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综合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综合教程
  • 马惠莉,马振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1776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综合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基础知识3

第1章 绪论3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社会责任4

1.1.1 分析化学的学科定义4

1.1.2 分析化学的社会责任4

1.2 分析方法分类5

1.2.1 根据分析目的与任务分5

1.2.2 由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分5

1.2.3 根据分析时所依据的测定原理分5

1.2.4 根据分析时所需的试样量或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分5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6

第2章 定量分析概论9

2.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11

2.1.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1

2.1.2 样品的分析测定14

2.1.3 数据的分析处理与结果报告15

2.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5

2.2.1 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15

2.2.2 误差与准确度17

2.2.3 偏差与精密度18

2.2.4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20

2.2.5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1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2

2.3.1 有效数字23

2.3.2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24

2.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5

2.4.1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26

2.4.2 可疑值的取舍27

2.5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29

2.5.1 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29

2.5.2 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29

2.6 分析质量的控制与保证30

2.6.1 分析质量保证的内容和目标30

2.6.2 分析测试的质量评价32

习题33

第3章 定量分析操作技术35

3.1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37

3.1.1 化学实验室规则37

3.1.2 分析化学实验用水40

3.1.3 化学试剂的等级及使用40

3.2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1

3.2.1 化学试剂的取用41

3.2.2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42

3.2.3 常用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44

3.3 定量分析基本操作技术47

3.3.1 分析天平操作技术47

3.3.2 滴定分析操作技术52

3.3.3 重量分析操作技术59

任务引领64

任务1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64

任务2 滴定分析技术操作练习65

任务拓展66

任务3 滴定分析仪器的校准66

任务4 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67

习题68

第2部分 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71

第4章 酸碱滴定法71

4.1 滴定分析概述73

4.1.1 滴定分析过程与特点73

4.1.2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73

4.1.3 滴定反应的条件与滴定方式74

4.1.4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75

4.1.5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77

4.1.6 滴定分析计算78

4.2 酸碱平衡81

4.2.1 酸碱质子理论81

4.2.2 酸碱解离平衡82

4.2.3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83

4.2.4 缓冲溶液84

4.2.5 酸碱指示剂85

4.3 酸碱滴定原理87

4.3.1 酸碱滴定曲线87

4.3.2 酸碱滴定的可行性判据91

任务引领93

附: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3

任务1 纯碱总碱度的测定94

任务2 食醋总酸度的测定95

任务拓展96

任务3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96

任务4 水泥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氟硅酸钾法)98

习题99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01

引言103

5.1 氧化还原平衡103

5.1.1 条件电极电位103

5.1.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04

5.1.3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105

5.2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106

5.2.1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106

5.2.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08

5.2.3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110

5.3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111

5.3.1 高锰酸钾法111

5.3.2 重铬酸钾法112

5.3.3 碘量法112

5.3.4 其他方法114

任务引领115

氧化还原滴定中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5

任务1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118

任务2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118

任务拓展119

任务3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119

任务4 天然水中溶解氧的测定120

习题121

第6章 配位滴定法123

引言125

6.1 配位平衡127

6.1.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27

6.1.2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128

6.2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131

6.2.1 准确滴定的条件131

6.2.2 配位滴定曲线133

6.2.3 金属指示剂134

6.2.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136

任务引领139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39

任务1 水硬度的测定140

任务2 水泥熟料中Fe2 O3、Al2 O3含量的测定141

任务拓展143

任务3 Bi3+、Pb2+含量的连续测定143

习题144

第7章 沉淀滴定法147

引言149

7.1 莫尔法149

7.1.1 方法原理149

7.1.2 滴定条件149

7.1.3 应用150

7.2 佛尔哈德法150

7.2.1 方法原理150

7.2.2 滴定条件151

7.2.3 方法应用151

7.3 法扬司法152

7.3.1 方法原理152

7.3.2 滴定条件152

任务引领153

沉淀滴定法常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53

任务1 水(或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154

任务拓展155

任务2 水泥熟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155

习题156

第8章 重量分析法157

引言159

8.1 挥发重量法159

8.1.1 物料水分的测定159

8.1.2 挥发分的测定160

8.1.3 灰分的测定160

8.2 沉淀重量法160

8.2.1 沉淀重量法的操作过程161

8.2.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162

8.2.3 沉淀剂的选择162

8.2.4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63

8.2.5 沉淀的类型和形成166

8.2.6 沉淀的纯度167

8.2.7 沉淀条件的选择170

8.2.8 重量分析计算171

任务引领173

任务1 水泥烧失量的测定173

任务2 水泥中硫酸盐S-SO3的测定(BaSO4重量法)174

任务拓展176

任务3 水泥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氯化铵重量法)176

任务4 煤的灰分的测定——缓慢灰化法(GB/T212—2008)177

习题179

第9章 光谱分析法181

引言183

9.1 光谱分析法基础183

9.1.1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183

9.1.2 光谱分析法分类184

9.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85

9.2.1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186

9.2.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88

9.2.3 分析条件的选择191

9.2.4 定量分析方法193

9.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5

9.3.1 基本原理196

9.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98

9.3.3 定量分析方法203

9.3.4 工作条件的选择205

9.3.5 干扰及抑制206

9.4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208

9.4.1 基本原理简介209

9.4.2 火焰光度分析法209

任务引领212

任务1 石灰石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5762—2000)212

附1: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14

任务2 水泥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6—2008)215

附2:WFX-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216

任务3 水泥熟料中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光度法(GB/T 176—2008)217

附3:FP-640火焰光度计使用方法219

任务拓展220

任务4 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220

习题221

第10章 电位分析法223

引言225

10.1 电位分析法概述225

10.1.1 电位分析法中所用的电极与分类226

10.1.2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228

10.2 电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29

10.2.1 定量分析依据229

10.2.2 直接电位法230

任务引领232

任务1 水样pH值的测定(直接比较法)232

附: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以pHS-3F型酸度计为例,见图10.6)233

任务拓展234

任务2 水泥熟料中氟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234

习题235

第11章 气相色谱法237

引言239

11.1 色谱图与色谱常用术语240

11.1.1 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240

11.1.2 色谱图中的基本术语与参数241

11.1.3 分配平衡242

11.2 色谱分析基础理论243

11.2.1 塔板理论243

11.2.2 速率理论——范第姆特(van Deemter)方程245

11.2.3 色谱分离效能的衡量247

11.3 色谱分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248

11.3.1 色谱定性分析方法248

11.3.2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248

11.3.3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250

11.4 气相色谱仪251

11.4.1 气路系统252

11.4.2 进样系统252

11.4.3 分离系统253

11.4.4 检测系统254

11.4.5 数据处理系统256

11.4.6 温度控制系统256

11.5 气相色谱固定相256

11.5.1 气固色谱的固定相256

11.5.2 气液色谱的固定相257

11.5.3 聚合物固定相257

11.6 色谱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258

任务引领258

任务1 聚氯乙烯产品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258

任务拓展260

任务2 气相色谱仪的气路连接、安装和检漏260

习题262

第12章 综合实训任务263

引言265

任务1 石灰石化学分析266

任务2 黏土化学分析267

任务3 水泥熟料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268

任务4 水质化学分析269

附:分析操作技术及分析测试质量评价271

附录275

附录1 定量分析中常用物理量的单位与符号276

附录2 常用酸碱试剂的密度和浓度276

附录3 相对原子质量(1997年)276

附录4 常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277

附录5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279

附录6 常用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I=0,298.15K)279

附录7 标准电极电位(291.15~298.15K)281

附录8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I=0,291.15~298.15K)283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