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012634.jpg)
- 邓丽,谢继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5843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绿色产业-产业发展-研究-汶川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主题选择及基本范畴界定1
二、逻辑框架及内容结构11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13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15
第一节 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研究15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15
二、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16
三、生态文明内涵的研究18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相关范畴理论研究21
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1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25
三、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30
第三节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发展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的理论思考35
一、工业文明框架下发展绿色产业的局限和反思35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37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系统构成40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44
一、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44
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46
三、促进区域财富增加47
第二章 国内外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实践及其经验借鉴49
第一节 日本阪神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经验49
一、制定和实施“不死鸟”复兴计划49
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1
三、以科技和人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52
四、创造建设绿色产业发展文化52
第二节 美国加州地震灾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53
一、确定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54
二、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54
三、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新产业发展援助55
四、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55
第三节 我国唐山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55
一、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56
二、积极寻求新的绿色增长点57
三、不断美化产业发展环境57
第四节 我国丽江地震灾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实践经验58
一、坚持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协同开发58
二、建立遵循自然规律的产业发展理念59
三、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系60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61
第一节 汶川地震灾区的发展概况61
一、资源禀赋状况61
二、经济人口状况63
三、产业发展状况67
第二节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绿色产业的必要性70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需要71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73
三、改善产业外部性问题的需要74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76
第三节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有利条件80
一、消费结构升级为绿色产业发展带来市场契机80
二、宏观环境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重大利好80
三、灾区拥有发展绿色产业的资源优势82
四、灾区发展绿色产业的产业基础条件较好82
第四节 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87
一、体制性障碍87
二、经济性制约88
三、资源环境制约90
四、意识性障碍91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92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92
一、指导思想92
二、基本原则94
第二节 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97
一、统筹兼顾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97
二、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98
三、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98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99
一、灾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点领域99
二、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102
三、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103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绿色工业建设与发展106
第一节 加快传统优势工业绿色化改造107
一、传统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改造107
二、传统化工业绿色化改造108
三、传统轻工业绿色化改造109
第二节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绿色工业110
一、电子信息产业110
二、航空航天产业110
三、清洁能源产业111
四、绿色生物制药产业112
第三节 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114
一、新材料产业114
二、绿色建材产业114
三、节能消费品产业115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绿色工业的途径115
一、大力推广工业循环经济115
二、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工业绿色化117
三、倡导发展低碳工业经济119
四、高标准承接产业转移121
五、构建绿色产业集群123
六、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24
第六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127
第一节 加快发展复合型生态种植业128
一、节水节地型生态粮油种植业128
二、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业129
三、特色生态农作物种植业130
第二节 大力发展集约型生态畜牧养殖业131
一、节粮食草型无公害牲畜养殖131
二、节粮型无公害家禽养殖132
三、多样化节饵渔业132
第三节 鼓励生态农业链条延伸发展133
一、绿色食品加工134
二、农业生态观光136
三、森林碳汇产业138
四、名贵花卉苗木培育139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绿色农业的途径140
一、加快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农民140
二、广泛推广使用绿色农业技术142
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143
四、实施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145
五、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147
六、建设绿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0
第七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汶川地震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152
第一节 现代旅游业153
一、生态旅游153
二、文化旅游156
三、纪念旅游160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162
一、大熊猫品牌文化产业163
二、提升发展传统文化产业164
三、推进发展数字娱乐产业165
第三节 现代金融服务业166
一、大力建设现代金融市场167
二、加快完善现代金融组织网络168
三、积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168
第四节 加快汶川地震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途径170
一、制定和实施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170
二、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170
三、培育灾区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171
四、打造灾区现代服务业基地172
第八章 生态文明下汶川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173
第一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73
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173
二、加快交通体系建设174
三、推进能源设施建设175
四、构建信息网络平台176
第二节 加强人才与科技支撑177
一、人才资源开发177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78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79
第三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180
一、政策制定与完善181
二、机制建设与创新185
第四节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189
一、生态法制建设与完善190
二、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与完善192
三、加快完善绿色采购法制建设193
第五节 倡导生态文明文化建设195
一、提升灾区社会绿色环保意识195
二、积极开展各种绿色文化活动197
三、提倡灾区绿色消费文化197
四、推进灾区企业绿色伦理建设198
五、培育灾区知名绿色企业品牌199
参考文献201
致谢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