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8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连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ISBN:780706630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分析-中国-2007;宏观经济-经济预测-中国-2008;银行-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7~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8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2007年回顾与2008年展望摘要3
Abstract12
1 宏观调控下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7
一、2007年经济增长回顾:增速再度攀高28
二、2008年经济增长展望:前景依然良好35
2 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增强43
一、2007年物价回顾:CPI持续攀升,但尚未形成全面通货膨胀43
二、2008年物价水平预测:上行压力不容忽视,通货膨胀威胁增大48
3 信贷增幅有所回落,投资仍将高速增长52
一、2007年信贷与投资回顾:保持高增长52
二、2008年信贷投资展望:信贷增幅将有所回落,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60
4 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变局64
一、2007年国际收支回顾:国际收支持续失衡,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64
二、2008年国际收支预测:贸易顺差增长率可能下降,双顺差格局将有所改变69
5 资产价格高温不止,震荡加大76
一、2007年资产市场回顾: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行76
二、2008年资产市场展望:资产价格攀高震荡79
三、资产价格大幅震荡可能导致宏观经济运行风险85
6 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从紧93
一、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回顾93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分析96
三、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面临几重困难99
四、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展望102
7 结论与政策建议107
一、对当前形势的整体判断107
二、相关政策建议109
下篇 中国银行业:2007年回顾与2008年展望摘要117
Abstract125
1 银行业改革发展概述140
一、商业银行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最重要主体140
二、银行业市场格局发生新变化141
三、贷款增速趋于合理142
四、收入结构发生显著积极变化143
五、盈利能力迅速提升144
六、不良资产继续小幅“双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高145
七、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资本“造血”能力明显增强146
八、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治理显著改善147
九、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发展战略147
2 宏观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并存148
一、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概述148
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50
三、货币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57
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61
3 业务经营持续向好164
一、收入结构明显优化164
二、盈利能力迅速增强167
三、产品创新日益活跃175
四、风险状况基本稳定,但潜在风险因素不容忽视179
五、2008年银行业将继续健康、较快、高效发展,但景气程度比2007年略有下降184
4 发展战略不断优化189
一、战略转型189
二、零售银行建设192
三、综合经营195
四、国际化经营198
五、国际战略投资者入股与合作202
5 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211
一、流程银行建设211
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216
三、人力资源管理改革218
四、信息化建设220
图1-1-1 1993~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27
图1-1-2 2007年前10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28
图1-1-3 2007年前10月三大产业投资增长29
图1-1-4 2005~2007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9
图1-1-5 2006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9
图1-1-6 近两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
图1-1-7 2007年1~10月CPI走势32
图1-1-8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与股票市值之比33
图1-2-1 2005~2007年我国CPI走势43
图1-2-2 2006年以来我国食品与非食品价格运行趋势44
图1-2-3 2006年以来我国居住价格运行趋势45
图1-2-4 我国近三十年来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45
图1-2-5 1960~2000年日本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46
图1-2-6 1960~200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46
图1-2-7 我国CPI构成各部分占比47
图1-2-8 CPI及其构成中的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变动趋势47
图1-2-9 CPI与PPI趋势47
图1-2-10 M2增速对滞后12个月的CPI有显著影响51
图1-3-1 2007年货币供应增长情况52
图1-3-2 近三年每月新增信贷情况53
图1-3-3 贷款期限结构53
图1-3-4 新增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及票据融资额54
图1-3-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55
图1-3-6 固定资产投资隶属关系构成55
图1-3-7 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与超额准备金率趋势57
图1-3-8 银行存贷差及贷存比趋势57
图1-3-9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及其趋势58
图1-3-10 2007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58
图1-3-1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其占比趋势59
图1-3-12 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及出口率的变化趋势59
图1-3-13 政府换届对投资与GDP增长的影响63
图1-4-1 进出口商品总额及出口、进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65
图1-4-2 我国近三年来每月贸易顺差数66
图1-4-3 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趋势(1990~2007年上半年)66
图1-4-4 2000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及增量67
图1-4-5 外汇储备增长中不能由经常账户盈余和FDI净流入解释的部分显著上升67
图1-4-6 人民币兑美元及欧元汇率的趋势68
图1-4-7 人民币兑美元及日元汇率的趋势68
图1-4-8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变化趋势69
图1-5-1 2007年上证指数和成交额走势77
图1-5-2 2007年1~11月A股新增开户数77
图1-5-3 2006年来我国国房景气指数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78
图1-5-4 2006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79
图1-5-5 2007年1~11月新股发行节奏82
图1-5-6 2007年10月非流通股上市达到高潮83
图1-5-7 2007年1~11月A股股指和市盈率变化87
图1-6-1 2007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94
图1-6-2 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同比增幅105
图1-6-3 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与自筹资金的同比增速105
图2-1-1 近年来我国非金融部门融资结构变化情况141
图2-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142
图2-1-3 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速与GDP名义增速趋于一致143
图2-1-4 主要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的比值143
图2-1-5 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情况144
图2-1-6 我国上市银行的ROA144
图2-1-7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145
图2-1-8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145
图2-1-9 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46
图2-2-1 银行储蓄存款同比增幅与沪深300指数变化151
图2-2-2 部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较高152
图2-2-3 2006年以来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快速增长155
图2-2-4 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逐步走低157
图2-2-5 部分上市银行净息差变动情况158
图2-2-6 2007年银行间市场国债到期收益率期限结构变化情况159
图2-2-7 部分银行债券投资占资金运用总额的比重159
图2-2-8 2007年6月末部分上市银行债券投资的期限结构160
图2-2-9 2007年6月末部分上市银行债券投资的种类结构160
图2-2-10 加息控制信贷增长的效果并不显著161
图2-2-11 美国银行业ROA变化情况163
图2-3-1 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166
图2-3-2 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增长情况168
图2-3-3 部分上市银行的生息资产增幅169
图2-3-4 票据融资在金融机构公司贷款中的占比170
图2-3-5 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实际收益率170
图2-3-6 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占比变化情况171
图2-3-7 部分上市银行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172
图2-3-8 部分上市银行净息差变化情况172
图2-3-9 部分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173
图2-3-10 部分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74
图2-3-11 部分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175
图2-3-12 部分上市银行的拨备率(信贷成本率)180
图2-4-1 我国银行居民贷款的增长和占比情况193
表1-1-1 奥运会经济影响效应强度(国家层面)37
表1-1-2 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指标预测42
表1-3-1 房地产业投资和贷款情况56
表1-4-1 2001~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64
表1-6-1 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93
表1-6-2 央行历次加息利率时间、内容及股市反应97
表2-2-1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主要业务机遇150
表2-2-2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人民币储蓄分流估计152
表2-2-3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同业存款比重上升153
表2-2-4 多数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上升153
表2-2-5 部分商业银行付息负债的利率同比上升154
表2-2-6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收入变化概况156
表2-2-7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变化情况163
表2-3-1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构成及占比变动情况165
表2-3-2 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速165
表2-3-3 2007年6月部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167
表2-3-4 上市银行ROA、ROE168
表2-3-5 2007年三季度部分上市银行税前利润增长贡献度分解169
表2-3-6 部分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占比及成本171
表2-3-7 2007年上半年部分上市银行成本支出结构174
表2-3-8 2007年银行业部分创新产品176
表2-3-9 部分上市银行房地产行业相关贷款占比181
表2-3-10 2007年6月末我国部分上市银行的利率风险缺口182
表2-4-1 部分银行零售业务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比193
表2-4-2 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情况196
表2-4-3 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概况199
表2-4-4 2006年至今我国银行海外并购概况200
表2-4-5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一览202
专栏1 M2与CPI的关系50
专栏2 我国政府换届对投资和GDP增长的影响63
专栏3 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放大我国贸易顺差的规模74
专栏4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水平86
专栏5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90
专栏6 金融脱媒与货币政策效应104
专栏7 资本市场发展影响银行盈利的三种效应和国外的经验163
专栏8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187
专栏9 所得税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188
专栏10 媒体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部分描述206
专栏11 综合经营三种主要模式207
专栏12 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的三大协同效应208
专栏13 日本银行业国际化的教训208
专栏14 “流程银行”的概念和特征222
专栏15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24
专栏16 经济资本的概念、功能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225
专栏17 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和运用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