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问津文库 星桥诗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问津文库 星桥诗存](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998146.jpg)
- 苏之銮原著;曲振明整理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5280356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诗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问津文库 星桥诗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曲振明1
星桥诗存三百首3
题词一 谨以先后为序:3
题词二3
题词三4
题词四用王仁安题词韵4
题词五5
题词六5
题词七5
题词八6
题词九6
星桥诗存三百首卷上8
五古8
咏杜8
哀灾民8
叹世风9
吊某少年军官用杜工部《石壕吏》韵9
弹雨10
吊某将军10
题侍瑞图静乐园用东坡《司马君实独乐园》韵10
和瀛南迂叟读易原韵11
和瀛南迂叟拟古原韵11
和迂叟自嘲原韵12
清道光间某藩宪拟增地税勘至津之海河各村先大夫父用中公据情哀陈得以寝息今追忆前事谨成一古12
自爱12
夙不嗜酒聊饮即醉深以多饮为戒13
六十四初度自寿13
六十五岁自寿14
诞辰酌酒14
郑筠荣先生重义轻财造福乡里一乡同感兹成五古以述其事15
寿郑筠老八十15
读刘君蓉生令祖孝珊先生文昌帝君阴骘文五律遗集谨题一古用志钦佩16
秋蝇16
闻镜波得子赋此申贺以待会开汤饼饱我老饕16
岁暮述怀17
七古17
赠倬卿贺年禧17
孙孝女歌17
明费宫人故里18
抱棺孝子歌19
忆亡儿士进19
观直奉血战电影有感20
江浙之战20
大鱼21
震生先生善画梅谨赋此志佩22
星桥诗存三百首卷中23
五律23
自述23
即事23
微风23
细雨24
七律24
彭祖楼24
雍门村24
泗水亭25
歌风台25
戏马台25
铜雀台26
燕子楼26
黄楼26
苏姑庙26
陶潜柳27
桓温柳27
和筱荃咏岳武穆27
和南湖先生哭中山先生诗原韵28
读梁任公先生饮冰室集28
答瀛南迂叟赠肖像28
赠瀛南迂叟29
和筱荃村居感怀原韵29
赠罗寄庵先生30
读寄庵先生小言成此30
和寄庵极目原韵30
赠梁逊卿先生31
和品青述怀步原韵31
和陈诵洛抱棺孝子诗原韵31
和兰亭十六叔赤壁原韵32
宪章弟见余自寿诗谬加称道因赋此以示32
独坐写怀32
鲁鱼亥豕33
字33
雁字33
雁阵33
承某君留饮濒行赋此34
郑麟孙福寿图成诗以志喜34
小江南34
麟孙为八景印章余已各题一诗谨再赋此志感35
书贾35
赠李寿如先生35
闻某乙为庸医所误赋此以警告延医者35
子士迪承镜波荐充财务局局员为此勉之36
诫诸孙36
示鸣驹鸣骅鸣骧诸孙36
示诸子叠前韵36
麟孙生子命名连猪取义亥年亥月余戏作此诗以博一笑37
再贺镜波生子之喜37
贺瀛南迂叟得孙37
答自宽原韵二首38
杜诗38
予好作诗苦无佳句赋此自嘲38
诗钟39
诗肠39
诗情39
诗胆39
诗痴40
感时40
快吟40
赠严范孙先生41
再赠严范孙先生41
和严范孙先生有感原韵41
赠城南诗社诸公41
见报载诸大诗家题吴子通纪录册谨成一律42
华壁臣先生书屏联助振42
挽严范孙先生次其自挽韵42
哭仙舟表弟43
幼彭邀杨寿山署员及官民两校职教员会饮余与镜波陪座席间忆及仙舟遂成此作43
士选儿殁后恸欲废诗今忽思作遂成此章44
闻榆关激战感而赋此44
长城44
有自旧战场来者谓夜半每闻鬼语因援笔为此44
招待军队45
吊战区灾民45
不赴租界避乱用陈图南《归隐》韵45
鼠战45
闻将息战诗以志喜46
赠某大帅46
驻防军开追悼会诗以挽之46
叹各省水灾47
小站稻田被大水淹没以桔槔向外抽泄47
区自治47
区公所成立赋此示子士迅48
某君劝办地方公益诗以谢之48
大风有感48
感时49
感事49
择婿49
我见49
补袜50
七夕后一日立秋50
秋槐50
秋竹叠前韵50
和刘蓉生落叶步原韵51
观菊有感51
和刘辅周洋菊花诗52
和辅周秋夜听雨原韵52
岁寒三友图52
冬至有感用杜工部《冬至》韵52
敝裘53
岁暮偶咏53
和竹泉甲子除夕书怀原韵53
偶咏用竹泉《除夕书怀》韵54
赠艾君学川54
和芸生先生游颐和园步原韵54
徐霭人以客途有感一首见示谨步韵慰之56
和镜波世兄五十述怀原韵56
星桥诗存三百首卷下58
五绝58
晏起58
有感58
咏菊58
喜咏59
七绝59
夜不成寐念战区灾民得诗六首59
连夜闻炮声不寐60
将军60
兵道60
阅报60
劝息战61
咏某大帅61
梦某伟人61
剿匪62
寒夜不寐怀义勇军叠韵八首62
夜坐有感63
南北战63
破砚63
乐羊子妻断机勖学63
张子房63
梁鸿妻孟光举案齐眉64
鲍宣妻桓少君提甕出汲64
诸葛孔明64
除三害64
裴度还犀64
宋郊渡蚁65
贾似道斗蟋蟀65
明妃曲65
读段芝老长歌65
减捐66
禁烟66
放赈66
官产处停办66
咏徐公仰裴66
镜波纳宠招饮我未叨扰赋此以待弄璋67
题郑麟孙重印牛痘书序后67
郑麟孙姻弟著六书通检韵遯叟印赏两书谨为序之并各题一绝67
和赵筱荃自嘲68
挽留筱荃68
筱荃招饮即席赋赠68
和筱荃感时步原韵68
赵仲仁精篆刻出旧刊示余惜未谙篆书迨注明其字始获了然披览数周赋此志佩69
送还印本69
再谢仲仁刊诗痴印章69
和李倬卿自题小照原韵69
和倬卿笼中鸟原韵70
刘寿忱表侄得子诗以贺喜70
杖70
咸鱼70
崇俭71
即事71
寄侄孙干卿71
闻某戚窘困有感71
招忌72
有感72
读倬卿哲嗣秀民抚琴诗喜而赋此72
偶咏赠品青筱荃并简倬卿72
谢品青书芦花诗屏六幅73
赠霭人小照73
问霭人病73
浮签73
承阚君铁华留饮晚由南园归口占74
承友人招饮赋此婉辞74
某教员嗜饮赋此讽之74
忆郑筠荣姻伯赵介畴表兄74
葛沽八景75
慈阁朝晖75
平潮晚渡75
水分三带75
柳影九桥75
行宫禾黍76
海艘帆篷76
鱼盐旧迹76
蛤岸遗踪76
河干眺望76
石狮77
新亭落成诗以志喜77
春寒77
和寄庵春寒原韵78
仲春大雪78
花朝78
清明前一日偕族人合祭先墓78
郑氏别墅看芍药79
扑蝇79
捕蝗79
补雨窗79
雨雹79
靳雨80
雨足80
西瓜80
七夕前一日80
中元节81
秋月81
薙稻81
闻秋虫二首82
和陆豫庵咏菊原韵82
和秋蚊原韵82
和丰年原韵82
和哦诗原韵82
和旧游陶然亭原韵83
和简茶友原韵83
赠陆豫庵小照83
咏雪六首83
冬日偶咏84
黄绵袄84
宪章二弟寿我以诗谨步韵奉答84
又得曾孙85
幼岁吟诗85
先大伯母刘太夫人逝世诗以哭之85
自盼叠韵85
怀星南85
自述叠前韵86
五言排律86
银鱼86
跋87
星桥诗存三百首续编93
序一 谨以先后为次93
序二93
序三95
序四97
题词一99
题词二100
题词三100
题词四101
题词五101
题词六102
题词七102
题词八103
题词九103
星桥诗存三百首续编卷上104
五古104
赠徐霭人104
读仙舟表弟遗稿105
满墙诗105
筠荣姻伯七秩晋九大庆谨成五古以祝105
劝掘井107
倬卿以五古见赠谨步韵奉和107
傅节母歌并引108
倬卿弟以续咏述梦见示索和谨依韵答之109
答学川用倬卿《续咏述梦》韵109
幼孙鸣驺鸣騿促作元日诗109
自慰110
亡儿士逵继妻张氏于丙寅年旧历十月二十八日病故计苦节七载兹承戚党赐诔余因为五古一首以述往事110
和筱荃有感原韵111
冷粥叹111
春城曲112
读霭人来函成五古一首112
谢徐霭人赠丝绵衣袴113
自题肖像114
飞机114
答豫庵115
访赵筱荃医士归而赋此115
七古116
倬卿以长歌见赠步韵和之116
筠叟八十寿117
和竹泉秦烈妇歌原韵117
和倬卿述梦原韵118
七十贱辰承倬卿老弟以歌为寿今逢华诞次韵以申微悃119
和倬卿谢徐霭人赠湖绵衣袴原韵119
再和倬卿谢徐霭人仍步原韵120
喜雨120
追记丙寅年十二月北地大雪121
费宫人故里121
城东李氏一百二十畦芍药园看花歌122
书城歌123
读天津县新志人物艺文单行本123
和徐震生赋查氏水西庄一首步原韵124
星桥诗存三百首续编卷中125
五律125
花鸟各一首125
初日125
夕阳126
和学川秋月原韵126
李倬卿令孙祖同九岁能写信余喜而赋此以贺126
和徐霭人村居即景二首原韵126
和暮春夜作原韵127
叠韵127
七律128
消夏八首用杜工部《秋兴》韵128
王渔洋秋柳用原韵129
和陈宾墀贫女原韵130
读静斋先生叹老诗感而步和131
和怡园落花用渔洋《秋柳》韵131
赠张竹泉132
战后观菊感赋 用杜工部《秋兴八首》韵132
和大城自宽落花原韵134
学川以偶感见赠谨步韵奉和134
和宪章二弟始皇诗原韵134
黄菊135
白菊135
红菊135
紫菊136
墨菊136
绿菊136
山东泰安艾学川以小照见赠谨寄贱相并题一律奉答136
倬卿以和杨绩仙诗见赠谨依韵奉和137
宪章二弟怜我恸念选儿以诗唁慰谨次韵奉答137
拟崔晓林先生芦花原韵137
新柳用渔洋《秋柳》韵138
雨柳139
藏诗稿139
倬卿函述战乱之时曾为一地室夜寝其中其诗有云欲逃拟向山中去未死先从地下游可称警句惜未窥全豹兹即其原用游韵凑成一首以和之140
战耗140
读严范孙先生次任君瑾存见赠韵依韵和之140
睡141
燕翦裁花141
莺梭织柳141
和倬卿送马段长原韵142
读艾学川少年之我赋此志佩142
子香年姻伯作古周年哲嗣颂臣昆仲设祭征文谨成俚句以应142
和筱荃徐州感咏原韵143
夕阳143
微风143
细雨143
和岳汶溪崔村故里原韵144
九日怀鸿三倬卿汶溪144
四拟渔洋秋柳144
秋雁145
和辅周遥怜故园菊原韵145
寄徐霭人145
寄朱半翁146
读陆豫庵药言谨成一诗志佩146
谢陆豫庵赠放翁诗选146
和徐霭人病中有感步原韵146
李鉴波同徐镜波选余诗赋此答谢147
赵仲仁以诗稿见示赋此奉赠用仲仁赠邓序韵147
徐霭人以战祸蔓延恐吾乡罹害寄来洋钱拾圆备余移家之资敬谨缴还为诗以谢148
题金益庭历代兴亡因果论后148
阅近日报用旧韵悲咏简李鉴波148
飞机诗承张嗣轩称赏赋此以答149
谢李鉴波题诗稿步原韵增题一首已答谢149
镜波以张芍晖题其文集二首见示余读之技痒步韵和之149
和缪东麟重赋鹿鸣四首步原韵150
自述简缪东麟151
赠寄庵151
赠张君竹泉151
再和怡园落花152
答瀛南迂叟步原韵152
和瀛南迂叟叠韵抒怀抱二律原韵153
和陈哀猿阮枕凤懊恼吟原韵153
闻某弟鬻物餬口恸赋155
和倬卿牙痛诗155
和倬卿杂咏原韵原叠韵八首和一首155
昨夜方欲就睡忽雷声大作大雨淋漓因之动我愁怀通宵不寐侵晓得诗二首156
星桥诗存三百首续编卷下157
五绝157
倬卿以两绝见赠谨步原韵奉和157
寄倬卿157
和霭人偶成原韵158
和徐霭人函面两首原韵158
偶咏158
七绝159
读艾学川初秋明湖十五首159
赠李君倬卿小照题此159
和倬卿即事原韵159
自咏用前韵159
和学川题瀛南诗后原韵即以奉赠160
观虬髯公画像160
读品青和筱荃诗志佩160
八景图章黏壁160
乾隆年间有人生百四十岁曾获古稀再度匾额兹闻奉省现有一百六十岁者洵称人瑞161
倬卿患目疾赋此以问161
先君逝世二十周年夏正四月二十七日161
戒酒并引161
水灾162
偶咏162
咏外伯祖张公古香162
嫁娶俭约162
斗蟋蟀二首163
牡丹163
梅163
菊163
松164
荷164
枇杷164
芍药164
鸡164
八哥165
猫165
猴165
松鼠165
筱泉表弟以其叔高祖拱极先生冷篱漫录见示索序为之序毕赋此165
郑麟孙及其弟幼彭遵乃父筠老遗嘱振济乡里166
聘妻答梅邨八叠韵166
醉166
诗箧166
观女孙宝篆习字167
观鸣驺孙抄诗稿167
和赵仲鸾芦雁步原韵167
早春杂兴169
闻北京设宏才馆赋此以志其事169
和鸿三七绝三首步原韵169
九日叠韵四首170
读某君松竹梅兰诗戏作四绝170
重九171
和筱荃论诗步原韵171
豫庵以佳作见赠步韵答和171
捧读十六叔诗谨赋此志佩用筱荃《偶成》韵171
知遇用《寄小照》韵172
霭人直爽172
再赠霭人小照172
谢刘芸生题诗稿步原韵172
徐震生题诗稿四首赋此答谢173
和豫庵题松陵集后原韵二首173
和水村晓发原韵174
谢陆豫庵重赠小影174
和哀热河原韵174
谢王仁安题诗稿步原韵174
筱荃自称医丐深佩雅趣超绝俗流谨成两绝奉赠175
阎铸新见余题郑麟孙八景印幅诗谬加称赏谨代赠一帧缀诗两首并简筱荃用筱荃《论诗》韵175
答陆豫庵二首175
豫庵以老骥见赠步韵和之176
违约176
解嘲176
倬卿寄来照片乃孙祖同侍侧喜而咏此176
答倬卿步原韵177
和豫庵送春原韵177
阅近日报赋此用豫庵《哀大刀队》韵177
谢陆豫庵题诗稿仍用王仁安韵177
丁卯九月益世报馆征诗内有秋柳一题应征者为自宽季珣遯叟扈瞻守吾静丞贵三枕凤悴民亦廉仙洲诸人阅之不觉技痒因和八首178
寄霭人诗稿二十本178
戏倬卿179
哀平津难民179
悔刻诗179
星桥诗存三百首三编183
序一 谨以先后为次183
序二184
序三185
序四186
序五187
序六189
序七189
序八191
题词一192
题词二193
题词三193
题词四193
题词五194
题词六194
题词七195
题词八195
题词九195
题词十196
星桥诗存三百首三编卷上197
五古197
次岳汶溪见怀韵197
有感叠韵197
怀瀛南迂叟198
瀛南迂叟以牙痛诗见示成五古一首198
秋日怀瀛南迂叟盼寄诗稿198
赠齐桐轩先生用杜工部《赠卫八处士》韵199
乱后族侄来谒199
题麟孙八景印章200
介畴兄患痢数日即占勿药赋此志喜201
劝入平民学校201
租界避乱202
和倬卿兄有感原韵202
和燕子石步原韵202
七古203
感赋203
棉花歌203
冰床204
读赵太姻丈价三公题敬一肖像遗诗次韵以伸景慕204
静海大雨成灾205
秦伯未先生医理精通诗画超妙谨赋此以志钦佩代筱荃拟205
星桥诗存三百首三编卷中206
五律206
和倬卿偶吟原韵206
七律206
和桐轩自叹原韵206
桐轩兄自叹一作中多警句谨再步韵效颦207
和刘筱山寄怀诗步原韵207
和倬卿自咏叠韵步原韵207
访筱荃归咏207
市上笔墨日劣各赋一律志慨208
春月208
春云208
清明209
三题倬卿诗集209
雨后访星南归咏209
余家窑上庄在本乡河北属宁河县旧有通河之沟引灌园田上设板桥一架以通往来因年久失修柱摇板朽几断行人庚午六月重建拟往而未果今方得履勘归而赋此用留纪念210
喜雨210
哭祝三先生210
答某老并简某先生211
读张寿甫医学衷中参西录211
宪章弟以诗见示次韵答之211
修亭恸花被毁为诗哀之予赋此以和并劝慰212
暑假212
蛙市212
蚊雷213
蝇市213
答邹鸿三用汶溪韵213
和邹鸿三见赠原韵213
钱新甫暨德配周夫人八旬双庆并重谐花烛代作次新甫《八十自述》原韵214
浇花214
饥马215
拟渔洋秋柳215
桐轩兄寿我以诗并光临谨步原韵答谢216
冬防八首用杜工部《秋兴》韵216
冰花217
腊梅217
腊柳218
答瀛南迂叟218
即事218
前得曾孙承诸诗友纷纷赐贺未能遍答吟此谢之219
德薄才浅承陈宝墀先生谬誉感愧交并谨叠韵奉答219
和刘君郁如遥怜故园菊原韵219
再和张竹泉先生秋夜感怀二首原韵220
隣村晚归220
赠任星南二首220
读瀛南迂叟赠艾君学川二律步韵奉和221
苔钱221
花王221
花相222
某侄来谒去后赋此222
荷笔222
屋漏222
雪花223
阅报载梅钧诸君来电感赋223
和吴巡廉宪卿留别原韵223
冻豆腐224
小火炉224
张竹泉先生以比来诗见赠谨步原韵奉和225
小阳春225
喜得曾孙成诗两章225
除夕祭诗226
守岁226
腊月十五夜月226
九九消寒图四首226
腊鼓227
咸菜227
手瘃228
手套228
严寒228
再答瀛南迂叟229
闭门229
和自宽津门秋感原韵229
诗战230
诞辰前二日作230
和孙耀林雁声步原韵230
艣声230
刘筱山孝廉与余夙相契别已多载矣今阅报载吕君瑞庵为其绘松阴独坐图题以一诗不禁有感因步韵为此231
秋燕231
秋雁232
秋鹰232
桐轩如弟课读余家于今六载兹承寿我以诗谨步韵奉和232
和倬卿寄学川233
再题倬卿诗集次东麟先生跋卷末韵233
和报载柳絮原韵233
杨柳千条尽向西234
赠梅邨七叠韵234
换春联234
有感235
答自宽两叠前韵235
答仲芸三叠前韵235
和郝次京题麟孙福寿图二首步原韵236
荷花236
韩寿亭先生八十有二现得元孙同里赠五代同堂匾额又适值其次曾孙成婚可称喜庆大来谨赋此奉贺236
和田部卿中秋望月步原韵236
和刘辅周岁寒三友237
鸣驹孙叨筱荃厚爱予争座帖并示以临法余代集帖成七律一首谢之237
和倬卿漫感原韵237
旧燕巢237
候桐轩母病238
庄桥落成诗以志喜238
桐轩因母病旋里238
十月初四日为赵公介畴七十有五诞辰谨成一诗以祝239
剥枣239
辅周秀亭屡命改诗信笔易之239
送桐轩归里未往先来赋此道歉240
宪章二弟拟选余诗付刊谨赋此却之240
再赠学川240
拟搁诗笔而雪又助兴因复为此用杜工部《冬至》韵240
文必己出241
诗241
慰学川241
答刘静丞叠前韵242
筠叟逝已月余今日修经迎五期余往奠归咏242
角声242
蒲葵扇残缺翦成小者得诗一首242
星桥诗存三百首三编卷下243
五绝243
寄倬卿243
七绝243
赠邹鸿三岳汶溪243
因风有感244
闻警244
闻战叠前韵244
即事244
滥咏244
天气渐暖拟约友郊游245
荷花将开245
答倬卿步原韵245
筱荃生日以诗为寿245
和陆豫庵咏菊原韵245
和豫庵题景景室医稿原韵246
和豫庵偕友人游颐和园步原韵246
和冒雪探梅原韵246
和豫庵自题六十七十小影原韵246
和哀流民原韵246
和燕巢林原韵247
和筱荃重阳咏菊步原韵247
再赠答筱山247
有感叠前韵247
秋风三叠前韵248
四叠前韵248
即事248
为六叔蓼生公执绋遣价抱曾孙传祺随往赋此志事248
梦故人248
梦亡儿士逵249
思亡儿士逵249
忆亡儿士逵249
敝裘御寒249
揽镜窥须249
盐山刘邺邨善画殊不易得孙耀林力任代求因赋此以待250
戒醉汉250
陆豫庵以七十述怀见示谨步韵奉和250
和朱半翁函面诗步原韵251
又和半翁函面诗叠韵三首251
傅焕臣解馆旋里匆匆而去余往送未获握别见案头留题谨依韵奉和252
访笠亭不遇252
食橘有感252
观儿童斗蟋蟀有感叠韵二首252
偶咏叠韵四首253
因坚邀勉往叠韵二首253
时局艰难百物昂贵253
桐轩约游南园叠韵二首254
书怀叠前韵二首254
春寒254
辞饮254
临河眺望255
和齐桐轩先生课罢感作原韵255
瀛南迂叟以佳作见赠谨步韵奉和255
和陈君宝墀吊学工原韵256
梁恪亭先生以眼镜折股恼甚谨赋此以慰256
送张清臣先生归里256
即事257
铙歌257
访清臣归而遇雨257
疾愈257
读竹泉和筠绷雨夜不寐诗步韵以和257
夜雨258
雨后暑减258
闻蟋蟀叠韵三首258
桐轩辅周诸先生避乱归里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