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文学史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文学史 第2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88156.jpg)
- 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80196514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6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文学史-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文学史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现代文学3
第一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生3
第一节 广阔背景下的民族民主潮流和台湾人民斗争方式的转换3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崛起和旧文学的颓落7
第三节 新文学运动的发生经过16
第二章 萌长期新文学创作的实绩29
第一节 为台湾新文学奠定基础的萌长期的创作29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赖和40
第三节 张我军的理论贡献与创作实践54
第四节 杨云萍与杨守愚的文学活动与创作65
第五节 虚谷与杨华的小说与诗歌79
第三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91
第一节 新文学运动面临的新情势91
第二节 文艺园地的扩展和文学思潮的活跃97
第三节 《南音》、《福尔摩沙》与《先发部队》专业文学刊物的出现105
第四节 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与新文学队伍的汇流115
第四章 呈现繁荣的发展期文学创作126
第一节 主题、题材的拓展与风格、手法的多样126
第二节 昂扬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的文学斗士杨逵138
第三节 朱点人与王诗琅的小说创作149
第四节 愁洞与翁闹的小说创作162
第五节 王白渊、陈奇云等左翼文艺团体内外的诗歌创作173
第六节 郭水潭、吴新荣与盐份地带诗人群181
第七节 杨炽昌与风车诗社193
第五章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重挫204
第一节 战争的严酷摧残和文学的曲折延伸204
第二节 社会风情画与吕赫若的创作211
第三节 张文环和龙瑛宗的小说创作220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文学里程碑——吴浊流232
第五节 时代困囿下的不灭诗魂245
第六节 散文与戏剧创作257
第四编 当代文学275
上篇 当代台湾文学的前期状况275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275
第一节 历史的巨大转折与台湾作家面临的新困境275
第二节 大陆作家相继来台与台湾文学向祖国的汇流278
第三节 文学园地的开拓与建设284
第四节 杨逵、吴浊流等在光复后的文学活动与创作289
第二章 文学的极端政治化和非政治化倾向对它的离弃295
第一节 “战斗文学”的高倡及其演变和特点295
第二节 文学的非“战斗”化倾向对“战斗文学”的游离和反拨307
第三章 50年代前期各种思潮交迭下的文学创作315
第一节 林海音、孟瑶、郭良蕙等女作家的创作315
第二节 钟理和的创作329
第三节 杨唤、钟鼎文等的诗歌创作338
中篇 当代台湾文学的中期发展347
第四章 传统、现代与本土三种文学思潮的对峙与消长347
第一节 台湾经济转型的背景及其对文学思潮的影响347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与传统文化思潮的冲突355
第三节 乡土文学思潮的勃兴和乡土文学论争365
第五章 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及其诗人创作380
第一节 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发展及其论争380
第二节 纪弦、郑愁予与“现代派”诗人群400
第三节 覃子豪、余光中与“蓝星”诗人群419
第四节 洛夫、痖弦与“创世纪”诗人群444
第六章 现代派小说的兴起及其作家创作471
第一节 《现代文学》杂志与现代派小说的兴起471
第二节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78
第三节 王文兴、欧阳子等“现代文学”作家群490
第四节 七等生及其他现代倾向作家的创作504
第七章 “留学生文学”与台湾旅外作家515
第一节 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和范畴515
第二节 “无根一代的代言人”於梨华520
第三节 聂华苓的小说创作529
第四节 丛甦、张系国、马森与后期的“留学生文学”537
第八章 乡土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作家创作552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复苏和发展552
第二节 钟肇政的小说创作559
第三节 郑清文、李乔的小说创作570
第四节 黄春明的小说创作583
第五节 陈映真的小说创作592
第六节 王祯和、王拓、杨青矗的小说创作602
第七节 宋泽莱、季季、曾心仪、洪醒夫的小说创作614
第九章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627
第一节 从“笠”到“阳光小集”:对现代诗的反拨627
第二节 林亨泰、白萩、陈千武与“笠”诗人群640
第三节 吴晟、罗青等70年代的青年诗人661
第十章 “军中文艺”的演变与军中小说家的创作679
第一节 “军中文艺”的延续和演变679
第二节 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等军中小说家的创作685
第十一章 散文创作(上)703
第一节 台湾散文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03
第二节 梁实秋、张秀亚与50年代的散文创作714
第三节 余光中、琦君与60年代的散文创作720
第四节 在王鼎钧、张晓风与70年代的散文创作729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上)742
第一节 台湾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流派特征742
第二节 夏志清、余光中等的主体派文学批评744
第三节 叶石涛、陈映真等的客体派文学批评752
第四节 颜元叔、欧阳子等的本体派文学批评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