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一、会议日程安排1

二、大会特邀报告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与结构基因组学 梁栋材9

Study signaling mechanism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a single living cell 张东才(D.C.Chang)11

Ca2+Signaling: From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to Apoptosis and Cancer Biology  Jianjie Ma,Zui Pan,Ramki Nagaraj,Jiying Zhao,Yutaka Hirata,Peihui Lin,Claude Col let,Manjunatha Bhat,Sal im Hayek,Thomas Nosek,David Danielpour,Heping Cheng4,Dongmei Yang,Dong12

视觉信息加工中的神经元相互作用 王书荣14

电子显微学研究的新前沿:从分子向复杂结构层次的过渡 隋森芳16

纳米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 胡钧17

果蝇X染色体随机突变体的制造和学习功能之研究 钟毅,王新,谢佐平19

三、专题报告19

1.分子生物物理新型抗菌药物设计的基础——去甲酰化酶的结构与功能 李一琨,陈志锋,周小珂,龚为民20

蛋白质中的反常结构:蝎神经毒素中的非脯氨酸顺式肽键及其功能意义 王大成,何小林,李宏民,张英21

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结构性质及其与激活受体的关系 毕汝昌22

细胞色素b5的一系列突变体的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功能的关系 夏宗芗,邬键,甘建华,黄仲贤23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of Cephalosporin Acylase by MAD phasing Ding Yi,Jiang Weihong,Mao Xiang,He Hongzhen,Zhang Shuping,Tang Hong,Bartlam Mark,Ye Sheng,Jiang Fan,Liu Yiwei,Zhao Guoping,Rao Zihe 24

羊脑吡哆醛激酶的晶体结构研究 李明晖,Francis Kowk,常文瑞,Chi-Kong Lau,张季平,Samuel C.L.Lo,江涛,梁栋材25

蚯蚓纤溶酶组分A(EFEa)的晶体结构研究26

汤涌 王锋 望超 江涛 张季平 梁栋材 常文瑞A general mechanism for β-lactam and protein acetylation revealed by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abtoxin resistance protein complexed with acetyl coenzyme A ZiheRao 27

Brownian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corpion Toxin Maurotoxin with the Voltage-gated Potassium Ion Channels Wei Fu,Meng Cui,James M.Briggs,Xiaoqin Huang,Bing Xiong,Yingmin Zhang,Xiaomin Luo,Jianhua Shen,Ruyun Ji,Kaixian Chen,Hualia28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1-110片断及其突变体的核磁共振研究 刘东升,叶克穷,冯银刚,王金凤29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端粒DNA结构进行直接观测 曹恩华 陈艾 孙雪光30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谭玉蓉,张勤奋,孙京臣,卢炘英,周正洪,张景强31

大分子拥挤对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变性和复性的影响 任国平 蔺宗 王志珍32

Folding-unfolding of 33-kDa protein from photosystem Ⅱ explored by hydrost atic pressure perturbation Kangcheng Ruan,Chunhe Xu,Claude Balny 33

盐酸胍变性氨基酰化酶再折叠的研究 曾宪纲1 谢强3 郭泰2 周海梦3 34

Design,Synthesis of New FKBP12 Inhibitors With Potential Neurotrophic Efficiency Fei Sun,Zihe Rao35

2.膜与细胞生物物理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的反馈调节机制 陈佺36

端粒末端复制与细胞分裂控制 谭铮,郝玉华37

Nur77蛋白在胃癌细胞凋亡诱导和生长抑制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吴乔,刘苏,叶晓峰,陈睦传,苏文金38

PKC作用于可调控分泌的两种不同机制 徐涛39

膜脂影响G蛋白调节因子(RGS4)插膜,构象与活性 欧阳英石,屠亚平,杨福愉 40

光动力作用引发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极化状态、以及胞内膜蛋白的变化41

崔宗杰,薛良琰,邱松茂,Nancy L Oleinick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胃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吴坤,赵岚,单毓娟42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己糖转运蛋白Hxt7在酵母细胞中的细胞生物学和动力学研究 叶玲,Arthur L.Kruckeberg,Jan A.Berden,Karel van Dam 43

Induction of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by tubeimoside I isolated from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in HeLa cells Ma Run-di,Su Wei-ming,Shao Hai-yan,Liao Ming-neng,Huang Lai-zhen,He Dong-mei,Yu Li-jian 44

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的保护作用 李冬海,阮翔,许强,王可玢,公衍道,匡廷云,张秀芳,赵南明 45

可以促进A β聚集的神经毒性拮抗剂——Humanin 邹平,胡白和,沙印林,聂松青 46

骨骼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Ryanodine receptor)氧化还原调控机制的 夏若虹,谢红,朱培闳 47

物质跨膜转运中机械力的效应影响 李月舟,魏华,梅岩艾,周汉清,孙家廷,张志鸿48

细胞膜单个L型钙通道与ryanodine受体间的钙信号转导 王世强,E.G.Lakatta,程和平49

蛋白激酶Cα在血管外膜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高平进,朱鼎良,孙爱军,李燕,姬开达,刘建军50

交插脂双层结构及其功能 陆敬泽,陈建文51

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 β1-40对膜脂的通透性的影响 马晓翠,沙印林,林克椿,聂松青52

运用BIAcore探讨天然神经毒素多肽与相关靶离子通道的相互识别和作用(Using BIAcore to approach the interaction of neurotoxic polypeptide and targets of ion channels on the membrane) 吉永华 53

褪黑素受体介导的膜离子通道调节作用的研究 梅岩艾,宦春雷,吴明明,周觅欧,孙家廷,张志鸿54

跨膜蛋白微结构域是否具有独立的结构-功能特性? 丘小庆55

细菌视紫红质以及相关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刘嘉,明明,黄力,刘坚,陈彦涛,丁建东56

3.神经生物物理学两种共释放的中枢快递质在突触前和突触后水平的对话 徐天乐57

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调制的突触机理 汪萌芽58

蝙蝠与小鼠听觉皮层神经元方位角调谐特性的比较 沈钧贤,陈其才,齐占恒59

The first anatomic evidence of Hubel and Wiesel's model of simple cell receptive fields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Zhan Xiping(詹喜平)and Shou Tiande(寿天德) 60

早期听觉经验改变大鼠年龄-依赖性中枢NMDA受体NR1mRNA表达 孙心德,崔一蕾,卢静萍,李扬61

用显微图象技术研究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和损伤 公衍道,杨光,龚锴,张秀芳,赵南明62

The effects of ne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aired inferior collilular neurons on frequency tuning WU Feijian,CHEN Qicai,JEN P H-S 63

视动神经元对静止刺激的反应性质和感受野不同区域的视觉作用 顾勇 曹鹏 王远 王书荣64

脊髓背角伤害性信号的神经编码与加工 陈军,郑继宏65

An important new area in the brain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and memory Shu,Si Yun66

Conus toxin κ-BTX:a specific opener of Ca2+ and voltage activated BK channels Zhuan Zhou1,Kai-Lai Duan1,Lin-Lin He1,Chen Zhang1,Cheng-Wu Chi2,Chong-Xu Fan3,Ji-Sheng Chen3 and Xiao-Ke Chen167

癫痫脑干功能障碍的多层次多学科研究 田心68

人类神经tau与DNA的相互作用 华茜,赫荣乔69

ATP敏感的K+通道对低氧诱发的全身惊厥的防御作用 汲娟娟70

离子种类、离子强度、通道功能状态对Ryanodine受体(RyR)相互作用的影响 胡晓芳,陈克樱,胡均,夏若虹,朱培闳71

意识问题是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 汪云九72

心血管系统的节律 吴国强73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中图像配准的优化模型与方法 唐焕文 付宇光 唐一源74

认知过程动态复杂性研究 郭晓晖 葛霁光 方林75

4.理论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 刘湘军76

Proteome-wide analysis of protein function composition reveals the clustering and phylogenetic properties of organisms Lunjiang Ling(凌伦奖),Jinhua Wang(王金华),Yan Cui(崔岩),Wei Li(李蔚),and Runsheng Chen(陈润生) 76A宇称不守恒与生物分子77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多信息融合的肿瘤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黄英武,郭健,孙之荣78

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叶鞘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沈世华,荆玉祥,匡廷云,小松节子79

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和信息分析 孙啸 谢建明 陆祖宏80

Is cellular prion protein a metallochaperone for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张红雨,蒋圣娟 81

挖掘基因与抗癌药物间可能的生物学关联 包雷 过涛 孙之荣82

蛋白质复杂性简化和折叠动力学研究 王炜,王骏,樊克83

DNA序列的高维空间数字编码与运算法则 陈惟昌,王自强84

构象熵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结合自由能的贡献85

王存新,马晓慧,陈慰祖用离散增量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型 李前忠,吕志清,贾孟文 86

分子动力学与粗粒化模型相结合提高采样效率的方法 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 87

5.自由基生物物理过氧化氢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株WB-F344增殖转化作用及机理 施广璞,杜洪震,刘子文,刘旭,吴元德88

BRAIN IRON MISREGULATION:ONE OF INITIAL CAUSE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Y Ke,YZ Chang,XL Duan,ZM Qian 89

活性氧在细胞信号转导中是一个第二信使吗? 沈恂,慈维敏,郑翌90

天然多酚类快速修复DNA的电子传递机理 郑荣梁,范波涛,黄中洋,林昌俊,石益民,赵晨阳91

亚硝酸盐介导的降压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田亚平92

氧化还原介导PI3-K/PKB-JNK信号通路串话调节人肝癌细胞生长 刘珊林,刘冠中,申宗候,施冬云93

Decreased Bcl-2 expression and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nitric oxide-induced apoptosis in G6PD-deficient 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 cells Mei-Ling Cheng,Hung-Yao Ho,Tao-Tao Wei,Ying-Chung Chen,Yi-Wen Huang and Daniel Tsun-Yee Chiu 94

Perspectiv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antioxidants in the inhibition of ox-LDL damaging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Liu Geng Tao 9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ancer chemoprevention by t ea polyphenols through modulating oxidativ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cancer cells Jen-Kun Lin 96

抗氧化剂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机理 赵保路97

膜磷脂酰丝氨酸氧化在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中的作用 刘尚喜,陈瑗,周玫,侯凡凡,Velerian E Kagan98

ROS介导的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 杨祥良,徐辉碧,王海涛,刘琼99

哺乳动物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钟良玮,Arne Holmgren100

新的抗氧化研究理论简介 海春旭101

关于新型自由基捕获剂发展方向与分子设计的几点考虑 刘扬,徐英凯,刘阳平,陈中伟,刘斌,孙健,刘科102

过量硒补充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甘璐,刘琼,徐辉碧,朱玉山,杨祥良103

Direct Interaction of Arginine and Methylglyoxal Generates Superoxide Anion:An Ideal Superoxide Generat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Superoxide-Scavenging Ability of Food Extracts Using Ul traweak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Tsan-Zon Liu 104

NO在小麦-条锈菌互作系统中的时间进程和诱导抗性 郭萍,曹远林,李振岐,赵保路105

6.光生物物理植物蓝光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王小菁106

藻胆蛋白连接/异构酶和藻胆蛋白生物合成 赵开弘107

生物光子学无损伤功能成像新方法 邢达、谭石慈、何永红、姚勇108

光生物学免疫及基因分析技术进展——均相测定、生物传感器、多通道检测技术及生物发光测序 杨晓林 109

紫色光合细菌天线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超快动力学 张建平110

第二信使神经酰胺在UVB诱导细胞凋亡时的信号转导作用 丁振华,郑莉,凌朝辉,周美娟,胡庆柳,陈桂明,刘斐球111

THz远红外光谱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汪力112

利用非放射方法研究光照强度对豌豆PSII蛋白体内磷酸化的影响 李炯,杜林方,张年辉,朱晓峰113

强光对蓝藻Synechocystis sp.PCC 6803中藻胆体的功能的影响 毛海滨,李国富,阮翔,吴庆余,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114

内源光动力肿瘤灭活机制:ALA与ALA hexyl ester的比较研究 陈暨耀,任庆广,吴淑敏 115

利用生物发光测定PBP对虫荧光素酶复性的促进作用 刘亚宁,刘成刚,赵新华,朱美财,陈涛116

非视觉动物细胞膜介导的协同光信号转导机制 刘承宜,段锐,李燕,李艳玲,蔡雄伟,黄平117

新型光敏剂2-丁胺-2-去甲氧基竹红菌乙素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胰腺癌Capan-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刘子文,赵玉沛,朱预,吴元德,张曼华 118

7.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单离子微束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吴李君,许安,黑国庆,余增亮119

γ射线致小鼠恶性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 蔡建明 韩玲 李百龙 黄定德 傅志超 黄越承 林亚华 赵芳 高建国 陈杞120

从7th Int.Workshop“Radiat.Damage to DNA”看DNA辐射损伤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 丘冠英 12l空间飞行对水稻种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梅曼彤,易继财,庄楚雄,陈志强,刘向东,王慧,陈伟栋,周峰,陈中正,姚涓122

宇宙辐射研究是航空航天环境医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葛盛秋,温静,丰廷宗,陈慰茹123

重离子束治癌中对运动肿瘤的适形治疗方法 李强,S.Groezinger,T.Haberer,G.Kraft124

我国重离子束治癌的基础研究 李文建,李强,党秉荣,周光明,卫增泉,颉红梅125

模拟微重力对培养软骨细胞的影响及Mg2+和SeO32对不良影响的拮抗 李生广,张旭,李小兵,杨树长,江丕栋,林治焕126

γ射线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黄定德,陈杞,韩玲,蔡建明,傅志超,李百龙,黄越承,林亚华127

低频脉冲电场细胞非热生物效应的机理:场与胞间信号分子的作用 陈树德、齐红星、彭梦勇、戴雩文、张红峰128

使用手机是否危及人体健康分析 牛中奇,阎静,王海彬,侯坚强,高昕129

环境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作用机理 阮迪云130

离体培养昆虫细胞系(Sf9)冷休克敏感性的研究 沈超,郑从义,李朝阳,屈三甫131

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研究 田德源132

8.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和药理学之间的新边缘学科—生物力药理学 廖福龙,韩东,李文,梁日欣,游云,欧阳志钢,殷小杰133

对一种血液粘度“质控物”流变学性质的研究结果分析 施永德134

流体切应力是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因素 陈槐卿135

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 何作云 刘健136

生命周期中,血细胞流变学及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进展 文宗曜137

应力—基底—细胞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蔡绍皙,王远亮,王红兵,黄岂平,吴泽志,张惠静138

LFA-1与ICAM-1单键粘附力的研究 庄逢源,赵红,董晞,李秀峰139

白花前胡对大鼠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作用研究 洪洋,俞航,王健勇,邢军140

羰基紧张对生物组织的流变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龚萍 印大中141

选择素/配体相互作用的二维反应动力学 龙勉,黄俊,陈娟,Cheng Zhu142

平行圆板流动腔(Parallel-circular-plate flow chamber) 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萧蓝143

心脏瓣膜生物支架制作与细胞种植 潘銮凤,龙莉,吴春根144

压力负荷型心脏重塑中的凋亡与增生 廖旭东,陈佺,陈兰英145

9.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技术蛋白质芯片的现状与未来 靳刚146

核仁超微结构及其DNA排布构型的图像信息处理的研究 胡匡祜 苏万芳 陶伟 蔡念 李淑宇147

对单个活态细胞结构与功能无损实时在位多参数同时监测 黄耀熊 148

非线性显微光学成像及其应用 马辉149

超分辩生物医学成像处理技术 苏秉华 金伟其 刘广荣 牛丽红150

三维反卷积荧光显微图像恢复方法比较 李栋栋1,郭学彬2,瞿安连1,徐涛151

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及应用 林波海 周宏伟 吴维 王丽华152

血栓体内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抗栓新药研究中应用 邵开峰,卢晓,杨瑞芳,蔡绍皙,茹炳根153

神经动力系统的相变机制研究及其进展 王如彬1,张志康154

生物学中光学显微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吴世法155

用全内反射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单个囊泡事件 吴政星、白丽、许亮、徐涛156

四、科学墙报1.分子生物物理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晶体低温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安晓敏、李海涛、云彩红、赵旭东、常文瑞、梁栋材157

古菌DNA结合蛋白Ssh10b的基因合成,表达及其初步核磁共振研究 崔球,童宇峰,冯银刚,王金凤158

谷子和甘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克隆 丁在松 林荣呈 荆玉祥 李良壁 匡廷云159

晶体中的蛋白分子堆积分析 冯丹,曾宗浩160

溶菌酶在凝胶过滤复性中的行为特点 谷振宇,苏志国,周海梦161

以MDM2-p53复合物为靶标的活性肽合成及结构测定 顾军,冯银刚,王金凤,尹大力162

PrPC与蛋白质X结合位点可及性的初步探讨 郭明雄,艾建宇,吴显辉,孙桂鸿,冯胜彦,陈蔚梅,熊晓然,吴斌163

甲状腺素球蛋白的胍变性去折叠 洪远凯,孟凡国,汤洪敏,周海梦164

斑头雁Hb的TB态与Hb四级结构 华子千 165

酶催化反应计算机模拟、米式方程的适用条件以及酶活测量中的数据分析 黄鹏翔,孙飞,饶子和166

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R-藻蓝蛋白2.4?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 江涛,张季平,常文瑞,梁栋材167

二硫苏糖醇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热变性过程的影响 李国富,阮翔,毛海滨,李冬海,公衍道,陆巍,张荣铣,张秀芳,赵南明168

C-末端去五肽亚硝酸还原酶初步晶体学研究 李海涛,张俊英,刘明毅,Jean LeGall,张文章,张季平,梁栋材,常文瑞169

蚯蚓纤溶同功酶EFEa溶解人类纤维蛋白的双重途径 李莉,吴岑,赫荣乔170

Rubrerythrin晶体结构研究:酶活性机制与锌离子移动相关 李梅,刘明毅,Jean LeGall,桂璐璐,廖军,江涛,张季平,梁栋材,常文瑞171

FKBP52 N端结构域的晶体结构 李鹏云,丁怡,吴蓓丽,舒翠玲,沈倍奋,饶子和172

人核心蛋白聚糖成熟蛋白编码序列的cDNA克隆与表达 李慎涛,庞海,李雪梅,吴昕,张晓雪,段昕,吴昊,饶子和173

抗烟毒素蛋白质突变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和结晶和性质研究 李晓峰、孙飞、丁怡、饶子和174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BV X Protein Gene Li Xuemei,Pang Hai,An Jianli,Li Shentao,Duan Xin,Wu Hao,Wu Xin,Zhang Xiaoxue,Rao Zihe175

来自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的“Green Protein”的一个组份-含锰超氧化物岐化酶的三维结构 廖军,刘明毅,张俊英,李梅,Jean Le Gall,桂璐璐,张季平,江涛,梁栋材,常文瑞176

广西眼镜王蛇蛇毒酸性磷脂酶A2的三维结构与功能 许素娟,张海龙,舒雨雁,宋时英,林政炯177

编码蚯蚓纤溶酶组分A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178

刘俊峰,王新泉,徐磊,张季平,常文瑞,梁栋材第一类热滞蛋白HPLC-6热滞活性的研究 刘俊杰,李前忠179

亚硝酸还原酶的突变体I257E:酶促反应过渡态之一的类似物的晶体结构 刘盛权,张俊英,刘明毅,Jean LeGall,张文章,张季平,梁栋材,常文瑞180

菠菜和黄瓜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LHC-Ⅱ)的三维结晶 柳振峰,严汉池,王可玢,张季平,桂璐璐,匡廷云, 梁栋材, 常文瑞181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核酸的结构研究 张勤奋,杨艺峰,程凌鹏,张景强,卢炘英182

大肠杆菌DnaJ的分离,纯化及初步晶体学研究 鲁敬华,王晓玲,王志珍,梁栋材,常文瑞183

精氨酸对肌酸激酶构象和活性的影响以及盐诱导的类熔球态 欧文斌,王日升,周海梦184

折叠过程中的精氨酸激酶平衡态中间体的研究 潘继承,饶学明,周海梦185

人源Dok-5接头蛋白PTB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石宁,唐开福,高雨,金鉴,陈宇航,高峰,唐洪,彭小忠,袁建刚,强伯勤 饶子和186

二硫键在蝎神经毒素天然分子骨架中的作用 孙艳梅,朱荣焕,王大成187

β3型多肽环自组织的理论研究 谭宏伟,陈光巨,刘若庄188

盐酸胍变性精氨酸激酶再折叠平衡态研究 汤洪敏,于振行,孟凡国,周海梦189

蚯蚓纤溶酶组分B和F的鉴定、结晶和初步晶体学研究 王锋 望超 李梅 张季平 桂璐璐 梁栋材 常文瑞190

水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膜的影响 王敖金,徐建兴191

嗜热古菌Aeropyrum.pernix K1酰基氨基酸释放酶(AARE)的初步晶体学研究 王刚刚,高仁钧,丁怡,杨海涛,曹书桂,冯雁,饶子和192

GB1蛋白去折叠相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王吉华,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193

Rho家族GTPase的GEF和GAP驱动的交换/水解循环动力学机制 谭英才,王维宁194

来源于非解朊栖热菌HG102的耐热β-糖甘酶晶体结构研究195

王新泉,何向远,杨寿钧,常文瑞,梁栋材β-arrestinl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王占新,刘璟璇,王新泉,常文瑞,裴钢,梁栋材196

Rho家族GTP结合蛋白与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谭英才,吴昊197

天门冬氨酸对氨基酰化酶构象和活性的影响以及盐诱导的熔球态 谢强,郭泰,周海梦198

大肠杆菌分子伴侣系统GroE的分子可及性研究 熊晓然,岳大为,艾建宇,吴显辉,冯胜彦,陈蔚梅,郭明雄,吴斌199

分子伴娘存在下蛋白质热变性的双指数动力学模型 修志龙,昌增益200

细胞色素c氧化酶芯片的电子传递 王敖金,徐建兴20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用于人类DNA聚合酶b和不同DNA底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杨军,蔡佩欣,杨梦甦202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优化可溶性蛋白质晶体生长中的应用 管荣津,王淼,杨娜,王大成203

生物常温超导现象及应用 杨青204

水分子与β-螺旋防冻蛋白表面相互识别的分子力学模拟 杨作银,陈光巨,刘若庄205

植物钙调素基因表达、纯化及初步晶体学研究 云彩红,桂璐璐,孙大业,白娟,常文瑞,梁栋材206

SDS对精氨酸激酶的变性作用及人工分子伴侣帮助下的复活 于振行,汤洪敏, 高丹,潘继承,周海梦207

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单斜晶系晶体结构研究 张季平,王新泉,李乐农,常文瑞,桂璐璐,郭宝江,梁栋材208

三种缺失铁钼辅因子的固氮酶钼铁蛋白结晶研究 赵剑峰,吕玉兵,赵颖代小虎,王耀萍,黄巨富209

新型分离单组分蚯蚓纤溶蛋白(EFE)同功酶的亲和层析技术 赵静,赫荣乔,李东风210

神经传导的蛋白质理论 赵钦一211

两种新型固氮酶组分Ⅰ蛋白的晶体生长研究212

赵颖,赵剑峰,吕玉兵,代小虎,仓怀兴,王耀萍,黄巨人源精氨酸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 周卫红,毛洋,李雪梅,李慎涛,庞海,饶子和213

2.膜与细胞生物物理分子识别法介导的紫膜蛋白的定向组装 陈德亮,路英杰,隋森芳,徐兵,胡坤生214

化学合成抗菌肽tachyplesin对BGC-823细胞膜系的作用 刘艳,陈瑞川,施文荣,郑微云,张鲁榕,陈奕欣215

钙对K562细胞摄铁的调控 慈维敏,李文玉,沈恂216

重组人红细胞膜带3蛋白胞质段的表达、纯化和特性 丁滪,姜维华,周汉清,张志鸿217

脂质体介导Bcl-xL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CNE-2Z细胞的影响 何桂蓉,周克元,蔡康荣,梁统,何承伟218

ATP-induced Quantal Release from Free Synaptic Terminals in Superior Cervical Gangl ion Neurons Lin-Ning HE(何林玲)and Zhuan ZHOU(周专)219

高效顺式与反式氯氰菊酯对棉铃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贺秉军,刘安西,陈家童220

羟自由基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生物力能学变化 贺雨虹,陈晶,王国春,任建国,蔡国平221

蜂毒素与紫膜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胡坤生,施桦,蒋秋兴,张衡涛222

蛋白质全新设计:纳米尺度多肽自组织聚集体 黄力新,沙印林223

GAP-43对Goα的激活及其构象变化的荧光研究 张玲,黄有国224

A549/DDP的顺铂抗性与膜脂变化相关性的NMR研究 黄振华,童宇峰,王金凤,黄有国225

红细胞膜上Band 3交联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姜维华,丁滪,胡小健,周汉清,张志鸿226

人工非肽离子通道在类脂双分子膜中重组的研究 李洁,Reiner Salzer,周专227

花生四烯酸刺激的嗜中性白细胞的呼吸爆发与PI3K和PLC信号通路228

刘江,刘朝霞,沈恂频谱水对大鼠白细胞粘附和微循环的影响 刘育英1 赵秀梅1 刘凤英1 郑世荣1 胡小慧2 陈俊岭2 陈险峰2 胡阳青229

Up-regulation of exocytosis by PKA in rat pancreatic single beta cells Lou Xuelin,Qu Anlian,Zhou Zhuan,Xu Tao230

Ultrastructural study on apoptosis of human malignant tumor cell lines induced by tubeimoside Ⅱ isolated from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Rundi Ma.Tingxi Yu and Lijian Yu231

诱导细胞凋亡的溶酶体—线粒体途径? 苗琦,闫玲,翟大勇,韩学海,杨福愉232

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β1-40对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马晓翠,沙印林,林克椿,聂松青233

诱导的DRG神经元胞内钙释放 欧阳昆富,程和平,吴才宏234

神经节苷脂GM1对鞘磷脂/胆固醇脂双层结构的影响 裴波,陈建文235

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的复性作用 阮翔,李冬海,许强,公衍道,匡廷云,张秀芳,赵南明236

脂双层膜表面结构与稳定性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孙润广 张静 齐浩237

高三尖杉酯碱对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唐旭东,周克元,祝其峰238

TPEN对[3H]ryanodine与兔骨骼肌肌浆网系囊泡结合的作用 王汇,夏若虹,陈克樱,朱培闳239

黄单胞菌属甘蓝黑腐病甘蓝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的一种外膜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王凌云,郑颖,张旭家240

氧化型胆固醇的血管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风智慧,张永钦,吴斌,程时241

人源与鼠源的Bid在诱导脂质体泄漏与聚集上的差异 翟大勇,闫玲,韩学海,杨福愉242

Array Informatics-Exploit Microarray,Genome Sequence and Bioinformatics Chow lai man,Mengsu Yang243

钙调蛋白对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调节作用 阳冬梅,吴才宏,程和平244

光合膜双半乳糖脂与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的相互作用 阳振乐,李良璧,匡廷云245

大黄素和大黄酸诱发巨噬细胞[Ca2+]i振荡的特征及其医学意义 杨文修,王辉,董志勇,刘保华,余奕246

高胆固醇血症对兔胆管括约肌细胞内Ca2+跨膜转运的影响 杨向新,魏经国,王耀程,陈宝莹247

柴胡皂甙(Ⅰ)刺激胰腺腺泡酶分泌和升高[Ca2+]i的信号通路 余奕,杨文修,王辉,张文正,刘保华,董志勇248

扇贝多肽在体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张彩梅,刘晓萍249

皮质酮快速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电压门控钙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 张春光,何立铭,周专,徐涛250

内吞后的天花粉蛋白如何逃避降解而“攻击”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张帆,夏晓峰,隋森芳251

甘草次酸是AT1受体的激动剂 张凤云,岳保珍,贺师鹏252

β1肾腺能刺激通过激活L-型钙通道增加大鼠心肌细胞静息状态钙火花发放频率 张广钦,付昱,阳冬梅,吴才宏,程和平253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油酸以及胆固醇对磷脂酰乙醇胺脂质膜立方相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张静,孙润广254

沙棘次生代谢物致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章平,孙斌,瞿伟菁,孙心德255

临床胃腺癌Fas、PCNA表达与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赵岚,单毓娟256

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释放机理的研究 郑艳华,金海京,陈佺257

多肽Aglycin对大鼠β细胞的作用 朱洪亮,陈正望,徐涛258

胞内钙水平对嗜中性粒细胞胞吐动力学的影响 朱莹,张春光,刘艳玲,王利君,吴健民,徐涛259

菲咯啉铜配合物诱导肝癌细胞G1期凋亡 周晖,郑从义,邹国林,陶德定,龚建平260

3.神经生物物理视系突触膜上受体的相互作用 王红,温晓红,蔡浩然261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反应特性:多电极记录研究 陈爱华,周艺,龚海庆,梁培基262

猫DLS区细胞对光流刺激的反应特性 陈辉,李兵,刁云程263

Effects of Nimodipine,an L-type 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on chicken cochlear funct ions 陈林,孙伟,Richard J Salvi264

NMDA受体在大鼠经验-依赖性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 崔一蕾,董素珍,吴芳,李新建,孙心德265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在fMRI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范丽伟,唐焕文,唐一源266

新化合物FLZ-52A抗实验性帕金森氏病的研究 冯卫红,魏怀玲,刘耕陶267

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型钙电流的双向变化 李晓明,李建国,胡平,高天明268

非线性诱发电位提取方法的仿真研究 耿新玲,田心269

果蝇学习记忆中的信息整合 龚海韵,刘力270

小鼠颌下腺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下位神经损伤后突触的变化 龚锴,杨光,蒋伍玲,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271

神经放电的随机性和确定性整数倍神经放电节律的变化规律 古华光,任维,杨明浩,李莉,刘志强272

胆固醇含量对Aβ/膜的相互作用及Aβ聚集的影响 吉尚戎,武一,隋森芳273

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与c-fos表达的影响 角建瓴,赖新生,张家维,刘承宜,刘颂豪274

基于大脑新皮层功能柱结构的简化模型 李速,齐翔林,汪云九275

大鼠中脑神经元听-视整合及行为表征276

李先春,郭宜平,李新建,董莉,孙心德等亮度颜色光刺激诱发的瞳孔瞬态反应 李峙,陈凌育,赵信珍,孙复川277

QBrn-2:下丘脑和垂体后叶以外的故事 刘伟,赫荣乔,薛志刚278

Xvax2调控爪蟾眼睛发育的分子机理 刘缨,Giuseppe Lupo,Giuseppina Barsacchi,William A.Harris,赫荣乔279

视觉运动信息处理系统的测不准和感受野的自组织问题 陆惠民,史美德,田洁280

GABA能抑制调制大棕蝠下丘听神经元时间编码模式 栾瑞红,Jen,PHS,孙心德281

汉字词联想的fMRI研究 唐一源,张武田,骆姚星,宋鹤山,马林,李德军282

视皮层神经元感受野内外抑制作用的数学模型 齐翔林,潘晓川,汪云九283

动态细胞集群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任立刚,齐翔林,汪云九284

双眼运动竞争中的多重交替OKN Multi-OKN (eye movements during the binocular motion rivalry) 孙复川,童剑亮 王存国285

甘丙肽在弓状核中镇痛作用的研究 孙衍刚,于龙川286

等强和非等强双声刺激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反应的前掩蔽效应 唐杰,陈其才,N.G.Bibikov287

汉字词判别的MEG和MRI研究 唐一源,张武田,孙吉林,吴杰,张万琴,宋鹤山288

家鸽副视觉系统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和形态特征:脑片研究 唐宗湘,王书荣289

婴儿痉挛症听觉诱发脑电小波分量的混沌分析 陶华英,田心290

分眼运动刺激的双眼复合特性 田敬 王存国 孙复川291

光照对中枢(SCN)及外周生物钟基因表达规律的影响 童建,杜玉珍292

OKN眼动反应与视觉时间脉冲反应特性异常 童剑亮 王健瑚 孙复川293

双眼竞争(Binocular Rivalry)中双眼组合的空间特性 王存国 李峙 孙复川294

果蝇在抉择过程中的行为修饰 王顺鹏,唐世明,李岩,郭爱克295

Panum极限情况满足双眼融合的唯一性约束 吴新年,汪云九296

新生鼠离体脑片吸气神经元的分布及非NMDA受体对呼吸的调制 吴中海,潘秉兴,王宁黔,史月,李自强297

婴儿痉挛症高幅失律脑电产生机制的仿真研究 肖振国,田心298

Notch显性失活突变体阻断果蝇24小时学习记忆 钟毅,葛学彩,谢佐平299

猫视皮层神经元对长时程光流刺激的适应特性 徐颖,李兵,刁云程300

生物信息学与神经信息学数据库的整合 唐一源,沈钧贤、徐志敏301

海马锥形细胞树突发育的三维电镜研究 杨光,龚锴,蒋伍玲,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302

NMDA受体在小鼠生后脑听觉功能发育中的作用 杨弘彦,毕彩霞,臧绍云,周律怡,罗丁,曾雪梅,孙心德303

家鸽背外侧丘脑神经元参与外侧单眼视觉和环境亮度检测 杨瑾,李潇,王书荣304

随机自共振引起的一种神经放电新节律 杨明浩,古华光,李莉,刘志强,任维305

康脑灵颗粒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础实验研究 姚晓渝,杨勇,孙敬昌,闫滨,赵启韬,季旭明306

运用生物信息论方法对听皮层神经元声反应特性形式的分析 张铭,陈其才307

关于脊髓损伤的中枢性疼痛的脑电信号分析 张旭,原征,李杨308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实现fMRI信号的盲分离309

钟明军,唐一源,唐焕文4.理论生物物理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模拟 艾建宇,吴显辉,冯胜彦,陈蔚梅,郭明雄,熊晓然,吴斌310

基因融合规律的统计分析 蔡禄,孙之荣311

HIV-1整合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陈慰祖,宋伟,王存新312

DNA碱基的9元平面数字编码 王自强,陈志华,陈惟昌313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生物进化 程淼,阮戈,江凡,饶子和314

基于信息互补思想的真核生物启动子识别方法 樊晓丹,孙应飞,李岭,胡驰峰,李衍达315

杏仁外侧核参与大鼠皮层AⅠ区神经元听觉信息的调制 何德富,徐敏华,陈福俊,周绍慈316

密码子上下文关联与蛋白质结构 胡秀珍,黄延昭,肖奕317

基于结构的蛋白质超家族进化研究 季星来,孙之荣318

氨基酸序列的数学描述 靳利霞,唐焕文319

心电信号长序列复杂度的研究 李川勇,杨中服320

蛋白质与蛋白质软对接的方法研究 李春华,陈慰祖,王存新321

低等生物基因组中短ORF的分布与形成原因 李宏322

二维心肌可激媒质激发波的有效控制 李莉,刘力,张广才,曲直323

生物芯片分析结果判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思路 李岭,孙向青,计宏凯,胡驰峰,樊晓丹,孙应飞,李衍达324

使用基因表达谱进行肿瘤分子分型和特征基因提取325

李泽,孙之荣在心肌可激媒质中近共振驱动条件下一对螺旋波的控制和消除 刘力,李莉,张广才,曲直326

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装配辅助系统 禹胄,李涛,赵进东,罗静初327

人类选择性剪接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 马飞,庄永龙,黄颖,李衍达328

基于距离矩阵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快速比较方法 乔立安,公衍道,张秀芳,赵南明329

心肌可激媒质电活动非线性动力学 曲直330

蛋白质与底物复合物体系的绝对结合自由能计算 宋伟,陈慰祖,王存新331

两种肝细胞特异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应飞,樊晓丹,胡驰峰,计宏凯,李岭,李衍达332

氨基酸分类与蛋白质二级结构相关性 王守源 李晓琴 罗辽复333

酵母螺旋酶(YRF)基因的结构域及其家族的演化 王小龙,李宏334

线粒体遗传密码简并的变偶识别法则 陈志华,王自强,陈惟昌335

结构基因组学靶基因筛选及可溶性预测软件平台 吴昊 莫丽娟 李雪梅 饶子和336

动态贝叶斯网络结合先验生物学知识构建调控网络 夏雪峰,孙之荣337

脑放射性药物的溶剂效应与脑吸收值关系的研究 宋伟,薛颖,王存新338

双重碱基体的系统分析 杨洁,鲍驹,王小梅,潘琪339

智能化的网络信息搜索引擎——数据检索及分析系统(DRANS) 张成岗,周奇340

蛋白质结构类预测的模型与方法 张立震,唐焕文341

线虫基因组外显子与内含子特征研究 张利绒,罗辽复342

小鼠鼻咽部组织相对特异基因调控区的克隆与分析 张玲 李红 谢鹭 韩为农 冯湘玲 何志巍 姚开泰343

hNDR2、mNDR2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分析研究 张绍武 潘泉 张洪才 张敏贵344

抗真菌物质与酵母细胞作用后全基因表达谱的聚类法分析 张岩,张亮,周一鸣,安爽,果德安,周玉祥,曾令文,程京345

两个蛋白质家族转录调控的统计计算分析与比较 郑家顺,吴加金,孙之荣346

基于典型调控环节的分子调控网络建模 庄永龙 马飞 李岭 李衍达347

5.自由基生物物理Ⅰ型胶原能通过清除羟自由基抑制凋亡 贺雨虹,陈晶,任建国,蔡国平348

一氧化氮对小麦条锈病菌孢子萌发及条锈病症状的影响 曹远林,牛永春,徐小峰,赵保路349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砷诱导的胃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陈艾,曹恩华,秦静芬350

胃癌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血浆中SOD、MDA变化的研究 陈丽娜,马波,许艳,朱翔,高佩琦351

茶多酚对铅毒性引起的HepG2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 陈留记,扬贤强352

类囊体膜中生成超氧阴离子的电子漏假说 陈中伟,徐英凯,刘斌,孙健,刘科,刘扬353

严重烫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其细胞与分子机制 丁海勤 周播江,柳林 程时354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H2O2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 6的影响 崔秀云,潘东宁,付攀峰355

扇贝多肽UVB氧化损伤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和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丁擘晓,张健,仲伟珍,孙永叶,王玉贞,王春波,王跃军356

一氧化氮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关系357

董矜,田亚平Mab HIM70对人Np NADPH氧化酶的调节 法祥光,杨琳358

活性氧(ROS)信号调节机制 冯安吉,海春旭,尚淑琴359

扇贝多肽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和小鼠皮肤UVA氧化损的保护作用研究 韩彦弢,方丽华,刘占涛,孙永叶,刘晓萍,王春波,王跃军360

过氧化体增生剂非诺贝特对人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 焦鸿丽,赵保路361

Structure and Efficacy Characteristic Scavenging Effect of Chnionin On Oxygen Free Radicals 李明362

HM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线粒体和DNA损伤的影响 金萍,孙韬,李燕363

灯盏花乙素清除活性氧作用的研究 刘宏,杨祥良,周林珠,徐辉碧364

大豆叶绿体中NO的产生及其ESR研究 刘立辉,曹远林,赵保路365

尼古丁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ESR研究 刘强,陶毅,赵保路366

二氧化硫(SO2)对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的氧化损伤作用:SO2是一种全身性毒物 孟紫强367

茶对酚抑制小鼠脑单胺氧化酶的动力学研究 聂广军,徐超,赵保路368

不同剂量VA对补充定量VE后肝脏VE抗氧化拮抗作用的研究 海春旭,王璐,秦绪军369

活性氮自由基生物学 杨唐斌 曲丽娜370

氧化应激参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介导NIH 3T3转化和成瘤 石益民,张玲,蓝轲,梁莉,丁彦青,姚开泰371

葛根总黄酮对H202所致PC12细胞损伤防护效能研究 宋淑珍,房征宇,汪德清,田亚平372

微量元素硒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中NO产生的微电极检测 孙晓辉,杨祥良,叶寒青,刘琼,徐辉碧373

抗氧化剂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汪德清1,Critchley Julian AJH2,田亚平1,Thomas G Neil2,王成彬1,宋淑珍1,Tomlinson Brian374

糖尿病病人血液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测定及其意义 王成彬,田亚平,汪德清,赵军平375

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合成及活性测定 雷文,徐小英,王建华,谷俐,王远亮376

G6PD-deficient human foreskin firbroblast cell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peroxynitrite Tao-Tao Wei,Mei-Ling Cheng,and Daniel Tsun-Yee Chiu377

芦荟中几种新型抗氧化多羟基酚的分离、表征与性能研究 王红梅,徐英凯,陈中伟,施伟,刘扬378

氧化自由基在青石棉诱导AL细胞CD59基因突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许安,吴李君,余增亮,Tom K.Hei379

H2O2对人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反馈调节 杨琳 法祥光380

山楂黄酮对蒙古沙鼠(Mongolian Gerbils)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德良,赵保路,靳玉群,靳恩泽381

茶多酚和EGCG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广献,曲喜英,祝其锋382

茶多酚对硝普钠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月婷,赵保路383

海洛因依赖小鼠体内脂类、DNA、蛋白质的损伤和抗氧化治疗 张云涛,郑秋生,郑荣梁384

急性镉中毒大鼠肝脏氧自由基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周雍,吴越,叶煦亭,杨志峰,郑尊385

人早老蛋白-1基因(ps-1)的克隆及其在PC12细胞中表达 张广献,曲喜英,祝其锋386

6.光生物物理不同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叶片光抑制、光氧化和早衰的关系用 焦德茂,李霞,黄雪清,季本华387

KT和钙对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的体积和CaM含量的影响 张瑞凤,李德红,潘瑞炽,王小菁388

光子中医学进展389

刘颂豪,角建瓴,刘承宜藻红蓝蛋白α亚基缺失突变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宋波,朱菁萍,周明,赵开弘390

圆二色谱仪的升级改造 林波海 周宏伟 吴维 王丽华391

藻胆蛋白连接异构酶在色素蛋白重组中的作用研究 武栋,朱菁萍,周明,赵开弘392

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重组体系 周明、王鲁、郑雷、赵开弘393

钙信号在新型胺基苝醌衍生物光敏药物(2-BA-DMHA)诱导MGC-80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周志祥,张志义394

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对几种脱辅基藻胆蛋白的催化作用 朱菁萍,曾志雄, 周明,周宜开,赵开弘395

化学交联处理对PSII放氧核心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朱晓峰,杜林方,张年辉396

7.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飞行人员中辐射敏感性的差别 陈蔚如,冯英进,郭英,刘绛光,贾保山,段世英,孙天平,赵俊贤,彭新涛,张海丽397

重离子束在生物体产生的核碎片研究 党秉荣,李文建,李强,卫增泉398

低能氮离子束对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杜严华 丘冠英399

宇宙辐射受照剂量的计算分析 冯英进,陈蔚如,葛盛秋,姜洁,段世英,贾保山,孙天平,赵俊贤,彭新涛 400

SHP-1、SHP-2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中变化的研究 黄定德 陈杞 韩玲 蔡建明 李百龙 傅志超 黄越承 高建国 401

电离辐射对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金一尊 402

电子顺磁共振(EPR)对HSV-2增殖速度调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李宗山 邓子琴 刘汉燕 冯珏孙,曾繁清 张沪生 胡修愚,高仰岱 403

FHIT基因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中变化的研究 林亚华 潘真 韩玲 蔡建明 李百龙 黄定德 黄越成 付志超 高建国 404

小鼠不同细胞数骨髓移植后回巢与生存率观察 孙苏平 蔡建明 项莺松 赵芳 黄定德 高建国 杨如俊 405

80 MeV/u12C6+离子对T4DNA连接酶的辐照效应研究 王潇 李文建 高清祥 冯岩 邱丽梅 周利斌 卫增泉 406

低能铁离子束对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辐照效应研究 袁世斌,卫增泉,李文建,李强,党秉荣,周光明,颉红梅,王菊芳,马秋峰,毛淑红,高清祥,李海燕,傅四希 407

2450MHz微波辐射对大鼠脑组织LTP和脂褐素的影响 赵亚丽 彭小东1 杨玉华 马洪波 宋锦萍 浦京遂 408

一种新型肿瘤放料增敏药:甘氨双错钠在临床上的使用 郑秀龙,孟祥顺,赵芳,李雨 409

8.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血管管壁剪切应力在体外反博作用下的变化 包芸 杜健航 靳亚非410

红细胞径向迁移的物理机制 梁路光,付大伟,诸挥明 411

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caveolin-1的调节 孙瑞娟 董唏 胡青华 X.WANG J.F.STOLTZ 412

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合成及活性测定 雷文2,徐小英2,王建华1,谷俐1,王远亮 413

改造旧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的新尝试 严宗毅,孙树,山慧贤,凌锋,王大明 414

9.现代生物物理方法与技术诱发电位提取的最新技术及实现 白洋,彭承琳,吴宝明 415

壳聚糖—明胶共混物作为神经修复材料的研究 程明愚,邓劲光,公衍道,赵南明,张秀芳 416

单细胞粘附用于不同中药制剂治疗脑梗塞的比较研究 董晞,赵红,孙瑞娟,庄逢源 417

高压氧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高仰岱、李宗山、万贯一 、刘训新 418

用微图型化的pH敏感性水凝胶基底控制细胞铺展形态的初步探索 蒋稼欢,梅德强,夏俊培,蔡绍皙 419

血液透析中患者总体水及细胞外液的测定 李杨,张旭,原征 420

活体细胞氧化应激的1H NMR和31P NMR检测 刘琼,张伟,Jorgen Clausen 421

SPR生物传感器研究整合素蛋白αIIbβ3与RGD多肽的特异结合 路英杰,张帆,隋森芳 422

一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激发光系统 马俊富,朱延彬,王治才,郭周义 423

大腹圆蛛包卵丝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机械性能 潘志娟 李春萍 盛家镛 刘敏 424

蜘蛛丝的热性能研究 盛家镛 潘志娟 陈宇岳 孙建平 425

“光肥”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影响 石志远 426

Monitoring Biological Cell Reactions with Controlle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n a Microfluidic Device Li Cheuk Wing,Yang Jun,Mengsu Yang 427

改造旧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系统的新尝试 颜坤,彭继明 428

动态光散射法测量亚纳米粒子大小—分子量为387的胆固醇 杨正红,Stuart Bayley429

加速器质谱技术在DNA加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游冬青,陈杞,韩玲 430

四、索引 431

五、赞助与参展公司名单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