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秀珍,朱德妹主编;倪语星,娄峥,蒋燕群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11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645页
- 主题词:病原微生物-医学检验-问答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管理3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一般管理3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建设3
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4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6
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专业管理8
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作业指导书编写8
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质量保证管理10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信息管理13
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菌株保存和管理17
第二篇 样本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21
第一章 无菌体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21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21
第二节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30
第三节 胸腹水胆汁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33
第四节 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积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36
第二章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37
第一节 痰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37
第二节 肺泡灌洗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41
第三节 鼻咽喉拭子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43
第三章 消化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48
第四章 化脓和创伤标本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57
第一节 化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57
第二节 伤口分泌物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58
第五章 泌尿生殖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62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6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66
第三节 男性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2
第六章 组织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5
第一节 表浅组织(皮肤、黏膜、指甲)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5
第二节 深部组织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6
第三节 尸检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7
第七章 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9
第一节 浅部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79
第二节 深部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82
第八章 结核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87
第一节 痰标本结核菌检测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87
第二节 其他标本的结核菌培养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94
第九章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96
第三篇 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101
第一章 革兰阳性球菌101
第二章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107
第一节 李斯特菌属108
第二节 丹毒丝菌属111
第三节 乳杆菌属和库特氏菌属113
第四节 棒状杆菌属114
第五节 其他不规则革兰阳性需氧杆菌122
第六节 需氧放线菌124
第七节 革兰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芽胞杆菌129
第三章 革兰阴性菌的分离和鉴定134
第一节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类134
第二节 肠杆菌科细菌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方法135
第三节 肠杆菌科细菌139
第四节 埃希菌属141
第五节 沙门菌属143
第六节 志贺菌146
第七节 克雷伯菌属149
第八节 肠杆菌属150
第九节 沙雷菌属152
第十节 枸橼酸杆菌属153
第十一节 哈夫尼亚菌属154
第十二节 变形杆菌属155
第十三节 普罗威登斯菌属157
第十四节 摩根菌属158
第十五节 爱德华菌属158
第十六节 耶尔森菌属159
第十七节 其他少见肠杆菌科细菌160
第十八节 非发酵菌163
第四章 弧菌科的分离与鉴定180
第一节 弧菌科的分类180
第二节 弧菌属的鉴定180
第三节 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185
第五章 革兰阴性球菌188
第六章 革兰阴性苛养菌的分离与鉴定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195
第三节 放线杆菌属200
第四节 心杆菌属201
第五节 艾肯菌属202
第六节 金氏菌属203
第七节 军团菌属204
第八节 巴斯德菌属206
第九节 博德特菌属208
第十节 布鲁氏菌属210
第十一节 弗朗西丝氏菌属213
第十二节 巴尔通氏体属和阿菲波菌属215
第十三节 其他革兰阴性苛养细菌217
第七章 分枝杆菌的分离和鉴定221
第一节 分枝杆菌的分类221
第二节 分枝杆菌的临床意义222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223
第四节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223
第五节 结核分枝杆菌229
第六节 麻风分枝杆菌233
第八章 厌氧细菌的分离和鉴定234
第一节 厌氧菌概述234
第二节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237
第三节 厌氧菌的鉴定法则238
第四节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240
第五节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242
第六节 革兰阴性厌氧无芽胞杆菌243
第七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247
第八节 革兰阳性厌氧有芽胞杆菌254
第九章 微需氧菌的分离与鉴定264
第一节 弯曲菌属264
第二节 螺杆菌属266
第三节 弓形菌属267
第十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270
第一节 螺旋体270
第二节 支原体和脲原体275
第三节 衣原体276
第四节 立克次体278
第十一章 致病性真菌及鉴定特征283
第一节 概述283
第二节 临床常见深部真菌的致病性及鉴定依据289
第三节 其他真菌鉴定依据296
第四篇 药物敏感性试验303
第一章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303
第一节 常规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的原则及基本知识303
第二节 常规药敏试验药物种类的确定308
第三节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310
第四节 稀释法药敏试验314
第五节 Etest法药敏试验323
第二章 真菌药敏试验326
第一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326
第二节 真菌的药敏试验方法328
第三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332
第三章 厌氧细菌药敏试验335
第一节 简介335
第二节 厌氧菌药敏试验方法335
第四章 细菌耐药性监测342
第一节 简介342
第二节 药敏数据的收集344
第三节 WHONET软件的应用347
第五章 耐药菌株的实验室检测351
第一节 药敏试验检测351
第二节 三维试验360
第三节 碳青霉烯酶测定363
第六章 药敏试验问题解答365
第五篇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377
第一章 耐药机制研究377
第一节 简述377
第二节 各基因检测377
第二章 细菌鉴定383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383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385
第三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386
第六篇 医院感染控制391
第一章 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概念391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对象与内容391
第二节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392
第三节 医院感染中的消毒和灭菌395
第二章 消毒灭菌剂(设备)监测405
第一节 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监测405
第二节 干热灭菌设备的监测408
第三节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监测410
第四节 紫外线消毒设备监测412
第五节 使用过程中化学消毒、灭菌剂的监测413
第三章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417
第一节 消毒灭菌后内镜的监测417
第二节 环境空气的监测418
第三节 物体表面的监测419
第四节 手、皮肤黏膜的监测420
第五节 医疗器械采样及检查方法421
第六节 手术室环境的监测423
第七节 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425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学进展426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分子流行病学方法426
第二节 感染源同源性监测方法学427
第三节 感染源鉴定方法学429
第七篇 实验室与临床435
第一章 感染与致病菌435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435
第二节 呼吸道标本中致病菌确定437
第三节 肠道标本中的致病菌确定439
第四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感染439
第五节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感染441
第六节 化脓和创伤标本的微生物感染442
第七节 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443
第八节 厌氧菌感染443
第九节 真菌感染445
第二章 药敏试验与用药447
第一节 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447
第二节 药敏试验的局限性450
第三节 药敏标准和疗效标准452
第三章 经验用药和病原检测456
第一节 经验用药依据456
第二节 微生物实验数据在特殊治疗方案中的价值469
第三节 真菌药敏试验的临床价值471
第八篇 抗菌药物477
第一章 作用机制477
第一节 抗菌药物相关的名词解释477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478
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486
第四节 临床上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和耐药机制505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528
第二章 抗菌药物临床药理532
第一节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532
第二节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合与临床疗效537
第三节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541
第三章 抗生素的分类和名称544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544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549
第三节 喹诺酮类551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554
第五节 四环素类557
第六节 多肽类557
第七节 磺胺类558
第八节 抗真菌药物559
第九节 抗厌氧菌药物562
第十节 抗结核药物563
第九篇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法律法规567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通用法规567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567
第二节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法规568
第三节 细菌(毒)种保藏机构法规570
第二章 特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生物安全法规572
第一节 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572
第二节 结核病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574
第三节 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运输法规575
第三章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室保留资质法规576
第一节 卫生部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最新文件576
第二节 管理办法总则576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保藏机构的职责577
第四节 非保藏高致病性微生物菌毒种机构实验活动法规577
第十篇 商品试剂与设备581
第一章 细菌鉴定和药敏581
第一节 API鉴定系统581
第二节 ATB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584
第三节 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592
第二章 自动血液培养系统599
第一节 BACTEC 9000系列全自动血培养系统599
第二节 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检测系统599
附录1 WHONET软件中常见抗菌药物英中文对照及其代码604
附录2 WHONET软件常见细菌英中文对照及其代码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