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埋线疗法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埋线疗法大全
  • 温木生,甘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98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埋线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埋线疗法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埋线疗法的源流与发展3

第一节 起源期3

第二节 雏形期4

第三节 萌芽期5

第四节 发展期6

第五节 成熟期7

第二章 埋线疗法的治疗机制10

第一节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10

第二节 神经体液学说11

第三章 埋线疗法的特点与优势14

第一节 埋线疗法的特点14

一、以线代针,效集多法14

二、长效效应,祛顽疗痼15

三、精用组穴,交替调息15

四、用敏感穴,重特定穴16

第二节 埋线疗法的优势16

一、治疗次数少,远期疗效好16

二、副作用较少,治疗费用低17

三、操作较简便,治疗范围广17

第四章 埋线疗法的治疗效应19

第一节 物理刺激效应19

一、穴位封闭效应19

二、针刺效应20

三、针刀效应21

四、埋针效应21

五、刺血效应22

六、割治效应22

第二节 化学刺激效应23

一、泛控效应23

二、组织疗法效应23

第五章 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25

一、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25

二、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25

三、对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26

四、对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26

五、对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作用26

六、对生殖系统疾病的作用27

七、对运动系统疾病的作用27

八、对皮肤系统疾病的作用27

九、对妇科疾病的作用27

十、对儿科疾病的作用28

第六章 埋线疗法的取穴与配穴29

第一节 取穴29

一、局部取穴29

二、辨证取穴29

三、循经取穴30

四、敏感点取穴30

五、特定穴取穴30

第二节 配穴34

第七章 埋线疗法使用的工具和材料38

第一节 埋线工具38

一、穿线针38

二、植线针39

三、注线针39

第二节 埋线用可吸收线体43

一、羊肠线43

二、胶原蛋白线44

三、PGLA线体45

四、高分子晶丝线46

五、药线47

第八章 常用埋线方法48

一、注线法(微创法)48

二、植线法49

三、穿线法50

四、切埋法50

五、割埋法51

六、扎埋法51

第九章 埋线前的准备53

第一节 物资准备53

一、工具的准备53

二、治疗线体的准备55

第二节 心理准备56

一、医生的心理准备56

二、患者的心理准备57

第三节 埋线前的准备57

一、埋线方式的选择57

二、体位选择58

三、腧穴的揣定59

四、消毒法60

第十章 埋线的基本操作程序62

一、置线法62

二、持针法62

三、押手法63

四、进针法63

五、行针手法64

六、辅助手法65

七、出针法68

八、针眼护理68

第十一章 埋线疗法的操作要点69

第一节 埋线的角度、方向与深度69

一、角度69

二、方向69

三、深度70

第二节 埋线的得气71

一、埋线得气的意义71

二、埋线得气的指征72

三、埋线催气方法72

第三节 埋线补泻73

一、埋线方式补泻法73

二、取穴补泻法73

三、线体补泻法73

四、手法补泻法74

第四节 埋线的刺激量75

第五节 线体的排列形式76

第六节 治疗频率和疗程79

第十二章 埋线疗效的表现形式和增效环节80

第一节 埋线疗效的表现形式80

第二节 埋线的增效环节82

第十三章 埋线疗法的临床应用85

第一节 透穴刺法85

第二节 皮下刺法86

第三节 一针多线法86

第四节 浮沉埋线法87

第五节 电针法87

第六节 注射埋线法88

第十四章 埋线综合疗法89

第一节 全息埋线法89

一、头针穴埋线法89

二、耳针穴埋线法91

三、项针穴埋线法92

四、脊针穴埋线法93

五、第二掌骨侧穴埋线法95

第二节 针具活用法96

一、小针刀活用法96

二、水针刀活用法98

三、浮针活用法99

四、腕踝针活用法100

第十五章 埋线疗法的特殊情况及处理103

第一节 正常反应103

一、局部反应103

二、全身反应104

第二节 异常情况106

一、晕针106

二、出血106

三、弯针107

四、断针108

五、感觉异常108

六、感染109

七、过敏反应110

八、硬结110

九、排异反应111

十、创伤112

第十六章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116

一、适应证116

二、禁忌证117

三、注意事项117

第十七章 常用腧穴119

第一节 头颈部腧穴119

第二节 胸腹部腧穴127

第三节 腰背部腧穴131

第四节 上肢腧穴138

第五节 下肢腧穴148

各论163

第十八章 内科疾病163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163

一、流行性感冒163

二、肝炎165

三、细菌性痢疾168

第二节 吸系疾病170

一、上呼吸道感染170

二、咳嗽173

三、慢性支气管炎175

四、支气管哮喘178

五、肺炎181

六、咯血183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85

一、高血压185

二、低血压188

三、冠心病190

四、心绞痛193

五、病毒性心肌炎195

六、心律失常197

七、心脏神经官能症199

八、高脂血症201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203

一、食管炎203

二、膈肌痉挛206

三、慢性胃炎208

四、消化性溃疡211

五、胃下垂214

六、胃神经官能症217

七、胃脘痛219

八、脂肪肝222

九、胆囊炎224

十、功能性消化不良226

十一、化疗后胃肠道反应229

十二、慢性肠炎231

十三、肠易激综合征232

十四、腹痛235

十五、慢性腹泻237

十六、慢性结肠炎239

十七、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41

十八、便秘244

第五节 精神系统疾病247

一、失眠247

二、神经衰弱250

三、焦虑症252

四、抑郁症255

五、癔症258

六、精神分裂症260

七、癫痫262

第六节 神经系统疾病266

一、偏头痛266

二、头痛269

三、枕神经痛272

四、三叉神经痛274

五、面神经炎277

六、面肌痉挛280

七、中风后遗症283

八、痴呆287

九、帕金森病290

十、肋间神经痛292

十一、多发性神经炎294

十二、坐骨神经痛297

十三、周围神经损伤300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302

一、阳痿302

二、遗精305

三、早泄307

四、肾炎310

五、男性不育症313

六、尿失禁315

七、泌尿系结石317

八、慢性前列腺炎319

第八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322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322

二、甲状腺肿325

三、糖尿病328

四、肥胖症331

第九节 其他疾病335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335

二、癌性疼痛337

三、不宁腿综合征340

四、贫血342

五、白细胞减少症344

六、风湿性关节炎346

七、类风湿关节炎348

第十九章 外科疾病352

第一节 骨科疾病352

一、颈椎病352

二、肩周炎357

三、肱骨外上髁炎360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361

五、腰肌劳损364

六、腰椎骨质增生症367

七、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69

八、腰腿痛372

九、肌筋膜炎374

十、骨质疏松症376

十二、臀上皮神经综合征378

十三、股骨头坏死380

十四、梨状肌综合征382

十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4

十六、软组织损伤386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389

一、胆结石389

二、直肠脱垂392

三、痔395

四、肛裂397

第二十章 妇科疾病400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0

二、月经不调402

三、闭经404

四、痛经407

五、子宫脱垂409

六、子宫肌瘤412

七、盆腔炎414

八、乳腺增生416

九、乳汁不足419

十、经前期综合征421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423

十二、不孕症425

十三、外阴白斑429

第二十一章 儿科疾病432

一、小儿哮喘432

二、小儿厌食症434

三、小儿腹泻436

四、小、儿营养不良438

五、小儿遗尿症439

六、小儿脑瘫442

七、小儿癫痫445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448

九、小儿神经性尿频451

十、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453

十一、小儿多动症455

第二十二章 皮肤科疾病458

一、荨麻疹458

二、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61

三、神经性皮炎463

四、白癜风465

五、银屑病470

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3

七、痤疮476

八、黄褐斑479

九、斑秃481

第二十三章 五官科疾病484

第一节 眼部疾病484

一、近视眼484

二、流泪症486

三、上睑下垂488

四、视神经萎缩490

第二节 鼻部疾病492

一、鼻炎492

二、过敏性鼻炎495

三、慢性鼻窦炎497

四、萎缩性鼻炎499

第三节 耳部疾病501

一、梅尼埃病501

二、耳鸣耳聋503

三、慢性中耳炎505

第四节 咽部疾病507

一、慢性咽炎507

二、咽部异感症510

第五节 口腔疾病512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512

二、牙痛514

参考文献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