环境哲学思想72
第一节 道家的天道观72
一、道家环境思想的基础——“道”生天地万物论73
二、道家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道通为一”“与天为一”思想81
第二节 道家的万物平等及人与自然和谐思想90
一、道家的平等思想90
二、道家的和谐思想94
第三节 道家“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思想99
一、老子“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思想99
二、庄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思想102
三、列子“不逆万物所好”思想和文子“勿挠勿撄,万物将自清”思想104
四、《吕氏春秋》“法天地”和“因性任物”思想107
五、《淮南子》“修(循)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思想109
六、魏晋玄学家崇尚“自然”思想110
第四节 道家环境哲学思想的特点114
一、儒、道环境哲学思想的异同114
二、道家环境思想与西方深层生态学的异同117
第三章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119
第一节 中国古代主要环境伦理思想119
一、“天人合德”思想120
二、“生即仁”的思想121
三、“仁民爱物”思想123
四、“民胞物与”思想126
五、“节用爱物”思想128
六、“少私寡欲”及“知足知止”思想131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主要环境伦理原则132
一、“成己成物”原则133
二、万物平等原则136
三、“泛爱”原则138
四、“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原则141
五、反对“暴殄天物”原则144
第三节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道德实践146
一、“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的传说和“三驱礼”传统146
二、不杀生、“放生”习俗148
三、反对奢侈,践行节俭151
四、反对过度开荒屯田和围湖造田的斗争实践156
五、植树造林与绿化城市道路的实践160
第四章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律164
第一节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规范164
一、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165
二、秦汉时期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171
三、隋唐时期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174
四、宋、元、明、清时期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175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诏令及措施183
一、关于保护鸟兽鱼虫的诏令及措施184
二、关于禁猎、限猎的诏令及措施186
三、关于禁屠的诏令189
四、关于禁贡珍禽异兽的诏令195
五、关于放生的诏令197
六、关于林木保护和植树的诏令及措施200
七、关于维护城市卫生的诏令及措施203
八、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诏令及措施205
第三节 中国古代环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历史沿革209
一、先秦时期环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形成210
二、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发展214
三、隋、唐时期环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进一步完善219
四、宋、元、明、清时期环境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延续223
第五章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与文学思想229
第一节 中国古代自然美学思想集萃229
一、“以人御物”的儒家自然生态美学观230
二、“以物御人”的道家自然生态美学观233
三、崇尚“生生”的玄学之美236
第二节 中国古代自然生态美学思想特征239
一、“天人合一”“中和”式的基本审美体验方式240
二、“意象”式的基本审美思维模式242
三、“浑然一体”的整体审美观245
四、“求真向善”的审美价值取向247
五、“浑然天成”“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249
第三节 中国古代自然文学的发展演变251
一、中国古代自然生态文学的萌生与发展252
二、中国古代自然生态文学的昌盛256
三、中国古代自然生态文学的演变258
第四节 中国古代自然文学内涵建构与艺术表现259
一、对于大自然的描绘与赞美260
二、对大自然及其生命保护的赞颂266
三、对环境破坏的谴责与对理想环境的追求269
第六章 佛教的环境思想272
第一节 佛教“缘起”说中的环境哲学思想272
一、“法界缘起”说和宇宙的整体性273
二、“业感缘起”说和道德法则275
第二节“佛性论”与万物平等观及环境保护思想278
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278
二、“护器世间”的环境保护思想280
三、“净土”信仰中的环境理想282
四、佛教寺院的环保示范283
第三节 佛教的环境保护实践285
一、戒杀285
二、素食286
三、放生287
四、少欲知足290
五、勤俭惜福291
第七章 道教的环境思想292
第一节 道教的环境哲学思想294
一、道教的宇宙“造化”论294
二、“一分为三”的方法论297
三、“三元”和谐的天人关系说299
第二节 道教的环境伦理思想303
一、尊重“天父地母”的伦理态度304
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物种平等观305
三、“慈心于物”的生命关怀308
第三节 道教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实践309
一、劝善309
二、戒杀生312
三、崇尚“福地洞天”,追求“诗意栖居”314
参考文献317
后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