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流域暴雨洪水与环境变化影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河流域暴雨洪水与环境变化影响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26731.jpg)
- 高治定,李文家,李海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780621609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暴雨洪水 黄河流域(学科: 暴雨洪水 学科: 研究) 黄河流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河流域暴雨洪水与环境变化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暴雨洪水特性概述1
第一节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1
第二节 暴雨特性4
第三节 洪水特性5
第二章 黄河流域暴雨气候特征8
第一节 黄河流域暴雨概念8
第二节 大雨、暴雨的空间分布8
第三节 大雨、暴雨的时间分布10
第四节 暴雨的强度15
第五节 下垫面条件对暴雨时、空分布的影响15
第六节 黄河流域暴雨分区18
第三章 黄河流域大面积暴雨22
第一节 研究暴雨分类的思路与方法22
第二节 黄河上、中游大面积日暴雨分类与特征23
第三节 大面积日暴雨的气象成因28
第四节 黄河下游大面积日暴雨37
第四章 黄河上、中游强连阴雨过程41
第一节 兰州以上强连阴雨过程标准与分类41
第二节 黄河中游强连阴雨过程标准与分类43
第三节 黄河上、中游强连阴雨过程的气象成因46
第五章 黄河上游洪水特性50
第一节 水系特征50
第二节 各河段产汇流特征52
第三节 洪水特性54
第六章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洪水特性64
第一节 产流汇流特性64
第二节 洪水特性69
第七章 黄河中游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特性96
第一节 地形地貌96
第二节 河流水系及产汇流条件97
第三节 洪水特性99
第八章 黄河花园口断面洪水特性112
第一节 洪水发生时间112
第二节 洪峰型式及洪水历时114
第三节 洪水来源及组成114
第四节 三门峡与三花间洪水遭遇117
第九章 黄河下游洪水特性119
第一节 黄河下游河道与洪水特性119
第二节 金堤河洪水131
第三节 大汶河洪水132
第四节 河口段洪水特性134
第十章 黄河中游洪水泥沙特性140
第一节 黄河泥沙的一般特性140
第二节 洪水过程中的输沙特性143
第十一章 黄河流域历史暴雨研究150
第一节 历史暴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50
第二节 明清时期黄河上、中游暴雨的一般规律151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黄河上、中游典型大洪水雨情特征160
第四节 明清以来黄河中游跨区间典型洪水过程雨情特点总述172
第十二章 黄河流域典型暴雨洪水178
第一节 1981年9月的上游典型暴雨洪水178
第二节 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典型暴雨洪水180
第三节 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典型暴雨洪水186
第四节 黄河下游典型暴雨洪水194
第十三章 黄河中游洪水分期特性研究200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思路200
第二节 黄河流域暴雨洪水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背景200
第三节 黄河流域降雨的季节变化204
第四节 黄河中游洪水分期特性的初步研究208
第五节 伊河陆浑水库洪水分期点的研究210
第十四章 黄河小浪底河段古洪水研究220
第一节 古洪水研究意义与作用220
第二节 古洪水研究基本原理与方法221
第三节 黄河三门峡至小浪底河段古洪水沉积物研究226
第四节 小浪底古洪水流量计算与频率分析235
第五节 对古洪水研究方法的评述242
第十五章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暴雨洪水的影响245
第一节 近500年来我国气候变化245
第二节 明清时期大江大河稀遇暴雨洪水与气候变化关系246
第三节 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区域性暴雨年特征指标系列的建立249
第四节 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区域性暴雨的长期演变规律及气候变化对其影响253
第十六章 黄河中、下游环境变化对洪水的影响256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56
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变迁257
第三节 大型水库工程对洪水的影响262
第四节 中、小型水库及水土保持工程对洪水的影响277
第五节 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58·7”与“82·8”暴雨洪水关系差异研究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