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师论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百年校庆学术论文选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1856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6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京师论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百年校庆学术论文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一、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研究3
七十年学术经历纪程——《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 钟敬文3
鲁班传说的产生和发展 许钰10
民间小戏的形成与民间固有艺术的关系 张紫晨19
神界是人间的映象 潜明兹23
当代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功能 陈子艾27
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 刘铁梁39
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 董晓萍46
何谓“女娲之肠” 王增勇53
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间观 萧放57
祖婚型神话传说中禁忌母题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万建中63
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 杨利慧71
二、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研究81
中国近代语研究法 黎锦熙81
汉语构词的特点和方法 葛信益84
语言的演变反映人民的历史 黄智显91
中日简体字比较研究 李大魁94
论语言中所反映的价值形态的演变——比较词源四探 伍铁平97
名词比喻造词 史锡尧106
谈否定句 张晞奕111
语音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周同春118
论言语的语言学之由来、实质及意义 岑运强122
北京方言亲属称谓中的特殊现象 骆曾秀130
“金、银”也可以是名词 周一民132
汉语语法构词的困惑 荣晶136
关于词的结构和词的理据 赵敏142
《红楼梦》的亲属称谓系统及其使用原则(节选) 孙炜145
藏缅语的a音节 傅爱兰150
现代汉语的数名结构 孙银新156
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跋与后记 陆宗达163
三、古代汉语与文字学研究163
谈毛传解说诗句 萧璋191
汉藏同源字谱稿 俞敏223
钱玄同的古韵说——关于《古韵廿八部音读之假定》 曹述敬265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 王宁279
论许慎的哲学思想及其在《说文解字》中的表现 邹晓丽292
论同步引申 许嘉璐303
说文旁见说解论析 林银生312
汉语语法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例句——论“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的语法和语义 周之朗319
蒋骥古韵学述评 谢纪锋326
?铭文释读 秦永龙333
《尔雅义疏》王删说献疑 崔枢华338
论古今字的定称与定义 杨润陆345
在对译与比较中观察汉语词义系统 易敏351
《尚书》“于”字用法分析 朱小健357
论汉字形声字的义符系统 李国英361
论意域项的赘举、偏举与复举 李运富368
《古代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周晓文李国英376
从《国语》的用例看先秦汉语的“可以” 刘利380
《说文》小篆构形系统相关数据的测查 齐元涛387
元代哲学思想的各流派 谭丕模395
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395
《白居易选集》前言 王汝弼405
文学史家的鲁迅 李长之417
“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词《菩萨蛮》、《忆秦娥》 杨敏如441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两个问题 郭预衡445
屈原赋的历史意义 聂石樵451
《邹忌讽齐王纳谏》浅议 李元太462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 韩兆琦466
桥国老和孙刘联姻故事的衍变 王立言476
红注刍议 张俊482
浅论岑参边塞诗中的功名心 李道英496
宋词结构的发展 赵仁珪502
唐代小说的发达与行卷无关涉 于天池511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谈李清照词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刘翠霄518
汉代士的地位变化和司马迁的不遇心态 尚学锋524
论自传诗人杜甫——兼论中国和西方的自传诗传统 谢思炜531
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 郭英德539
明清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略论 李真瑜550
从北宋时代特征论秦观的生活道路 于翠玲560
关于初唐文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张海明567
论《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三重奏 陈惠琴575
试论楚国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安东582
“上下求索”:一个祭祀的模式 过常宝591
乱世悲歌与政治童话——试论明末清初时事小说的创作心态 莎日娜599
五、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611
《天问》校笺 刘盼遂611
读《论语》献疑 启功618
《左传》地名考辨 辛志贤628
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 邓魁荚636
曹植《登台赋》、《名都篇》作年探索 祝鼎民643
《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 李山649
“求奇”与“求味”——论贾姚五律的异同及其在唐末五代的流变 刘宁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