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养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教养生学
  • 杨玉辉著(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83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道教-养生(中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养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养生与道教养生学1

一、养生的概念1

二、养生学与道教养生学的概念5

第二节 道教与养生6

一、道教的神仙追求与养生6

二、道教养生学在道教中的地位9

第三节 道教养生学的历史发展11

一、萌芽阶段11

二、形成阶段12

三、成熟阶段13

四、发展完善阶段14

第四节 道教养生学的体系结构15

一、基础理论16

二、养生理论18

三、养生方法19

第五节 道教养生学的特点20

一、内容的丰富性20

二、体系的完整性21

三、理论的科学性23

四、方法的可操作性23

第六节 道教养生学的现代价值24

一、道教养生学对当代卫生保健研究的理论意义24

二、道教养生学对当代卫生保健研究的方法论意义26

三、道教养生学对当代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实践价值27

上篇 总论30

第一章 人体的本质结构30

第一节 人体在本质上是形气神或命与性的统一体30

第二节 人体的形气神及其相互关系35

一、形36

二、气42

三、神52

四、形气神的相互关系60

第三节 人体的命与性及其相互关系70

一、命与性的基本概念70

二、命与性的相互关系75

第二章 人体的脏腑79

第一节 脏腑的概念79

第二节 五脏85

一、心86

二、肺88

三、脾90

四、肝93

五、肾94

第三章 人体的经络9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97

一、何谓经络97

二、人体经络的组成98

第二节 十二正经99

第三节 奇经八脉112

第四节 中黄之脉120

第五节 丹田123

第四章 人体的健康、疾病、衰老、死亡131

第一节 人体的健康与疾病131

一、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31

二、人体健康的基本表现136

第二节 人体的衰老与死亡139

一、道教对人体衰老与死亡的基本认识139

二、人体衰老与死亡的现代探讨141

第五章 养生的基本原理153

第一节 形气神并养153

一、养生应遵循形气神并养的原则153

二、形的调养157

三、气的调养159

四、神的调养162

五、形气神关系的调养163

第二节 性命双修165

一、养生必须遵循性命双修的原则165

二、性命双修的方法和程序169

第三节 调理脏腑173

一、脏腑和调是健康的基本要求173

二、调理脏腑的基本原则178

第四节 疏通经络180

一、经络疏畅是健康长寿的保证180

二、疏通经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82

第五节 虚静无为184

一、虚静无为是达到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184

二、虚静无为是养神的根本方法188

三、虚静无为的基本要求192

第六节 后天返先天196

一、先天与后天的本质区别196

二、后天返先天的实质201

三、后天返先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04

第七节 和顺自然207

一、和顺自然是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基本要求207

二、和顺自然的基本原则209

第八节 人我和同214

一、人我和同是达到健康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214

二、人我和同的基本原则215

第六章 养生的基本方法221

第一节 道教养生方法的形成和发展221

第二节 道教养生的常用方法224

一、服食224

二、行气226

三、守一229

四、导引231

五、存思233

六、调摄234

七、房中237

八、外丹238

九、内丹240

第三节 道教养生方法的特点及其运用241

一、道教养生方法的基本特点241

二、道教养生方法的具体运用244

下篇 各论248

第七章 服食248

第一节 服食概述248

一、服食的基本概念248

二、服食的原则250

第二节 服食方252

一、《千金要方》食治方252

二、《四气摄生图》四季服食方257

三、《真诰》服食方259

第八章 调神260

第一节 调神的意义和作用260

一、何谓调神?260

二、调神在人体养生中的首要地位261

三、调神在养生中的基本作用263

第二节 调神的基本原则267

一、虚静无为267

二、自由超越270

三、自然纯真273

四、顺物合道274

五、自我认同276

六、培养善心277

第三节 调神的一般方法278

一、虚静守神法278

二、愉悦身心法283

三、淡泊名利法286

四、舒情畅神法289

第九章 行气291

第一节 行气方法概述291

第二节 吐纳法294

一、陶弘景六字诀294

二、服五方灵气法295

三、太上老君行气养生法296

四、司马承祯服气法297

第三节 行服元气法299

一、十二月气法299

二、《勿药元诠》调息法301

第四节 胎息法303

一、胎息的概念303

二、胎息功法304

第十章 导引309

第一节 导引概述309

一、什么是导引309

二、导引的主要类型311

三、导引的原则与特点311

第二节 五禽戏313

一、何谓五禽戏313

二、五禽戏功法314

第三节 八段锦317

一、何谓八段锦317

二、八段锦功法318

三、十二段锦320

第四节 易筋经322

一、何谓易筋经322

二、易筋经功法324

第五节 太极拳330

一、什么是太极拳330

二、太极拳的养生原理332

三、太极拳的特点333

四、太极拳的功法要领335

第十一章 调摄339

第一节 调摄概述339

一、调摄的概念339

二、调摄养生的基本原则343

第二节 四时调摄346

一、春季调摄346

二、夏季调摄352

三、秋季调摄356

四、冬季调摄361

第三节 起居调摄365

一、起居有常366

二、动静有度375

第四节 睡眠调摄379

一、睡眠调摄的概念379

二、睡眠的影响因素384

三、睡眠调摄的基本方面386

第五节 饮食调摄395

一、饮食调摄的重要意义396

二、饮食调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00

三、饮食调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06

第十二章 房中412

第一节 房中养生概述412

一、房中养生的概念412

二、房中养生的历史发展413

三、房中养生的意义418

第二节 房中养生的原则422

一、和合阴阳,自然必须422

二、宝精守元,还精补脑424

三、身心和合,气调情悦425

四、尊道而行,交合有节429

五、运用八益,避免七损431

六、行气导引,诸法结合433

第三节 房中养生的基本方法434

一、交合知机434

二、姿态适宜437

三、节宣合度438

四、讲究技巧441

第四节 房中养生的辅助方法444

一、房中按摩444

二、房中导引446

第十三章 内丹449

第一节 内丹的概念449

第二节 内丹修炼的原理、特点和作用452

一、内丹修炼的基本原理452

二、内丹修炼的特点457

三、内丹修炼的意义和作用458

第三节 内丹修炼的基本程序460

一、炼己筑基463

二、炼精化气469

三、炼气化神474

四、炼神还虚479

参考文献485

后记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