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间经济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 1840-193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间经济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 1840-1936
  • 彭南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34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间经济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 1840-193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手工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研究1

一、工业生产形态的演进模式1

二、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12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分歧21

四、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29

第1章 传统农民经济的贫困化33

一、人口压力:近代人口与土地比例的失调34

1.人口与土地比例的静态分析34

2.人口压力的动态考察40

3.农民生活状况的定性描述47

二、离村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往何处去52

1.农村劳动力的理论剩余量52

2.离村率:离村农民的量化分析55

3.离村型式:离村农民的分类考察58

4.农民离村的负面效应67

三、手工业与农民经济80

第2章 民族工业的和弦与变奏88

一、民族工业的双重性发展89

1.民族工业三个层次的形成89

2.民族工业两个层次的发展98

二、民族工业结构透视107

1.民族工业的行业构架107

2.突发与渐进:“两栖”行业的形成和发展109

三、竞争与互补:民族工业两层次间的关系118

1.民族机器工业与手工业的竞争118

2.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123

第3章 近代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139

一、晚清振兴手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140

1.限制手工业发展的传统政策140

2.清政府对手工业的改良和提倡144

3.积极性与局限性155

二、北京政府对手工业的保护和倡导161

1.维护手工业的呼声161

2.对手工业经济的保护措施166

三、南京国民政府对手工业的改造175

1.发展手工业的新认识175

2.发展手工业的措施181

第4章 中间技术:手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取向187

一、手工工具的缓慢趋新188

二、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200

三、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206

第5章 手工业经营形式的近代性变迁217

一、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218

1.依附经营形式的产生及其广泛存在218

2.依附方式及其依附“度”232

3.包买主的存在形态240

二、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248

1.自主经营的存在方式248

2.自主经营与依附经营的转化254

第6章 近代手工业学徒制度的延续与微变258

一、晚清时期行会手工业学徒制度的重建260

1.行会学徒制重建的原因260

2.行会学徒制重建的内容268

二、手工工场学徒制度的变迁277

1.工场学徒制度的变化277

2.近代手工业中学徒的广泛使用285

三、手工业学徒的劳动与待遇297

四、学徒制度与近代手工业的兴衰303

第7章 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手工业(代结语)313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历史误区313

二、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的角色与功能316

三、近代中国的二元工业化道路321

本文表格索引9

表1 工业生产形态演进特征简表9

表2 30年代重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表(1931—1937)37

表3 30年代农作物亩产量表(1931—1936)37

表4 近代中国人口与土地比例情况简表39

表5 19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经营规模概况44

表6 1921—1925年中国七省2866个田场经营面积分组统计表45

表7 1933—1934年浙江等四省3217个田场分组统计46

表8 30年代农家收支状况示例表48

表9 中国近代农家生活状况举要49

表10 193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理论需求量54

表11 江苏等四省部分乡村出外工作人口比例表58

表12 大连、牛庄、沈阳、安东四处离村农民回流比例表65

表13 晚清时期山西、河南、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省各州县收成分数分组统计表70

表14 近代上海人口变动表72

表15 1935年旧上海公共租界人口职业构成统计74

表16 清末汉口居民职业概况表75

表17 各地手工业从业人数示例表85

表18 甲午战前进口棉纱、棉布及其价值91

表19 1871—1911年中国钢铁进口统计92

表20 甲午战前中国11种手工业产品出口指数表93

表21 1912年25种手工业作坊和手工工场统计96

表22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家数及创办资本额97

表23 1914—1927年间中国历年累计设立的工矿企业及资本额99

表24 高阳织布区内的布机数(1923—1929)102

表25 清末民初机器工业企业统计108

表26 1890—1910年民族机器棉纺织业主要企业简况表114

表27 1913年和1936年面粉生产状况表120

表28 1913年及1930年中国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126

表2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表132

表30 晚清四川地方政府对蚕桑业的推广情况148

表31 清末中央及各省设立工艺传习机构一览表151

表32 1911年晚清参加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获奖情况简表158

表33 意大利国际赛会中国纺织业获奖商家清单159

表34 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手工课程教材建设简表170

表35 天津工商研究所发起人经济背景简表190

表36 近代主要丝织区改良织机应用情况简表196

表37 天津208家磨坊动力变迁状况表203

表38 天津国布、针织等11个行业资本额、工人数统计表207

表39 1920年上海114户机器厂设备、人数状况211

表40 江苏盛泽等城镇手工丝织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化情况212

表41 上海部分针织企业向机器生产的过渡215

表42 近代制茶、制磁等业中的依附经营形式示例229

表43 1932年高阳区手织户经营形式分类表249

表44 长沙行会制度下的学徒费用示例表271

表45 北京织布工场学徒分布情况表288

表46 北京地毯业学徒与工人比例表289

表47 北京机器修造业学徒统计表292

表48 上海民族机器修造业学徒使用情况示例表292

表49 杭州纹制所学徒使用情况表295

表50 各地重要手工业使用学徒情况简表296

表51 北京地毯业工人与学徒工作时间表299

【附】征引文献书目325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