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教育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教育心理学
  • 丁家永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94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教育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1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轨迹1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6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6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7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11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型与研究策略13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3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型14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策略15

四、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18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9

一、确定研究课题19

二、提出研究假设19

三、确定研究变量和选取研究对象20

四、制定并实施研究方案21

五、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22

六、撰写研究报告22

第二章 学习概述与现代学习理论24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24

一、学习的概念25

二、学习的准备26

三、学生学习的特征27

四、学习的主要类型28

第二节 学习理论概述与现代认知观的学习理论29

一、学习理论的概述29

二、现代认知观的学习理论30

第三节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38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38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取向40

三、现代认知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在改变学习概念意义的五大主题(2000)42

四、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43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一——生成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含义45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46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47

一、社会学习理论概述47

二、观察学习过程模式48

第五节 学习与教学的相互关系50

一、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关系50

二、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与教学关系的观点51

第三章 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55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机制55

一、知识的概念55

二、认知心理学关于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心理机制57

三、知识分类理论的基本假定59

第二节 知识的表征类型与知识的作用59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59

二、陈述性知识的分类62

三、程序性知识的表征62

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64

五、知识的作用65

第三节 概念的学习66

一、概念的界定和概念的结构66

二、概念的功能67

三、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68

四、影响学生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条件)70

第四节 规则和技能的学习72

一、规则的界定和规则学习的意义72

二、规则学习的主要方式73

三、认知技能的学习75

第四章 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学习78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78

一、学习策略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78

二、学习策略的性质80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81

四、学习策略学习的特殊性82

第二节 元认知概述、性质以及与学习策略的关系83

一、元认知概念与结构83

二、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85

三、元认知策略对学习和学习策略的影响87

第三节 认知过程中的基本学习策略88

一、注意策略或选择性知觉策略89

二、复述策略90

三、精加工策略90

四、组织策略92

第四节 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学习与训练94

一、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学习与训练开展的条件95

二、学习策略训练应注意的问题97

三、元认知策略的训练环节98

第五章 解决问题与创造性培养100

第一节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性质100

一、问题与问题分类100

二、解决问题的特点101

三、教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主要模式102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条件与发展107

一、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107

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09

三、解决问题能力差异的研究111

四、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的新发展113

第三节 创造性概述与创造性培养115

一、创造性概述115

二、当代创造力的理论简介116

三、创造性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118

四、学生创造力发展规律与特点119

五、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120

第四节 创造力培养与开发模式123

一、创造性培养模式123

二、创造性培养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25

第六章 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129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性质129

一、态度的界定129

二、态度的构成130

三、态度的特征与功能131

四、品德的概念、性质与构成133

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35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35

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40

第三节 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与条件142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42

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43

三、品德不良的学生转化过程和条件145

第四节 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品德培养147

一、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变化特点147

二、新时期青少年品德培养的方法147

第七章 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153

第一节 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概述153

一、认知结构概念的发展与界定153

二、学习迁移的概念154

三、学习迁移的类型155

四、学习迁移的测量模式158

五、学习迁移在教育上的作用159

第二节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160

一、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161

二、产生式的迁移理论163

三、策略性知识的反省认知迁移理论165

第三节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66

一、个体因素166

二、客观因素167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68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序列策略169

二、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策略170

三、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与学习方法意识的策略170

第八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73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173

一、学习动机的界定173

二、学习动机的类型176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与发展179

一、早期的学习动机作用理论179

二、当代的学习动机作用理论180

三、不同心理学理论下动机作用的模型18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发展、对学习和保持的影响188

一、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征188

二、学习动机变量对学习与保持的影响189

三、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变化191

第四节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与教学策略192

一、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192

二、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193

三、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196

第九章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200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设计概述200

一、教学与教学设计的概念200

二、教学设计的功能与类型201

三、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流程203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204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理论基础206

一、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含义206

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07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08

第三节 基于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209

一、迪克和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过程模式210

二、加涅的教学设计序列模式211

三、史密斯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211

四、邵瑞珍教授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211

五、教学设计的综合模式213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内容214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214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217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220

四、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评价222

五、建构主义的知识测量与评价观227

第十章 教师心理与教师成长231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特点231

一、角色理论概述231

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234

三、教师的角色形成过程235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特点236

一、教师信念基石——教学效能感236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238

三、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投入239

四、对教学与学习的理解240

五、教师的教学能力240

第三节 教师的能力与人格特征243

一、教学的表达能力243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244

三、教师的教育机智245

四、教师的人格特征246

第四节 教师的威信与真诚的师爱246

一、教师威信的含义247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247

三、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248

四、师爱的意义249

第五节 教师的成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252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252

二、加速教师成长的三个重要方面253

三、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提高教学能力254

主要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