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丹阳市吕城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丹阳市吕城镇志
  • 丹阳市吕城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韦竹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8023878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1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779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丹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丹阳市吕城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章 建置 区划45

第一节 境域45

第二节 建置45

第三节 行政区划47

一、明清时期行政区划47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47

三、解放后行政区划48

第四节 集镇 行政村 居委会49

一、集镇49

二、行政村50

三、居委会73

第二章 地理 环境85

第一节 地形 地貌85

第二节 气候85

一、四季特征85

二、气象要素87

三、灾害性天气88

附:自然灾害录90

第三节 土地 土壤93

一、土地93

二、土壤93

第四节 河流95

一、京杭运河95

二、东战备河95

三、西战备河95

四、吕渎河95

五、新河95

六、永济河95

七、庙河95

八、永丰河95

九、向阳河95

十、军民河96

十一、陈巷河96

第五节 植物 动物96

一、植物96

二、动物97

第六节 环境保护98

一、污染源99

二、污染治理100

第三章 人口104

第一节 人口规模104

一、人口总量104

二、人口分布108

三、人口变动109

第二节 人口构成110

一、民族构成110

二、性别构成111

三、年龄构成111

四、文化构成113

五、职业构成114

附:百岁老人简介115

第三节 计划生育116

一、计划生育历程116

二、宣传教育122

三、计生服务122

四、婚育管理123

第四章 农业126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126

一、土地改革126

二、农业合作化127

三、人民公社化128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130

第二节 耕作制度131

一、作物熟制131

二、作物种植132

第三节 作物面积与产量134

一、作物面积134

二、作物产量135

第四节 作物品种143

一、品种演变143

二、良种选育144

第五节 作物栽培145

一、水稻145

二、三麦147

三、棉花147

四、油菜148

五、病虫害防治148

第六节 作物肥料150

一、有机肥150

二、无机肥151

第七节 农具 农机152

一、农具152

二、农机153

第八节 服务机构157

一、农机服务站157

二、农村经营管理站157

三、农业服务中心158

第九节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8

一、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158

二、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159

三、丹阳市永兴面粉有限公司159

第五章 林牧渔业161

第一节 蚕桑业161

一、面积与产量161

二、品种162

三、桑田管理162

四、蚕的饲养163

五、蚕茧处理163

第二节 林业165

一、用材林165

二、经济林166

三、风景林166

四、花卉盆景167

第三节、牧业168

一、家畜168

二、家禽171

三、特种动物172

第四节 渔业174

一、面积与产量174

二、品种与养殖176

三、经营管理176

第五节、多种经营177

一、蔬菜177

二、食用菌178

三、珍珠蚌178

四、编织品179

第六节 服务机构180

一、吕城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站180

二、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180

第六章 水利183

第一节 河道治理183

一、老河浚修184

二、新河开挖187

第二节 闸涵修造188

一、水闸修造188

二、涵洞修造189

第三节 农田灌排190

一、电力灌溉站建设190

二、灌排渠道建设192

第四节 农田整治196

一、平整土地196

二、架设农桥196

第五节 体制改革198

第七章 工业200

第一节 工业所有制200

一、私营手工业与工业200

二、国有工业201

三、乡镇工业202

四、民营工业208

五、校办工业211

第二节 工业门类217

一、电热合金217

二、化工涂料218

三、轻纺服装219

四、粮油加工220

五、机械制造221

六、建筑行业222

七、其他行业223

第三节 工业园224

一、吕城工业园224

二、运河工业园224

三、东村工业园225

第四节 企业选介225

一、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225

二、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226

三、丹阳市精密合金厂227

四、丹阳四达化工有限公司228

五、江苏顺发电热材料有限公司229

六、江苏轻扬电镀有限公司230

七、丹阳市龙鑫合金有限公司230

八、丹阳市建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231

第五节 管理机构232

第六节 供电用电234

一、发电234

二、供电235

三、用电235

四、电力管理237

第八章 村镇建设239

第一节 建设规划239

一、集镇规划239

二、村庄规划241

第二节 集镇建设246

一、街市布局246

二、道路 桥梁247

三、供水 排水250

四、护岸 护坡252

五、路灯252

六、居民住宅253

七、园林绿化254

八、环境卫生255

九、主要建筑255

第三节 村庄建设257

一、村民住宅257

二、农村道路258

第九章 商贸 服务业 工商行政261

第一节 商业概况261

一、古代商业261

二、民国时期商业262

三、解放后商业263

第二节 商业体制264

一、国营商业264

二、集体商业268

三、私营商业271

第三节 商贸形态273

一、个体摊点273

二、综合商店274

三、专营店274

四、连锁超市274

五、专业市场275

第四节 商贸经营277

一、农产品购销277

二、生产资料供应279

第五节 传统服务业283

一、饮食业283

二、住宿业283

三、理发业283

四、浴室业284

五、茶水业284

六、修理业284

七、文书打印业285

八、照相业285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285

一、管理机构285

二、工商登记286

三、商标注册287

四、市场监管288

五、质量督查289

第十章 邮政 电信 交通291

第一节 邮政291

一、机构沿革291

二、邮路292

三、邮政业务293

第二节 电信293

一、有线电话293

二、移动电话294

第三节 交通294

一、水路294

二、公路296

三、铁路297

四、航空298

五、交通管理和运输机构299

第十一章 财税 金融302

第一节 财政302

一、财政机构302

二、财政体制302

三、财政收支304

第二节 税务308

一、田赋308

二、农业税309

三、工商税311

四、机构与管理314

第三节 金融315

一、金融单位315

二、货币317

三、存款储蓄319

四、信贷320

第四节 保险322

第十二章 政党 群团323

第一节 政党323

一、中国共产党323

二、中国国民党340

第二节 群众团体341

一、工会341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343

三、少年先锋队344

四、妇女联合会345

五、农民协会346

第十三章 政权机构349

第一节 权力机构349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49

二、选举代表353

三、依法履职354

四、代表活动354

第二节 政府机构356

一、机构沿革356

二、新中国成立后吕城历届政府主要政务363

第十四章 民政 劳动 人事371

第一节 民政371

一、拥军优属371

二、抚恤375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76

四、社会救济378

五、社会福利384

六、婚丧管理385

七、地名管理388

第二节 劳动389

一、劳动制度389

二、劳动就业391

三、劳动管理393

四、劳动保障395

第三节 人事396

第十五章 政法399

第一节 民国警政399

第二节 人民公安400

一、机构400

二、户政401

三、社会治安403

四、政治保卫410

五、交通管理413

六、消防414

第二节 司法415

一、机构415

二、法律服务416

三、法制宣传417

四、民事调解418

第三节 人民法庭420

第十六章 军事421

第一节 兵役421

一、募兵与征兵制421

二、志愿、义务兵役制422

三、预备役制424

第二节 驻军425

一、古代驻军425

二、近代驻军425

三、解放后驻军426

第三节 军事设施426

第四节 战事427

一、古代战事427

二、近代战事428

三、解放后战事429

附:日军暴行录429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431

第六节 民兵432

一、组织建设432

二、军事训练433

三、政治教育434

四、革命斗争与社会活动435

第十七章 教育438

第一节 私塾书院438

一、私塾438

二、书院438

第二节 幼儿教育438

一、发展历程438

二、中心幼儿园440

第三节 小学教育442

一、发展历程442

二、吕城中心小学445

第四节 中学教育453

一、发展历程453

二、吕城初级中学455

三、吕城高级中学457

第五节 成人教育463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465

第一节 农业科技465

一、科技组织465

二、科技队伍467

三、科技活动468

四、科技成果470

第二节 工业科技470

一、科研机构470

二、科研队伍473

三、科研项目474

四、科研投入476

五、科研成果477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482

第十九章 文化 体育485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485

一、文化站485

二、广播电视服务站488

第二节 文化娱乐设施489

一、书店489

二、图书馆490

三、影剧院490

四、农村电影放映队492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492

一、传统文艺492

二、戏曲演唱494

三、文艺宣传495

第四节 文学艺术495

一、文学作品495

二、书法 绘画496

三、音乐 舞蹈497

四、绣品 盆景498

第五节 新闻报道499

第六节 文物499

一、古建筑500

二、石刻501

三、金银器503

四、古树名木504

第七节 体育505

一、球类505

二、游泳507

三、太极拳507

四、健身舞508

五、田径508

第二十章 卫生511

第一节 医疗单位511

一、诊所 医院511

二、药店514

第二节 医疗制度515

一、公费医疗515

二、合作医疗517

三、医疗保险519

四、乡村医生522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524

一、血吸虫病防治524

二、霍乱(副霍乱)防治525

三、流行性出血热防治526

四、结核病防治526

五、病毒性肝炎防治527

六、脊髓灰质炎防治527

七、伤寒(副伤寒)防治528

八、疟疾防治528

九、非典型性肺炎预防529

第四节 妇幼保健529

一、孕产妇保健529

二、妇女病查治530

三、少儿保健531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533

第二十一章 社会 生活537

第一节 人民生活537

一、经济收入538

二、住房539

三、衣着540

四、饮食540

五、出行540

第二节 民俗541

一、时令习俗541

二、节日习俗542

三、婚丧喜庆习俗544

四、民间礼俗554

五、庙会 集场 荷灯会555

六、生产习俗557

七、生活习俗558

第三节 新风尚560

一、男女平等560

二、婚事新办560

三、尊老爱幼560

四、见义勇为561

五、乐善好施562

第四节 语言563

一、方言563

二、谚语565

三、歇后语570

第五节 宗教571

一、佛教571

二、道教572

三、基督教572

附:吕城镇、运河镇寺庙庵堂572

第六节 姓氏宗祠575

一、姓氏575

二、宗祠577

三、族规 家训582

第二十二章 传说轶事民谣589

第一节 人物与史实传说589

一、孙权射虎589

二、吕蒙稻草筑城退曹兵591

三、陈珤抗倭592

第二节 神话与其他传说593

一、吕城不建关帝庙593

二、吕洞宾泰定桥上卖汤团594

三、俞伯牙六桩桥头觅知音595

四、孟姜女过吕城595

五、无心白果的来历596

六、颜良救驾598

七、黄姓始祖的来历599

八、陈八大王斗邪恶600

九、荷花池的来历601

十、圣旨路的来历602

十一、吕大仙搭救姜尚书603

十二、“内当家”的由来605

十三、清明上坟拗杨柳606

第三节 革命斗争轶事608

一、泰定桥上毙日军608

二、抗日女英雄葛王氏609

三、诱杀汉奸611

四、夜半挫敌护北撤612

五、智缴伪警察局枪支613

六、虎狼窝里劫枪弹614

第四节 民间歌谣615

一、长工说地主615

二、说唱十张台子615

第二十三章 人物617

第一节 人物传略617

一、古代名人617

二、近现代名人621

三、革命烈士633

第二节 人物简介637

一、军政界637

二、教育界644

三、科技界656

四、新闻 司法 文艺界672

五、企业界677

第三节 人物名录681

一、革命烈士名录681

二、劳动模范名录684

三、乡贤名录686

四、先进人物名录689

附录691

一、文献691

二、碑记695

三、艺文698

(一)黄之晋·自题《吕城杂咏》698

(二)历代名人咏吕城6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