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文学文库 菜根谭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典文学文库 菜根谭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990822.jpg)
- 彭诗琅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264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风湿病-按摩疗法(中医)-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文学文库 菜根谭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菜根生光343
苏世长勇犯天威343
张弘范大智劝上344
江朝宗吃回头草344
姜子牙弃暗投明345
桓公淡泊成霸业346
智伯纵欲难自保347
班超为国释旧嫌348
豪斯献策有绝招348
虞丘子主动让贤349
徐世昌官场不倒350
裴宪正直石勒赏352
刘备隐忍避祸端353
范蠡识时巧辞官354
吕用之弄虚位显355
韬光养晦建大业356
萧何自毁求自保357
疏广知足安余生358
段芝贵奉上有术359
骊姬以泪倒献公360
未来总统识大体362
富兰克林巧识嫌363
刘邦称帝有来由364
羊祜养晦就大业365
潘汝桢弄神造祠366
姚广孝大拍马屁368
李泌中庸仕四朝368
胡雪岩经商红顶369
阖闾有幸孙武助371
阮孚依势巧决断373
李涛错时怒辞官374
王猛择时遇明主375
董贤弄宠蚀汉室376
第六篇 驭人卷378
咀嚼菜根378
不遇其世 功名何致378
论材审用 必明于象378
不可而已 无所不已378
无术住人 无任不败378
明人驭众 必得其为378
聪明君子 善服人也379
不肖以罚 使贤以义379
人主之弊 使而无用379
驭下之权 不可释之379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379
因人而宜 因才委任379
明主之举 在于治吏380
知人善任 各得其所380
圣贤之美 莫过聪明380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380
舜举五臣 无为而化380
善人必赏 暴人必罚380
严明赏罚 用众若一380
按功设赏 据罪制刑381
罚当罪 奸邪止381
无德莫官 无功莫赏381
赏不当功 不如不赏381
赏及无功 恩不足劝381
赏当其功 罚当其罪381
罪伐厥死 德彰厥善381
有功必赏 有罪必罚382
论功行罚 不敢蔽贤382
宠不增功 疏不忘劳382
罚避亲贵 不可主兵382
无功不赏 无罪不罚382
行诛罚罪 不拘贵贱382
禄不私亲 授之多功382
不患无才 患无用道383
智者献计 能者进功383
不明于象 论材审用383
良弓难张 良马难乘383
择用小人 摒弃小人383
亡功不赏 有罪必诛383
有功不赏 则善不劝384
小才大用 力不从心384
不能而为 岂不悖哉384
君子操权 正以立术384
论德定次 量能授官384
德不称位 不祥大焉384
因任授官 循名责实384
功劳俸禄 与之相配385
力胜其任 能称其事385
人尽其才 物尽其形385
官盛任使 忠信重禄385
知人善任 按劳取酬385
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385
亲佞远贤 非治之道386
重信小人 将失贤士386
用非所养 古今通病386
俸禄充足 臣下肱骨386
财者君轻 死者士重386
开其道路 察而用之386
用兵之道 崇礼厚禄386
贤人在位 天下而从387
忠臣于君 推贤荐能387
举荐贤人 功劳之举387
君主英明 信贤而任387
贤主之求 有道之士387
国安注相 国危重将387
贤所不用 君者耻辱387
为民选官 材必先论388
覆见善游 奔见良御388
知贤为难 知能为难388
未能大治 用之不尽388
何患无才 未有金台388
天下实材 深伏不发388
有用之名 无用之实388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389
论德施官 圣君之道389
寻求贤者 如是者强389
不论贵贱 诚之以求389
法不独立 类不自行389
急得其人 身佚国治389
不视而见 大治状态390
明智仁慈 君子珍宝390
日积月累 校之以功390
精通道者 管理事物390
认贤知良 即为明智390
尊敬珍宝 铲除妖孽390
选才奉君 上等臣也391
亡国之人 独断专行391
忠诚正直 聪明能干391
无德无才 好似狼豺391
选拔人才 以才取人391
水平高低 见其志向391
选用人才 不求全备392
鉴人好坏 在于功过392
必经核实 然后用之392
先折品行 而后授任392
要用其人 仔细考察392
使之以物 以观其态392
见其阴阳 乃知其心393
审其好恶 知其长短393
人之过也 斯知仁矣393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393
无以流言 以定其身393
长远大计 在于用贤393
知贤不用 将要失败394
宰相贤能 国家大治394
贤良士众 国家得治394
广得贤士 功成名就394
缓贤忘士 国之将亡394
所得贤人 安逸国治394
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395
帝王之道 在于用人395
君欲无盗 举贤而任395
给予信任 使其施展395
主张权力 适当下放395
提高待遇 给予权力395
授权于人 充分信任395
上掣其肘 下不死绥396
揽权之弊 大权旁落396
不协于极 皇则受之396
讲献贤才 受到奖赏396
推荐人才 受之以赏396
安天下人 使之乐业396
所荐贤者 以贤给赏397
知贤不进 朝有刓印397
爱才之心 用才之能397
推荐错误 以法论处397
贤臣之进 大臣之责397
选天下才 任天下事397
核心人物 重要之责397
守不易知 择司宪者398
举贤之名 用贤之实398
不患无臣 患无君使398
君主用贤 国家得治398
有贤不用 国之将亡398
路不艰险 难识好马398
素餐之吏 久尸厚禄398
不引鸟号 不知强劲399
危见臣节 乱识忠良399
求贤之道 并非一条399
识材辨玉 须待时期399
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399
凡贤能者 先试以事399
不临危难 不见其心399
事到关键 见其节操400
实践观察 不看一时400
实践检验 贤能为上400
凡人不知 非名不见400
知人善任 臣民感激400
观其言行 慎予官职400
表里如一 名实相符401
深受迷惑 相似事物401
项王处事 妇人之仁401
居位之长 理应厚禄401
高薪养廉 割剥可绝401
能守善战 念其待遇401
忠直官员 委以重任402
高悬爵位 以才得之402
将之于外 令所不受402
养贤之道 贤一泽万402
得贤将者 兵强国昌402
广罗人才 治国根本402
功加于民 德称其位403
任得其力 官得其能403
世不绝圣 国不绝贤403
知贤不荐 即为不忠403
处心积虑 求贤为大403
任用贤能 检验自己403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403
忠义之士 在于进贤404
励精图治 莫先用人404
因名则实 因实课功404
听言不试 妄者得用404
明主择贤 在于其材404
亲近君子 朝无秕政404
近贤则聪 近愚则聩405
采德戒色 近严远技405
疏远贤人 大权旁落405
不近小人 谗者自远405
国有忠臣 奸邪不起405
取信去诈 禁暴止奢405
驱逐奸民 社会安定405
选才之道 以德为先406
衡量人才 以德为本406
国家用人 品德为本406
知人之性 莫难察焉406
是否有才 实践检验406
人才难得 人才易失406
见贤不留 使能不怠406
推荐德才 国家兴旺407
馈赠国宝 不如荐贤407
当务之急 亲近贤人407
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407
天下之事 尤在于人407
欲讲富强 则要储才407
论资排辈 难得异材407
论别艺能 百官序矣407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408
贵之不骄 委而不专408
骐骥不乘 皇皇更索408
歪风盛行 绳墨不正408
奸佞之人 勿委重任408
善为刑罚 圣人自来408
赏功罚罪 天下从之408
赏罚不明 未能治民409
见其可也 喜之有征409
人各有长 贵在善用409
宁用破绽 不用寻常409
识人察言 枉人鲜矣409
其进锐者 其退速也410
任人以事 存亡治乱410
所谓明者 众不得为410
贤德之人 必用道义410
正确管理 敬畏服从410
取非其官 岂不难哉410
任天下才 无所不可411
无为而化 用人得要411
恃智自用 国将忧矣411
天下混乱 在于立法411
非常之功 待非常人411
天下之难 难在用人411
中人之性 在于使用412
有机可乘 定能取胜412
为治之道 在于用人412
任贤举能 官民和睦412
事在是非 公无远近412
人洁以进 与其洁也412
体恤下属 下属感激412
以力服人 非心服也413
君子贤人 气度如海413
尊敬贤人 容纳众人413
君子之爱 人也以德413
威严猛厉 闭而不竭413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413
贤圣之君 不私其亲414
以能受官 成功之君414
选拔贤能 以循绳墨414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414
天地之间 绝无全能414
不可必得 故思其次414
所谓贤者 并非全才414
举贤任能 难得十全415
事物选择 重其长处415
进贤之难 在于废贱415
毫无妒忌 荐举贤能415
如今士子 与往甚远415
治理天下 求得人才415
乱国之中 非无贤人415
贤者废锢 不得圣主416
何世无才 弃之草泽416
官无主见 自害其身416
才臣庙堂 能臣臂指416
任用人才 兴作事功416
遇士无礼 不可得贤416
广得贤才 可建功劳417
知人之道 方法七则417
课勤察能 从以赏罚417
选贤贡士 据实而言417
亲贤近士 国无衰理417
治世之短 缘由无贤417
天下贤者 岂古之人418
相马失马 马在相中418
普天之下 不缺贤才418
千里马有 唯缺伯乐418
何患无才 尺度宽些418
有贤不知 如同无贤418
苛能识之 何患无人419
所求材者 为其治民419
见贤而用 不善则废419
内不避亲 外不避仇419
自今立政 勿以民?人419
为政之要 在于用人419
能者进之 不能者退之420
君功以选 吏功以治420
得贤者昌 失贤者亡420
治国家者 先择佐臣420
辅不可弱 辅弱则倾420
唯才是举 得而用之420
举善任之 择善从之421
选择官吏 考其实才421
千金易得 一士难求421
所用之人 必要称职421
必考其终 必求其当421
知贤不举 岌岌殆哉421
推举贤良 注重功业421
所创功绩 如实则赏421
听取意见 审查其实422
知虑取舍 稽之以成422
明主之吏 起于州郡422
观其容貌 听其言辞422
考察实际 观察行为422
臣守其业 以致其功422
无以益民 尸位素餐423
以官课材 以官为验423
有能之人 后居其位423
考查官员 不以声誉423
官员选弃 功劳实绩423
天下万事 不可备能423
一眚不掩大德424
不患无才 只患无道424
用人行政 相扶以治424
正确用人 后能制之424
御将者难 有才者甚424
知人者难 用人更难424
苟大意得 不拘小节424
人不同能 不可责成425
主管部门 选贤为先425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425
失于真士 黎丘之智425
揽名考质 以参其实425
任用官吏 必以其才425
任用之人 要看实际425
选用人才 多方考察426
择圣以德 用贤以道426
表现相同 则观其道426
通达显贵 观其所举426
校之以礼 安于慎重426
要知其人 可视其友427
有行好善 事君日益427
何谓六戚 何谓四隐427
示其一物 看其好恶427
示以财货 见之廉洁427
有识之人 遍知其事428
菜根生光428
刘邦尊儒成霸业428
汉武帝知人善任429
刘秀不疑用董宣430
曹操求贤以才举431
孙策用人贵信任432
李世民为政唯人433
汉武帝用人有术434
纣用小人成罪人435
赵括谈兵终误国436
燕惠王疑而易将437
太祖用人鄙奸佞438
刘备不屈千里马438
孔明注重接班人439
孙权拜将用陆逊440
武曌重用狄仁杰441
唐玄宗开元用贤442
范仲淹用人细故444
元太祖弃嫌用将444
明太祖巧用朱升446
燕昭王筑台纳贤447
秦穆公得千里马447
雍正帝任人有术448
秦穆公求贤若渴449
丙吉宽厚终得报450
刘秀用才兴大汉451
项羽用人不计嫌452
商汤王用人不疑453
魏文侯尊贤任能454
唐高祖任人唯贤455
太宗任用房玄龄455
赵匡胤放手用人456
孟尝君知人善任457
安陵君任用良臣458
刘邦用贤得天下458
因材施用终兴邦459
光武帝重用冯异460
汉武帝用人人辈出461
唐太宗用人避短462
元世祖用人重才能463
林则徐用人无格464
孙武拜将斩王妃465
秦孝公任用商鞅466
秦惠王兼听任善467
赵王知人委大任468
嬴政用人选尉缭469
雍正帝用人所长470
齐景公拜将放权472
齐桓公广揽人才473
符坚用人有建树473
谢安举贤不避亲475
武丁演梦意用人475
子牙垂钓王上钩476
刘彻重用田千秋476
第七篇 处世卷479
咀嚼菜根479
圣人为善 性分之内479
存心定性 当事处物479
圣人同凡 自有妙处479
真善在我 毁誉无干479
接人要和 处世要精480
忠告善道 不可则止480
祸见辞色 耻见恩状480
退者得道 进者失助480
诚信所在 岂有造作480
沉静得之 衡定能称480
处世之道 避人短处481
不怕日密 只愁事疏481
谦忍俭朴 尊富之道481
所概一分 足以成事481
君子处事 仁字当先481
君子之人 慎其激者481
正事忍难 事后悔难482
说法千种 道理惟一482
全慎全得 全忽全失482
入乡随俗 不会违背482
独自觉断 不必观望482
遵循常道 安往而言483
满盈则亏 自然之理483
屈居无怨 居于人上483
不应逃避 勇敢面对483
道理正确 委婉表达483
处世宽厚 执法严格484
天下之初 柔和者久484
余有期限 受用无穷484
通达权变 谓之才能484
位居高处 韬光养晦484
不贿权贵 不利辟者484
周围环境 持以谨慎485
善取宠上 是态之臣485
心胸坦荡 从容优游485
圣人处事 用心去做485
圣贤做事 事无痕迹485
千通万贯 随事合宜485
虚心自修 通晓古今486
圣人相处 因人而异486
圣人对人 恰好其分486
为人处世 切勿清高486
言不尽信 必揆诸理487
明知故犯 岂能幸逃487
浪子回头 仍为君子487
耐贫贱易 耐富贵难487
贫穷滋味 耐人咀嚼487
人事之败 多为贪欲487
险奇之世 决不可为488
事前忧愁 事中坦途488
处世之道 自立自强488
携己及人 视人犹己488
宁开怨府 无开恩窦489
协者将成 偏者则废489
不求根源 何以成事489
相处小人 放宽一步490
从容详审 发于凝定490
果断人忙心有余闲490
生机已绝 难建功业490
知己地位 努力奋发490
嫌贫爱富 终遭摒弃491
天虽喜生 难救亡人491
圣贤训辞 正确主见491
金钱似药 有福有祸491
淡泊明利 胸怀若谷491
清乃顺境 节即丰年491
过正显愚 空想则蠢491
受于冥冥 显之昭昭492
福不可徼 祸不可避492
施人钱物 不求回报492
施之以恩 不求回报492
满腔热情 福分渊源492
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493
天理路宽 人欲径窄493
谦逊受益 自满招损493
检饰之人 放肆者忌493
如临大事 见人分晓493
学以治用 才不枉然494
历久自明 不必急求494
讦人之短 非己所为494
不认不是 终为小人494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494
日常行为 合乎仪礼495
君子一生 须有三戒495
花言巧语 招致失败495
正人君子 无信胡言495
文过饰非 招致大祸495
人生不要 佞谄凶谗496
绝疑去谗 塞朋党门496
去谗远色 所以劝贤496
废德量力 审势顺时496
不动声色 济之有余496
若到精处 毕有一耳496
圣人处事 千变万化497
圣人处事 己不与也497
君子临事 平心易气497
非其地也 谓之羡谈497
处天下事 留有余地497
明哲保身 裨于己事498
宽厚浑涵 用于治世498
耳目之玩 民穷之祸498
遇事详问 未可偏心499
轻信骤发 听者大戒499
君子处事 镇静有主499
与人共事 公正对待499
违背自然 放弃当然499
度浅量狭 难成建树500
明白简易 终身遵行500
执碍求通 徒劳不济500
责幼之过 慎重时机500
长久以来 议论之难500
静默之人 爆发难挡501
谈古评人 舍身处地501
断绝祸根 必须妙手501
当今之误 不肯认真501
因循昏忽 醉梦一生502
明义理易 识时势难502
无迹生疑 可不畏哉502
令人可亲 亲爱生誉502
神昏意散 做事大害502
不贵无过 贵之能改503
悔悟之后 改之为贵503
教人之道 一语尽之503
随波逐流 害人害己503
乐善改过 所以修身503
人之生也 必用其心504
莫尚乎刚 莫贵乎速504
为誉之举 自己担当504
积善何难 人病不为504
无过可改 昏惰一日504
迁善改过 勿要踌躇504
光明之行 无所掩覆505
成仁取义 死得其所505
平无邪梦 斋无杂梦505
彰友之过 第一不仁505
淡泊自处 无限快乐505
不思劳者 有负世民506
功在凝精 不撄其锋506
过责于人 亡身之念506
阳异阴同 不应之应506
功过少混 恩仇不明507
人心之休 亦当如是507
锄奸杜倖 留之以路507
无穷意味 无穷受用507
顶峰时刻 急流勇退507
横逆困穷 身心交益508
民无怨咨 敦睦气象508
善良之心 幸福根苗508
不宜预扬 不宜光发508
自昧自夸 学问切戒508
看明世事 不重功名509
虽不应对 却得便宜509
无毁于后 无忧于心509
诚实不欺 始终如一509
言语不慎 祸乱滋生509
卷舌之星 缄口之铭509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510
义所当为 虽死无憾510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510
恶畏人知 善急人知510
无位之乐 饱食之忧510
有德之人 才善用才510
愚者所堕 智着所觉511
计较是非 度量几何511
无识底人 难与沟通511
君子无事 相让故也511
圣贤处世 温柔二字511
谋后世事 深思熟虑512
苟且偷安 万事废弛512
天下之事 乘势待时512
思之再三 然后行之512
君子待人 适当有道512
与人为善 保全自己513
举世所迷 智者独觉513
誉既汝归 毁将安辞513
上士会意 体人以意513
策名委质 终成大事513
圣贤肚量 宽如沧海514
圣贤处事 谦逊忍让514
万事万物 静为动母514
渴求进步 外无所求514
遭遇环境 不足困人514
处事宽平 持身严厉515
安贫知足 心境光明515
持守常道 多变可御515
和为祥气 骄为衰气515
成事立功 全凭心志515
责备自己 远离怨恨516
无滞碍心 是通达人516
稳重质朴 永世模范516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516
发达命定 肯做功夫516
时时上进 真正英雄516
警觉处世 宽厚之道517
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517
施者任德 受者怀恩517
韬光养晦 明哲保身517
我不夸妍 谁能丑我517
居安思危 处变图存518
对待妬忌 御以平气518
明明知得 猛然转念518
正确意见 听而从之518
朝三暮四 必有所当518
孜孜不倦 杜绝欲望519
详之再详 后无忧矣519
留有余地 处世妙道519
留有余地 事事顺心520
意外工夫 万全无忧520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520
一丝一缕 物力维艰520
天下大事 力放紧要520
自奉损损 百姓益益521
事有关涉 不应缄默521
处人处事 留有余地521
悔后改图 徒悔无益521
见千里事 茫然自失521
出于意外 智者亦穷522
天下祸事 多隐而成522
当事四要 牢记在心522
君子动事 思之再三522
当需等待 莫厌其久522
退一步想 明智之举523
安贫乐道 清闲自在523
行善济人 我为快意523
以镜于人 吉凶可鉴523
谨守规模 必无大错523
处世良方 吃亏为本524
所行之非 学日进矣524
敬重他人 也是敬己524
见人行善 修己之功524
相似之物 实去甚远524
先知审征 无征难知524
金刚则折 革刚则裂525
道不可见 事不可闻525
用贵玄默 动贵不意525
攻贵无备 出贵不意525
善出奇者 广如天地525
兵无常势 因敌取胜525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525
无备不虞 不宜出师526
治宜多变 政宜少变526
遵守根本 顺应变化526
兵有大要 知谋则得526
见利不失 遭时不疑526
凡修政教 当修适时526
两敌相峙 贵者机会526
行藏因时 不躁不陋527
政令时 则百姓一527
当时则动 物至而应527
事后而虑 则事不举527
举事因时 人事不广527
天不再与 时不久留527
简选精良 兵械铦利527
无益于事 弃之可矣528
全则必缺 极则必反528
用重要轻 世必笑之528
权不预设 变不先图528
善战致人 否则被致528
公正治国 奇兵取胜528
为谋谨慎 乱况削减529
思之再思 又重思之529
举失国危 形过权倒529
上离其道 下失其事529
捷先之道 在知缓急529
先发制人 后发受制529
功者难成 时者易失529
天与弗取 反受其咎530
仁不穷约 智不失时530
不去小利 大利不得530
小快害义 小慧害道530
千金之货 不争铢两530
举大事者 不拘细谨530
区分轻重 权衡得失530
顾小忘大 后必有害531
欲思其利 必虑其害531
不慕虚名 不招灾祸531
千钧之弩 万石之钟531
小利之谓 大利之贼531
进中有退 存中有亡531
凡人之患 蔽于一曲531
物可为小 不可为大532
细安待大 大安待小532
用力贵突 使智贵卒532
智者举事 因祸为福532
失火之家 岂暇告人532
兵谋不测 贵出不意532
军尚随机 期于合宜532
粮食为本 奇正为始533
听命却败 决非良将533
处危自谋 因危为功533
谋藏于心 事见于迹533
其心谋大 其迹示小533
时备不虞 军政之要533
事有便宜 不拘常制533
用兵之道 知变为本534
智不逆天 亦不逆时534
不应事机 是谓不智534
料敌在心 察机在目534
时机易逝 重在迅速534
坐昧先兆 必贻后诛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