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绿色开发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绿色开发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1973731.jpg)
- 胡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4770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绿色开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上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3
第一章 时代必然:上中下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意义3
第一节 概念界定3
第二节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义5
第三节 上中下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对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支撑作用7
第二章 历史溯源:三大城市群空间演化与合作进程10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演化进程10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18
第三节 历史经验总结借鉴20
第三章 合作基础: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23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初步实现互联互通23
第二节 统一的市场体系雏形开始呈现24
第三节 沿江产业分工合作局面初步形成26
第四节 各区域间制度和科技协同创新不断27
第五节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加速推进28
第六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合作范围扩大29
第四章 联动障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困境31
第一节 区际梯度差距明显,产业结构趋同严重31
第二节 物流运输能力有限,区域互联通达较差35
第三节 联动封闭左右摇摆,市场一体任重道远36
第四节 生态治理困难重重,联防联治动力不足38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41
第一节 航道运输管理机制41
第二节 利益共享机制42
第三节 区域合作交流机制43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对策45
第一节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45
第二节 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46
第三节 积极鼓励民间合作交流46
第四节 完善统一市场体系47
第五节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48
第六节 务实交通设施建设49
第七节 加强环境联防联治49
第七章 莱茵河与密西西比河航运带动沿岸城市发展经验借鉴51
第一节 莱茵河国际航运与沿岸城市发展51
第二节 美国密西西比河航运与沿岸城市发展58
中篇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研究69
第八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背景69
第一节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的必然69
第二节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合作共进74
第九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76
第一节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三次扩容到《指导意见》出台76
第二节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潜在优势77
第三节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现实基础78
第四节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分析80
第十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经济联动84
第一节 构建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长三角经济区84
第二节 以强化经济联系为突破口,全面接轨长三角87
第十一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障碍问题90
第一节 行政区划分割,区域一体化面临体制障碍90
第二节 区域人才资源存在差异,人才流动及共享机制尚未形成91
第三节 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劣,一体化发展遭遇环境危机92
第四节 区域文化价值观不同,一体化进程受阻93
第五节 区域协调机制缺失,区域资源和利益难共享95
第六节 区域城市功能雷同,产业同构严重,区域竞合关系难理顺96
第七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一,互联互通难以实现对接98
第十二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100
第一节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基本原则100
第二节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步骤102
第三节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现实举措和基本保障104
第十三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路径106
第一节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06
第二节 力促形成产业一体化先导发展的良好局面107
第三节 构筑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108
第四节 重视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110
第十四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建议112
第一节 构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环境112
第二节 加强皖江地区软环境建设,吸引长三角产业的移入113
第三节 以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的双向联动带动区域间产业联动115
第四节 强化群体优势,促成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116
第五节 协调区域利益关系,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117
下篇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开发研究121
第十五章 国外流域开发的模式、经验与启示121
第一节 国外流域开发的典型模式121
第二节 国外流域开发的主要经验125
第三节 国外流域开发对我国的启示126
第十六章 长江经济带开发轨迹与现状分析128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建设轨迹与现状128
第二节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发展轨迹与问题132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135
第四节 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发展的成就与不足139
第五节 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及其发展轨迹143
第六节 合作机制沿革148
第十七章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新思路与新举措155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开发理念155
第二节 遵循的方针与原则155
第三节 战略定位157
第四节 战略路径160
第十八章 生态廊道建设机制与路径164
第一节 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原则164
第二节 生态廊道建设机制设计165
第三节 污染治理路径166
第四节 生态修复路径168
第五节 水资源保护路径170
第十九章 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开发模式与路径172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制约因素172
第二节 国外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经验与启示173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模式175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重点179
第二十章 产业转移与升级: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模式与路径184
第一节 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牛鼻子”184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关键所在187
第三节 深化产业转移: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内在动力191
第四节 培育世界集群: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重要抓手194
第五节 共建开发区: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重要载体196
第六节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现代产业走廊的基本保障198
第二十一章 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200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问题与困境200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201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的路径204
第二十二章 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治理模式206
第一节 区域治理模式的概念与特征206
第二节 区域治理模式的类型及其应用现状207
第三节 治理模式比较209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治理模式——科层制治理模式213
第五节 科层制治理模式的保障措施214
第二十三章 政策建议217
第一节 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217
第二节 强化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218
第三节 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力度220
第四节 优化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20
第五节 建立长江流域综合管理制度222
第六节 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22
第七节 发挥社会资本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作用223
参考文献225
后记237