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口县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口县志 上
  • 陈泓友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720704475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80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8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林口县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序言1

凡例1

概述5

大事记19

第一编 自然地理72

第一章 地质72

第一节 地质演变72

第二节 地层73

第三节 侵入岩75

第四节 构造75

第二章 地貌78

第一节 地形78

第二节 山脉79

第三节 水系85

第三章 气候89

第一节 四季气候89

第二节 气象状况90

第三节 农业气候区划94

第四章 土壤117

第一节 土壤类型117

第二节 土壤分布120

第三节 土壤状况121

第二节 疏林草甸植被125

第一节 森林植被125

第三节 草甸植被125

第五章 植被125

第四节 沼泽植被126

第五节 耕地田间杂草126

第六章 资源129

第一节 土地资源129

第二节 水资源133

第三节 生物资源134

第四节 矿产资源136

第五节 旅游资源146

第一节 旱灾147

第二节 水灾147

第七章 自然灾害147

第三节 低温148

第四节 霜冻149

第五节 雹灾149

第一章 建置沿革154

第一节 隶属关系154

第二编 建置154

第二节 县域变化156

第三节 行政区划157

第二章 乡镇172

第一节 林口镇172

第二节 古城镇174

第三节 刁翎镇176

第四节 五林镇179

第五节 朱家镇180

第六节 亚河乡182

第七节 奎山乡183

第八节 中兴乡185

第九节 龙爪乡186

第十节 宝林乡188

第十一节 柳树乡189

第十二节 五星乡191

第十三节 莲花乡193

第十四节 三道通乡194

第十五节 双丰乡196

第十六节 建堂乡198

第一章 人口增长205

第一节 自然增长205

第三编 人口205

第二节 机械增长207

第二章 人口分布210

第一节 分布区域210

第二节 人口密度216

第三章 人口构成218

第一节 性别构成218

第二节 年龄构成220

第三节 民族构成224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227

第五节 文化构成231

第六节 城乡构成232

第四章 人口管理2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7

第二节 宣传教育238

第三节 政策实施240

第四节 技术管理242

第五节 药具管理24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249

第一节 解放前土地制度249

第四编 农业249

第二节 土地改革250

第三节 互助组250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251

第五节 人民公社252

第六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4

第二章 经营管理256

第一节 劳动管理256

第二节 财务管理258

第三节 收益分配259

第一节 土地开发262

第三章 土地262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265

第三节 土地管理267

第四章 种植业269

第一节 农作物270

第二节 耕作制度282

第三节 栽培技术283

第四节 种子287

第五节 肥料289

第六节 植物保护291

第七节 管理机构293

第五章 畜牧业295

第一节 饲草 饲料296

第二节 畜禽饲养297

第三节 繁殖改良300

第四节 疫病防治301

第五节 畜禽场304

第七节 管理机构305

第六节 牧业区划305

第二节 养蜂308

第一节 养鹿308

第六章 鹿、蜂、蚕业308

第三节 养蚕309

第一节 捕捞311

第七章 渔业311

第二节 养殖312

第三节 管理机构313

第一节 农具变革316

第八章 农业机械316

第二节 农机作业319

第三节 农机具修理321

第五节 农机管理322

第四节 农机供应322

第一节 引水工程325

第九章 水利325

第二节 蓄水工程327

第三节 提水工程329

第四节 堤防330

第五节 水土保持331

第六节 管理机构335

第一节 气象观测336

第十章 气象336

第三节 气象科技337

第二节 气象服务337

第四节 管理机构338

第一节 林木采伐342

第一章 森林开发342

第五编 林业342

第二节 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345

第一节 采种346

第二章 植树造林346

第二节 育苗347

第三节 造林348

第四节 抚育351

第一节 森林防火353

第三章 森林保护353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355

第三节 林政管理357

第一节 东北沦陷时期林业机构358

第四章 管理机构358

第二节 建国后林业机构359

附:青山林场361

第一节 晒烟生产366

第一章 晒烟366

第六编 烟草366

第三节 晒烟分级、价格与购销367

第二节 晒烟品种367

第一节 烤烟生产370

第二章 烤烟370

第二节 烤烟加工374

第三节 烤烟分级、价格与购销376

第四节 烤烟税收382

第一节 卷烟生产383

第三章 卷烟383

第二节 卷烟品种384

第三节 设备更新386

第四节 产品销售388

第五节 卷烟利税389

第一节 烟草公司经营管理390

第四章 经营管理390

第二节 卷烟厂经营管理391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398

第一章 经营体制398

第七编 乡镇企业398

第二节 村办企业399

第四节 直属企业400

第三节 个体办企业400

第二节 工业企业402

第一节 农业企业402

第二章 行业402

第四节 运输业405

第三节 建筑工程承包业405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406

第二节 企业管理4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07

第三章 经营管理407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418

第一章 工业结构418

第八编 工业418

第二节 轻重工业结构421

第三节 行业结构423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职工426

第二章 职工队伍426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职工428

第一节 食品工业430

第三章 工业门类430

第二节 饮料工业434

第三节 烟草工业437

第四节 印刷工业438

第五节 造纸工业440

第六节 纺织工业441

第七节 化学工业443

第八节 医药工业447

第九节 木材综合加工业448

第十节 陶瓷工业450

第十一节 建材工业453

第十二节 黄金工业459

第十三节 煤炭工业462

第十四节 冶金工业466

第十五节 电力工业467

第十六节 机械工业4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9

第四章 工业管理479

第二节 管理体制481

第三节 企业管理483

第四节 经济效益484

第五节 工业体制改革486

第一节 古道494

第一章 公路交通494

第九编 交通494

第二节 公路495

第三节 桥梁 涵洞503

第一节 运输工具507

第二章 公路运输507

第二节 货运508

第三节 客运511

第三章 公路交通管理515

第一节 路政管理515

第二节 运输管理516

第三节 交通安全管理517

第四节 养路费征收518

第一节 行政机构520

第四章 公路部门机构520

第二节 事业机构521

第三节 企业机构522

第一节 交通线路523

第五章 铁路交通523

第三节 桥涵 隧道525

第二节 站所525

第一节 货运527

第六章 铁路运输527

第二节 客运528

第二节 基层单位5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31

第七章 铁路部门机构531

第二节 渡口533

第一节 航道533

第八章 水路交通533

第三节 水运534

附:飞机场535

第一节 网点541

第一章 邮政541

第十编 邮电541

第二节 邮路542

第三节 函件543

第四节 包件545

第五节 汇兑547

第七节 报刊发行548

第六节 储蓄548

第八节 机要通信550

第九节 集邮551

第一节 电报552

第二章 电信552

第二节 电话5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559

第三章 邮电管理559

第二节 质量管理560

第三节 经营管理561

第一节 私营商业570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570

第十一编 商业570

第二节 集体商业572

第三节 国营商业576

第一节 市场579

第二章 布局579

第二节 网点581

第一节 日用百货586

第三章 商品经营586

第二节 副食品588

第三节 药品592

第四节 五金交电593

第五节 石油595

第六节 农副产品收购597

第八节 生产资料供应598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598

第九节 经营管理600

第一节 粮食收购606

第四章 粮食606

第二节 粮油销售609

第三节 粮食调运612

第四节 粮油仓储613

第五节 经营管理614

第一节 饮食业617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617

第二节 服务业618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619

第六章 对外贸易619

第二节 出口商品销售渠道620

第三节 出口贸易621

第四节 管理机构622

第一节 物资调拨与购进624

第七章 物资624

第二节 物资供应625

第三节 经营管理626

第一节 街道 桥梁 路灯633

第一章 县城建设633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633

第二节 房屋建筑636

第三节 供电 供水 供气排水638

第四节 园林绿化640

第一节 城镇规划642

第二章 县城管理642

第二节 房地产647

第三节 环境卫生649

第三章 乡村建设650

第一节 集镇建设651

第三节 房屋建筑652

第二节 街道 路灯652

第四节 供电 供水653

第一节 建筑队伍656

第四章 建筑业656

第二节 建筑设计658

第三节 质量监督659

第一节 环境污染660

第五章 环境保护660

第二节 环境监测665

第三节 环境治理667

第四节 环境管理670

第一节 城建机构672

第六章 管理机构672

第二节 环保机构673

第一节 干部来源679

第一章 人事679

第十三编 人事 劳动679

第二节 干部结构681

第三节 干部任免686

第四节 干部奖惩689

第五节 干部离退休690

第七节 工资 福利691

第六节 人才交流691

第八节 管理机构693

第一节 劳动管理695

第二章 劳动695

第二节 劳动工资698

第三节 劳动保护702

第四节 劳动保险706

第五节 精简职工708

第六节 管理机构709

第一节 管理体制714

第一章 财政714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714

第二节 财政收支715

第三节 财政管理722

第四节 管理机构724

第一节 税收体制725

第二章 税务725

第二节 税种 税率726

第三节 减税 免税730

第四节 稽征管理732

第六节 管理机构734

第五节 利润监交734

第一节 货币737

第三章 金融737

第二节 存款739

第三节 贷款742

第四节 代理业务746

第五节 保险747

第六节 管理机构749

第一节 管理体制756

第一章 计划756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756

第二节 计划种类758

第三节 计划执行759

第四节 管理机构761

第一节 统计报表763

第二章 统计763

第二节 统计调查764

第三节 管理机构765

第三章 工商行政766

第一节 市场管理767

第二节 企业管理768

第三节 私营经济管理769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77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770

第六节 管理机构772

第一节 市场物价773

第四章 物价773

第二节 物价调整780

第三节 物价管理785

第四节 管理机构794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795

第五章 标准计量795

第二节 计量管理796

第三节 质量监督797

第四节 管理机构798

第一节 审计管理799

第六章 审计799

第二节 管理机构801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802

第七章 国有资产802

第二节 管理机构803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804

第八章 矿产资源804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805

第三节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807

第四节 管理机构808

第一节 机构沿革815

第一章 组织机构815

下卷815

第十六编 中国共产党815

第二节 机构职能8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代表大会821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员代表会议821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82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代表大会82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员代表大会823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825

第三章 重大政治活动纪略8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8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82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831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833

第四章 组织建设840

第一节 党员841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845

第三节 组织生活851

第四节 干部管理852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854

第一节 时事政策宣传856

第五章 宣传教育856

第二节 新闻通讯858

第三节 政治理论学习859

第四节 党员教育860

第五节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862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864

第一节 原工商业者工作866

第六章 统一战线866

第二节 知识分子工作867

第三节 民族宗教工作868

第四节 台胞台属工作869

第一节 纪律教育870

第七章 纪律检查870

第二节 案件检查872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873

附: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874

第二节 建国后的选举880

第一节 解放初期的选举880

第十七编 人民代表大会880

第一章 代表选举880

第一节 人民代表会议882

第二章 历届会议882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883

第三节 人民代表提案887

第一节 机构沿革890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90

第二节 主要活动892

第一节 机构沿革900

第一章 政府机构900

第十八编 政府900

第二节 机构职能909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910

第二章 重要施政纪略9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9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91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913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914

第一节 提案处理916

第三章 政务工作916

第二节 人民来信来访918

第三节 侨务919

第四节 安全920

第一节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926

第一章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926

第十九编 人民政协926

第二节 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927

第三节 第三届政治协商会议929

第四节 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931

第一节 政治协商933

第二章 主要活动933

第二节 民主监督934

第四节 团结联谊940

第三节 咨询服务940

第五节 学习教育941

第六节 文史工作942

第二节 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工作组943

第一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943

第三章 政治协商委员会943

第三节 政协办事机构944

第一节 组织沿革950

第一章 总工会950

第二十编 社会团体950

第二节 历次会议951

第三节 劳动竞赛953

第四节 民主管理954

第六节 职工教育955

第五节 职工技术协作955

第七节 职工生活福利956

第八节 职工文体活动957

第二节 贫下中农代表大会959

第一节 农会959

第二章 农会与贫下中农代表大会959

第一节 组织沿革961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61

第二节 历次会议962

第三节 主要活动964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工作966

第二节 历次会议967

第一节 组织沿革967

第四章 妇女联合会967

第三节 主要活动969

第一节 组织沿革972

第五章 工商业联合会972

第二节 主要活动973

第二节 主要活动975

第一节 组织沿革975

第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975

第一节 组织沿革977

第七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977

第二节 主要活动978

第一节 组织沿革979

第八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979

第二节 主要活动980

第一节 社会治安986

第一章 公安986

第二十一编 公安 司法986

第二节 缉私991

第三节 户政管理992

第四节 消防管理993

第五节 交通管理995

第六节 监所管理997

第七节 机构沿革998

第一节 刑事检察1002

第二章 检察1002

第二节 法纪检察1003

第三节 贪污贿赂检察1004

第四节 监所检察1005

第六节 检察技术1006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1006

第七节 机构沿革1007

第一节 刑事审判1009

第三章 审判1009

第二节 民事审判1014

第三节 经济审判1016

第四节 行政审判1017

第五节 审判监督1018

第六节 机构沿革1019

第一节 法制宣传1021

第四章 司法行政1021

第二节 公证工作1022

第四节 民事调解1023

第三节 律师工作1023

第五节 机构沿革1024

第一节 拥军优属1030

第一章 拥军优属 优抚安置1030

第二十二编 民政1030

第二节 优抚1032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1034

第四节 烈士褒扬1035

第五节 表彰先进1036

第一节 灾害救济1037

第二章 救灾救济1037

第二节 社会救济1038

第三节 双扶1039

第四节 合作保险1040

第一节 敬老1041

第三章 社会福利1041

第二节 助残1042

第三节 抚幼1043

第四节 兴办福利事业1044

第一节 移民安置1045

第四章 移民 婚姻 殡葬改革1045

第二节 结婚登记1046

第三节 殡葬改革1048

第一节 机构沿革1049

第五章 管理机构1049

第二节 机构职能1050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1054

第一节 解放前兵役1054

第二十三编 军事1054

第一章 兵役制度1054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1056

第一节 古代驻军1056

第二章 驻军1056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驻军1057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驻军1059

第五节 建国后驻军1060

第一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地方武装1061

第三章 地方武装1061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地方武装106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地方武装1064

第二节 民兵训练1068

第一节 民兵组织1068

第四章 民兵1068

第三节 民兵活动1069

第五章 战事1070

第一节 古代兵事1071

第二节 抗日斗争1072

第三节 剿匪斗争1082

第二节 工程利用1089

第一节 防空设施1089

第六章 人民防空1089

第四节 人防机构1090

第三节 防空教育1090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1091

第七章 军事机构1091

第二节 预备役团1092

第一节 科研机构1097

第一章 科技组织1097

第二十四编 科技1097

第二节 科技团体1098

第一节 队伍构成1100

第二章 科技队伍1100

第二节 人才培训与交流1101

第三节 职称评定1103

第一节 科学普及1104

第三章 科技服务1104

第二节 科技情报1105

第四节 学术交流1106

第三节 科技咨询1106

第一节 获奖成果1108

第四章 科技成果1108

第二节 重要科技成果简介1110

第一节 农业1112

第五章 技术与设备应用1112

第二节 工业1116

第三节 医药卫生11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1122

第六章 科技管理1122

第二节 计划管理1123

第三节 成果管理1125

第一节 幼儿园1131

第一章 学前教育1131

第二十五编 教育1131

第二节 保育教育1132

第一节 学校发展1134

第二章 小学教育1134

第二节 学制、课程与教学1135

第三节 思想品德 体育卫生1137

第一节 学校发展1140

第三章 中学教育1140

第二节 学制、课程与教学1141

第三节 思想品德 体育卫生1143

第一节 事业发展1146

第四章 少数民族教育1146

第二节 教育活动1148

第一节 事业发展1151

第五章 特殊教育1151

第二节 教育活动1152

第一节 中小学职业技术教育1154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1154

第二节 农职业教育1155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1157

第一节 农民教育1160

第七章 成人教育1160

第二节 职工教育1162

第三节 干部教育1163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1165

第一节 队伍发展1166

第八章 教师队伍1166

第二节 教师培训1167

第三节 教师待遇11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1173

第九章 教育行政1173

第二节 教育经费1174

第三节 教育设施1175

第四节 勤工俭学1177

第一节 图书馆1182

第一章 文化设施1182

第二十六编 文化1182

第二节 书店1183

第三节 影剧院 俱乐部1184

第一节 文学创作1186

第二章 文学艺术1186

第二节 戏曲艺术1187

第三节 音乐舞蹈1188

第四节 美术、书法与摄影1190

第五节 民间艺术1192

第一节 文物遗址1194

第三章 文物1194

第三节 出土文物1199

第二节 日军侵华罪证11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1207

第四章 文化组织1207

第二节 文化馆站1208

第四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1209

第三节 文管所与博物馆1209

第五节 评剧团 曲艺团1210

第六节 民间文化团体1211

第一节 广播1212

第五章 广播电视1212

第二节 电视1213

第三节 管理机构1214

第一节 档案管理1215

第六章 档案 史志1215

第二节 档案利用1216

第四节 史志编纂1217

第三节 基层档案1217

第五节 管理机构1218

第一节 学生体育1224

第一章 群众体育1224

第二十七编 体育1224

第三节 职工体育1226

第二节 农民体育1226

第四节 少数民族体育1227

第六节 老年人体育1228

第五节 残疾人体育1228

第一节 冰雪运动1230

第二章 竞技体育1230

第二节 球类运动1231

第三节 田径运动1232

第五节 摔跤运动1233

第四节 棋类运动1233

第二节 运动员培训与输送1234

第一节 青少年业余训练1234

第三章 体育训练1234

第一节 全县运动会1236

第四章 体育竞赛1236

第二节 承办市级以上比赛1237

第二节 体育经费12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1238

第五章 体育管理1238

第三节 体育设施1239

第一节 中医1245

第一章 医疗1245

第二十八编 卫生1245

第二节 西医1246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1247

第四节 护理1248

第一节 卫生监测1250

第二章 防疫保健1250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1251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1254

第四节 妇幼保健1257

第二节 药政1259

第一节 药店1259

第三章 医药1259

第二节 公共卫生1261

第一节 组织1261

第四章 爱国卫生运动1261

第一节 队伍发展1263

第五章 卫生队伍1263

第二节 人员培训12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1265

第六章 卫生管理1265

第二节 行政管理1270

第三节 医疗制度1271

第一节 汉族1276

第一章 民族1276

第二十九编 社会生活1276

第二节 少数民族1277

第三节 曾在县域居住的外国民族1280

第二章 婚姻家庭1283

第一节 婚姻1283

第二节 家庭1285

第三章 人民生活1286

第一节 农民生活1286

第二节 职工生活1288

第四章 宗教1296

第一节 萨满教1296

第二节 佛教1297

第三节 道教1298

第四节 伊斯兰教1299

第五节 基督教1300

第五章 帮会1302

第一节 家理教1302

第二节 在理教1303

第三节 道德会1303

第六章 民俗1304

第一节 心理民俗1304

第二节 行动民俗1306

第三节 语言民俗1316

第一章 革命英烈1332

第一节 清代人物1332

第三十编 人物1332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人物133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人物1352

第四节 林口县革命烈士名录1356

第二章 先进模范1369

第一节 国家与国家各系统先进模范1369

第二节 省与省各系统先进模范1371

第三章 县域知名人物1377

第一节 政界1377

第二节 农工商界1379

第三节 医界1382

第四节 教育界1383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1385

第六节 学界1385

第四章 外地林口籍知名人物1386

第一节 政军界1386

第二节 农工商界1389

第三节 医界1390

第四节 教育界1391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1392

第六节 学界1392

附:反面人物1393

附录1401

林口县地名考1401

行政区划文献1444

重要资料辑存1447

《林口县志》资料来源1488

编纂始末14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