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行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织行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048956.jpg)
- 王志电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13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组织行为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组织行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1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学1
一、组织1
二、组织行为学4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5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5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6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9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9
二、组织行为学的目标9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0
一、观察法10
二、实验法11
三、调查法12
四、个案研究法13
五、模型法14
第二章 个体心理18
第一节 人性的基本假设18
一、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18
二、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20
三、组织行为学与人性研究23
第二节 需要与动机24
一、需要24
二、动机25
第三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27
一、知觉27
二、社会知觉30
第四节 归因理论34
一、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34
二、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34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34
四、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35
五、维纳的归因理论35
六、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35
第五节 个体决策37
一、决策类型37
二、决策中的心理偏向37
三、决策中的道德考虑41
四、决策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六顶思考帽41
第三章 个性44
第一节 气质44
一、气质的含义44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45
三、气质对行为的影响47
第二节 能力48
一、能力的概念48
二、能力的分类48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49
四、能力差异50
五、能力与组织管理51
第三节 性格53
一、性格的含义53
二、性格的类型54
三、性格的发展和形成55
四、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56
第四节 人格57
一、什么是人格57
二、有关人格理论58
三、人格类型60
四、人格测验62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情绪与工作满意度69
第一节 价值观69
一、价值观的含义69
二、价值观的形成70
三、价值观的作用71
第二节 态度74
一、态度的概念74
二、态度的成分75
三、态度的特点75
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76
五、态度的转变与士气的提高79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80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80
二、情绪和情感的类别82
三、情绪的功能84
四、情绪对组织成员的影响85
五、不良情绪的调适和排解86
第四节 工作满意度87
一、工作满意度的含义87
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88
三、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89
四、工作满意度与消极行为90
五、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91
第五章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97
第一节 组织承诺的概念97
一、组织承诺的含义97
二、其他类似的概念99
第二节 组织承诺的形成101
一、物质层面连续承诺的形成101
二、制度层面规范承诺的形成102
三、精神层面感情承诺的形成103
四、不稳定环境下的组织承诺104
第三节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04
一、组织承诺对离职的影响104
二、组织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105
三、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影响的机制105
四、组织承诺对负向结果变量的影响106
第四节 组织承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106
一、通过招聘甄选合适的员工107
二、通过内部晋升来培养情感承诺108
三、通过培训和宣传来培养情感承诺108
四、通过沟通和支持来培养组织承诺109
第六章 群体心理112
第一节 群体的类型、概念与功能112
一、群体的概念112
二、群体的类型113
三、群体的功能114
第二节 群体发展的阶段116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116
二、间断-平衡模型118
第三节 群体的特征119
一、群体角色的种类119
二、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120
第四节 群体规范与心理压力121
一、群体规范和角色规范121
二、群体压力和从众现象124
第七章 群体行为和结构128
第一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128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29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129
三、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130
四、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理论131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与士气133
一、群体凝聚力133
二、群体士气138
三、群体与团队139
第三节 非正式群体143
一、非正式群体的涵义143
二、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145
三、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45
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146
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148
第四节 群体动力论149
第五节 群体决策152
第八章 激励理论161
第一节 激励概述161
一、激励的概念161
二、激励的作用16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164
一、需要层次理论164
二、双因素理论167
三、成就需要理论168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170
一、公平理论170
二、期望理论172
三、强化理论174
第四节 激励模式175
第九章 冲突、沟通、人际关系与团队181
第一节 冲突与冲突管理181
一、冲突的概念及相关观点181
二、冲突管理183
第二节 沟通与沟通管理188
一、沟通的含义188
二、沟通的过程及类型189
三、沟通的障碍192
四、沟通障碍的克服194
第三节 人际关系195
一、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195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96
三、人际关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97
四、改善群体人际关系的方法199
第四节 团队管理200
一、团队的概念和类型200
二、创建团队的过程201
三、成功的团队的创建202
第十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208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者208
一、领导的含义208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209
三、提高领导影响力的途径213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215
一、传统素质理论216
二、现代特质理论217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218
一、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219
二、管理方格图理论220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221
一、菲德勒的权变模型223
二、情境领导理论224
三、路径—目标理论226
第十一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229
第一节 组织工作概述229
一、组织工作的内容、过程229
二、组织工作的原理230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231
一、组织结构设计内容231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232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233
四、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235
五、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237
六、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型结构238
七、部门化240
八、集权与分权241
九、直线与参谋244
第三节 组织结构常见形式246
第四节 人员配备252
一、人员配备的含义252
二、人员配备的系统方法及原则253
三、人员的选聘254
四、人员招聘的程序256
五、人员的培训257
六、人员的考评257
第十二章 组织文化262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262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262
二、组织文化结构263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类型、功能和内容264
一、组织文化的类型264
二、组织文化的功能266
三、组织文化的内容267
第三节 组织设计268
一、组织设计的概念268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268
三、组织的职权体系271
第四节 组织文化建设273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273
二、组织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274
三、组织文化建设的程序275
四、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276
第五节 企业跨文化管理277
一、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概念277
二、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必要性278
三、企业跨文化管理的要求与方法278
四、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策略与技巧278
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281
第一节 组织变革281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281
二、组织变革的征兆282
三、组织变革的原因282
四、组织变革的阻力283
五、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有效措施284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实施285
一、卢因的三阶段变革模型286
二、泰奇和德凡纳的模型288
三、圣吉等人的变革模型288
四、科特的八阶段模型288
五、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288
第十四章 组织发展292
第一节 组织发展292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292
二、组织发展的特征293
三、组织发展的程序及方法295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296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296
二、学习型组织发展297
第三节 虚拟组织298
一、虚拟组织的概念298
二、虚拟组织的特点299
参考文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