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494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肌梗死的基础知识1
一、心脏的位置与结构1
二、心脏的功能3
(一)功能表现3
(二)基本功能4
三、血管和血液循环9
四、冠状动脉的循环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2
(一)冠状动脉的循环特点12
(二)冠脉的主要功能13
(三)影响冠状动脉循环的因素14
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15
六、心肌梗死的概念及其分类16
(一)心肌梗死的概念16
(二)心肌梗死的分类17
第二章 心肌梗死的病因病理20
一、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0
二、心肌梗死的病理22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26
(一)常见促发因素26
(二)促发因素28
第三章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30
一、好发部位和范围30
(一)概述30
(二)好发部位与临床表现的联系30
(三)梗死范围与心功能的关系31
二、发病前兆32
三、症状表现33
(一)胸痛33
(二)全身症状33
(三)心肌酶学检测33
(四)心律失常34
(五)心源性休克34
(六)心力衰竭35
(七)胃肠道症状35
四、体征表现35
(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表现35
(二)血压35
(三)心脏体征36
五、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36
(一)时间36
(二)年龄37
(三)典型心肌梗死和不典型心肌梗死41
(四)老年人常见心肌梗死42
六、心肌梗死并发症43
(一)各期并发症表现43
(二)心脏破裂情况分析50
七、临床表现与冠脉病变的联系51
(一)冠状动脉轻度病变51
(二)冠状动脉重度病变51
第四章 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3
一、临床诊断53
(一)疼痛型53
(二)休克型53
(三)心力衰竭型54
(四)心律失常型54
(五)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及其影响因素55
二、检查诊断57
(一)病史57
(二)一般检查57
(三)特殊检查57
(四)患者进行运动试验的指导方针68
三、鉴别诊断69
(一)心绞痛69
(二)急性心包炎71
(三)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71
(四)急性肺动脉栓塞72
(五)急腹症72
(六)餐馆性冠心病73
四、患者做血液动力学检查与监测的情况分析73
五、检出心肌梗死后残余心肌缺血的方法74
第五章 心肌梗死的治疗75
一、治疗方法75
(一)急性期监护75
(二)一般治疗75
(三)镇痛76
(四)抗凝和溶栓治疗77
(五)介入性治疗79
(六)外科治疗82
(七)中药治疗85
(八)针灸疗法87
(九)其他治疗90
(十)治疗方法比较91
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94
(一)梗死后并发症的治疗94
(二)无合并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106
(三)发生室性早搏应采取的相应措施108
(四)致命因素及其处理方法109
三、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110
(一)院外自救措施110
(二)院外他救措施113
(三)降低死亡率的相应措施114
四、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意义116
五、心肌梗死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116
(一)患者出院前应做的检查及评价116
(二)预后情况分析118
(三)预后的影响因素119
(四)对预后的评价121
第六章 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新进展124
一、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新概念124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138
(一)溶栓试验概况138
(二)溶栓试验的评估142
(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145
(四)溶栓治疗的禁忌证147
(五)溶栓治疗的并发症148
(六)常用溶栓药物150
(七)溶栓治疗成功的评价指标155
(八)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临床应用的选择156
(九)再灌注损伤与再灌注心律失常157
(十)溶栓治疗的展望160
第七章 心肌梗死的预防与保健162
一、心肌梗死的预防162
(一)始发预防162
(二)再发预防164
(三)三级预防措施165
二、心肌梗死后的保健171
(一)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71
(二)饮食疗法175
(三)患病后活动的选择185
(四)气功辅助治疗190
(五)患病后自我心理调节法196
三、心肌梗死的护理198
(一)护理方法198
(二)急性期的康复护理199
(三)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202
(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康复护理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